|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01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02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目无全牛,“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摘编自陈吴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二
            爱岗敬业,是爱岗和敬业的合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础,而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具体来说,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所以,“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内涵,就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精益求精,是指一件产品或一种工作,本来做得很好了,很不错了,但还不满足,还要做得更好,达到极致。“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复兴号”列车,一列车厢就有三万七千多道工序,这三万七千多道工序,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成。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因此“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要义。
            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一样,“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甚至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无“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判断一个工人能否称之为新时代“工匠”的一个重要标准。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工匠精神”的发育程度,同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都直接发生着关联。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
            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品牌经济。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其实,中华老字号全聚徳烤鸭能够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摘编自徐耀强《论“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所以我国古代手工业特别发达。
    B.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说明他虽然杀牛技术娴熟,但仍然缺乏全局视野。
    C.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创新。
    D.“工匠精神”在本质上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要求相契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了古代工匠治玉时的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
    B.有无“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判断一个职工能否称之为新时代“工匠”的一个重要标准。
    C.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我国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
    D.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而推进“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文化的培育。

    (3)“工匠精神”不仅是手工艺人的安身之本,各行各业都应该发扬“工匠精神”,下列不属于“工匠精神”的一项是________
    A.教师为上好一堂课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反复修改教案。
    B.大学生王某为了参加招聘考试,准备应试资料到深夜。
    C.某医院外科医生为完成某项疑难手术,与外地专家视频连线。
    D.某位农学家多次率领团队到盐碱地做盐碱地玉米种植试验。

    (4)请根据材料三回答。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具有哪些价值和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形象
            侯发山       那天中午,丽娟正在办公室享用午餐,父亲突然来了。父亲推开门那一刻,丽娟又急又窘,还带着气。父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若是办公室就丽娟一个人倒还罢了,偏偏那天她的几个姐妹都在。她们大眼瞪小眼,好像父亲是个外星人。
            “爹也真是的,您来就来吧,好好把自己收拾一番啊。”没等丽娟开口,父亲讪笑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这不端午节吗,你娘起五更包的粽子……我、我就搭车来了。”说着话,父亲解开了背着的挎包。
            丽娟的闺蜜红红缓过神来,轻轻搡了丽娟一下,熟稔地说:“叔叔,要不是您提醒,我们几个今天真还就错过端午节了。”
            父亲把粽子一拿出来,屋子里一下子升腾起粽子的香味,是丽娟熟悉的那种久违的香味。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旋风似的围了过去,有的给父亲让座,有的给父亲倒水,喊伯的,叫叔的,亲热得不得了,倒是半点没有嘲笑父亲的样子。
            看到姐妹们的表现,丽娟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这才感觉对父亲有点苛刻了,再怎么说,也还是自己的父亲。
            不待父亲发话,丽娟就拿起粽子让起来。红红急忙接一个,使劲闻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夸张地叫着:“香,真香。”丽娟和其他几个姐妹们都笑了起来。父亲也附和着嘿嘿呵呵地笑了。
            丽娟这才问道:“爹,您吃饭了吗?您没吃我带您去外边吃去。”
            父亲忙说:“吃了,吃了,我在外边吃的烩面。”看着桌子上的泡面,父亲很是心疼,“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红红抢先说道:“叔叔,我们偶尔吃一次。”红红说的也是实话。
            丽娟掏出500块钱,对父亲说:“街对面有家洗浴中心,您去洗洗澡,理理发……然后我去给您买一身衣服。”
            推让了半天,父亲才接下。
            等了两个多小时,父亲转了回来,还是来时的形象。丽娟瞪着父亲说:“爹,您没去?”
            父亲支吾着,说不出个囫囵话。
            丽娟说:“爹,别心疼钱……给您了,就是让您花的。”
            父亲低着头,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红红过意不去、走过去劝丽娟:“在乡下理个发洗个澡,十块八块的就能解决,叔叔肯定是俭省惯了,舍不得……你别埋怨叔叔,老人家都这样。”
            父亲的手还插在口袋了,似乎要把钱摸索出来。
            丽娟说:“爹,您别掏了,留着花吧。”
            天将黑的时候,父亲坐末班车回乡下了。
            当天晚上,丽娟看当地电视新闻的时候,忽然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着电视:画面上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围观了不少人,指指戳戳的,却没有一个人把老人扶起来。正在过马路的父亲看到后,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忽然,老人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老哥,谢谢你!”随后从口袋掏出一沓钱,又说:“老哥,这是1000块钱,别嫌少。”父亲给搞糊涂了,周围的人也糊涂了。老人咧开嘴笑了:“我是故意跌倒的,若是谁把我扶起来,就奖励谁1000块钱。”这时,一个背摄像机的记者过来了,问父亲:“大爷,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父亲的脸红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我啥也没想,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记者又问:“您就没想到被讹诈了?现在电视上这类新闻不少,您也可能看过……”父亲挠了挠头发,说:“哪会呢,那种人还是少数,世上还是好人多。”……
            丽娟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拿出纸巾,怎么擦,也擦不干。此时,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过来,都说看到刚才播放的新闻了,都说丽娟的父亲很伟大。
            丽娟待自己平静下来后,打电话给父亲:“爹,我明天回家……我、我也几个月没回去了。”
            “这闺女,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今天不是刚见了面?”
            “爹,人家不是奖励您1000块吗,我想让您请客。”
            “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想把那1000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你那500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爹,没有。没有,您、您今天给我长脸了。”
            “净胡说,爹一个乡下老头会给你长啥脸?”
            “……”丽娟忍不住啜泣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第12期,略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丽娟正在办公室吃方便面,发现父亲突然来了,一是怕父亲穿着土气给自己丢面子,二是怕父亲说自己生活太节省了。所以显得“又急又窘”。
    B.红红等几个姐妹对丽娟的父亲很是亲热,一点也不嫌弃体现了职业女性的修养和对丽娟父女的尊重。
    C.丽娟拿500块钱给父亲,一是不想在姐妹们面前掉份,二是真心孝顺父亲,希望父亲打扮清爽帅气些。
    D.一位老人故意跌倒被父亲扶起后“奖励”父亲1000块钱,这个插曲是对当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反讽。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作品标题“形象”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既指父亲形象,也指丽娟形象,还指公民形象,可谓含意丰富,隽永悠远。
    B.小说描写红红吃粽子的系列动作“接”“闻”“吃”“叫”,可谓细致入微,真实可感生动表现了女孩的贪嘴活泼。
    C.父亲回家途中先是见老人摔倒,后是被记者采访,再是给学生娃钱,作品这样处理都是为了集中塑造父亲的形象。
    D.红红在作品中虽然只是个次要人物,但她起到烘托丽娟父女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见证父亲“伟大”的作用。

    (3)丽娟两次流泪各是因为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
    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阅读下面韩愈和柳宗元文章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悔,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①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②而骄也。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①剽而不留:轻浮没有根柢。②惬蹇:骄傲不恭。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B.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C.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D.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赋,即辞赋,汉代刘向集屈原等所作的赋为楚辞。
    B.士大夫,古代中国对于官吏和士人的统称。
    C.古文,指先秦两汉的文体,相对于骈文而言。
    D.经传,经,是指儒家经典;传,指人物传记。

    (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柳文和韩文都对唐代士大夫之族以相互学习为耻的世风进行了批判。
    B.面对世人对“好为人师”的指责,韩愈表现得勇敢而柳宗元则显得顾虑重重。
    C.韩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多种方法,论证了“行古道”的重要性。
    D.柳宗元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生动形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柳宗元对写文章有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刘长卿
            玄黄​①一疲马,筋力尽胡尘。
            骧首​②北风夕,徘徊鸣向人。
            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③亲。
            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注]①玄黄:马病的样子。②骧首:抬头。③驽骀:指劣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首联出句即点题,诗人所咏之马是一匹“玄黄”病马。
    B.首联对句,点明该“疲马”曾有过驰骋胡尘的辉煌历史。
    C.“骧首”徘徊”“鸣”等心理的刻画,表现其思归之情。
    D.“弃置”“却与”表现了“疲马”不被重视,遭受冷落的处境。

    (2)诗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傲岸不羁的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学习对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

    (3)曹操《短歌行》中用精彩的譬喻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_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晴,雾,阴,这没什么区别。茅屋依旧暗。地上的湿气重,屋子阴冷里有一丝丝发霉的味道。这样的时候总会有水滴挂在檐口。这些小水滴都依附在茅草的尖上,有阳光照耀,像一串闪烁的珍珠,①______;有时,它们会散缀在巴掌大小的蜘蛛网上,蛛网罩在窗角,或是檐下;或许是体力不支,或许是茅草上积有更多的水、雾、气,凝聚成了又一滴水,这滴水对前面的小水滴推推搡搡,一滴水,便从茅尖上跳落;抑或,所有的小水滴们,也都想向窗内,向我,一瞥。
            小雨,茅草上的小水滴会成串;大雨,房檐上②______。雨帘一挂,这会儿,你是无论如何看不到窗外更多东西的了。有时,电闪雷鸣,如惊悚大片上映似的,雨倒下来,光压过来,风冲过来。“浮云倒影移窗隙,落木回飙动屋山。”王安石似乎早已写出了这风的气势。外面持续大响,柳树乖,能弯能屈,迎合风的旨意。槐树、椿树佯装刚直,反而更惨,枝损叶落,甚或干断。
    (1)对第二段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拟人 比喻 借代 B.排比 夸张 对偶
    C.引用 拟人 排比 D.对偶 比喻 拟人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3)如果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抑或,雨滴飞溅到窗内和我身上”,意思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为什么做科研?因为我从小就是自然科学的最爱,②我曾如饥似渴地沉迷于《十万个为什么》,③也曾尽情地遨游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④在课上还回答想要傚达尔文一样的科学家。⑤中学期间我的生物成绩好,于是高考志愿填学生物不被家人看好。⑥读硕士的时候家人有些担忧,⑦读博士的时候家人说怕什么来什么,⑧最后我没有让家人失望,获得了一名博士后。⑨有人问我当年有没有想过要做博后,我说做博后一直是我的梦想。
     
    请仿照下面的两节诗续写两个诗节。要求结构相同语意连贯。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处在今天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使人应接不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加快,人们已经很难坐下来静静地“精读”。因此,有人说,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精读”,而是需要摄取更多信息量的“泛读”。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问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5分)
    1.
    【答案】
    D
    D
    B
    (1)D(2)D(3)B(4)①“工匠精神”本质上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要求,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②“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有助于中国制造赢得未来。③“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考点】
    社会科学类
    科普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内容及作者观点的能力。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工匠精神”,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解答】
    A.“所以我国古代手工业特别发达”错,依据文本“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可知是一些工艺发达,选项以偏概全;且依据文本“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可知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与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存在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B.“但仍然缺乏全局视野”错,依据文本“《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目无全牛,‘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可知庖丁解牛是为了说明是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并未提及“缺乏全局视野”,选项无中生有。
    C.“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创新”错,依据文本“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可知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选项曲解文意。
    D.正确。
    故选:D。
    D.“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而推进‘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文化的培育”错,依据文本“‘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可知是“工匠精神”有助于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选项因果颠倒。
    故选:D。
    B.“大学生王某为了参加招聘考试,准备应试资料到深夜”错,依据文本“‘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可知“工匠精神”是指职业精神,大学生是王某的身份,并非是职业,选项混淆概念。故选:B。
    材料一共四段内容,第一段是总领部分,指出“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第二、三、四段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段论述“工匠精神”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联,依据文本“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可得出答案①“‘工匠精神’本质上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要求,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第三段论述“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的关联,依据文本“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可得出答案②“‘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有助于中国制造赢得未来”。
    第四段论述“工匠精神”与企业的关联,依据文本“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得出答案③“‘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答案:(1)D(2)D(3)B(4)①“工匠精神”本质上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要求,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②“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有助于中国制造赢得未来。③“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答案】
    A
    B
    ①第一次泪流满面是看了电视新闻。听到父亲说“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后,想到自己的父母无人陪伴的孤独,反思自己对父亲的态度不好,不理解父亲的苦心,而愧疚、后悔;同时,也为父亲的行为感动。为下文提出回家作铺垫。②第二次忍不住啜泣。是为自己有心地善良的父亲而骄傲,而激动。
    ①憨厚慈祥。父亲出场时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看到红红吃得那么香也“嘿嘿呵呵地笑了”,可见父亲的憨厚;见到女儿吃方便面就心疼地说“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表现父亲的慈爱。②勤俭朴实。父亲搭便车去城里送粽子给女儿吃,舍不得坐班车或打的;丽娟给他500元钱去洗澡、理发,他到外面转了两个小时还是舍不得花,这些都表明父亲的勤俭。记者问他为什么搀扶摔倒的老人,他只说“我也没想啥”,毫不夸耀和吹噓,显得十分的朴实无华。③心地善良。一是见老人摔倒,“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二是见学生娃家庭困难到街头讨钱,便把老人给的1000块钱连同女儿给的500块钱一起送给人家。这些行为都表明父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考点】
    小说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小说中某些情节的作用。情节设置的作用一般包括结构、内容、表达三个要点,内容重点把握交代了什么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展现有什么作用,抒发什么情感三方面;结构上主要考虑其与前文、后文、标题的关系;表达方面则主要指在交代内容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以及结构安排产生的效果等。
    (4)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只简单地回答性格特征。
    【解答】
    A.“二是怕父亲说自己生活太节省了”错误,理解片面,“父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主要是怕父亲穿着土气给自己丢面子。故选:A。
    B.“表现了女孩的贪嘴活泼”错误,理解片面,红红那样做那样说是为了化解丽娟父女的尴尬,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故选:B。
    第一处,在倒数第七段,“丽娟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拿出纸巾,怎么擦,也擦不干”,让丽娟落泪的内容在倒数第九段,父亲在街上看到老人倒地扶起老人,当记者询问原因的时候,父亲说“我也没想啥,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结合下文丽娟要回家“爹,我明天回家……我也几个月没回去了”这一内容来看,丽娟看了电视新闻,听到父亲所说的话,想到自己的父母老了,无人陪伴,而自己也好久没有回家,而且上文她还误解了父亲,想到这些,丽娟的内心愧疚后悔,也感动于父亲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所以流下眼泪。
    第二处,在文章最后一段“丽娟忍不住啜泣起来”,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看,“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想把那1000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你那500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爹,没有,没有,您、您今天给我长脸了”,父亲不但把人家给的1000元钱给了学生娃,还把丽娟给的500元钱给了学生娃,父亲的善良让丽娟流泪,这是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激动。
    题干问的是刻画了父亲怎样的形象特征。考生可以结合文中父亲所做的事情或者父亲在这些事件中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形象特点。
    如文中写父亲到城里送粽子给女儿吃,他是“搭便车”进城的,写父亲拿着女儿给的500元钱结果在街上转悠两个小时也没有舍得花,当记者询问他扶老人的原因时他的回答,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父亲的勤俭和朴实;
    如文中写父亲到女儿工作的地方,刚出场时候的外貌“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看到女儿的同时吃粽子很香的时候“嘿嘿呵呵地笑了”,当看到泡面的时候父亲很心疼“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父亲的憨厚慈祥;
    如父亲在街上扶起老人,把老人以及女儿给的钱送给了学生娃,“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想把那1000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你那500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这些内容表现出父亲的善良。


    答案:(1)A(2)B(3)①第一次泪流满面是看了电视新闻。听到父亲说“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后,想到自己的父母无人陪伴的孤独,反思自己对父亲的态度不好,不理解父亲的苦心,而愧疚、后悔;同时,也为父亲的行为感动。为下文提出回家作铺垫。②第二次忍不住啜泣。是为自己有心地善良的父亲而骄傲,而激动。(4)①憨厚慈祥。父亲出场时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看到红红吃得那么香也“嘿嘿呵呵地笑了”,可见父亲的憨厚;见到女儿吃方便面就心疼地说“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表现父亲的慈爱。②勤俭朴实。父亲搭便车去城里送粽子给女儿吃,舍不得坐班车或打的;丽娟给他500元钱去洗澡、理发,他到外面转了两个小时还是舍不得花,这些都表明父亲的勤俭。记者问他为什么搀扶摔倒的老人,他只说“我也没想啥”,毫不夸耀和吹噓,显得十分的朴实无华。③心地善良。一是见老人摔倒,“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二是见学生娃家庭困难到街头讨钱,便把老人给的1000块钱连同女儿给的500块钱一起送给人家。这些行为都表明父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答案】
    A
    D
    B。
    (2)A(3)D(4)B(5)①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
    ②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6)①写文章要以明道为目的,不过度讲究形式、辞采和声韵。②写文章要认真谨慎,思想深刻。③文章结构要严谨。④文章内容要清晰明白有条理。⑤文章要谦虚低调。

    白话译文:(7)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些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因此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当初我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因此不再轻率地讲究形式的美观、追求辞采的华美、炫耀声韵的铿锵、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才能了。凡是我所呈给您看的文章,都自认为接近于道,但不晓得果真离道近呢还是远呢。所以,我每当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敢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恐怕文章轻浮没有根柢;从来不敢偷懒取巧地写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严谨;从来不敢用糊涂不清的态度去写作,恐怕文章晦涩而又杂乱;从来不敢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恐怕文章骄傲不恭而又狂妄。(8)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解答】
    “云”的意思是“说”,“辱书云”的意思是“承蒙您来信说”,句意完整,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C项;“仆”是“道不笃”和“业甚浅近”的主语,因此“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之间均不能断开,由此排除B、D项。这句话的意思是: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些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
    故选:A。
    D.“传,指人物传记”说法错误。“传”是指传记,是解释六经的著作。
    故选:D。
    B.“而柳宗元则显得顾虑重重”说法错误。面对世人对“好为人师”的指责,柳宗元以蜀犬吠日的故事,阐述了“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的观点。可见,柳宗元认为,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人很少,因而不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不想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在这里,柳宗元所举之例、所说之话看似带着谐谑味道,但其内里实则隐含着无比的悲凄和沉痛,隐含着对韩愈的同情理解以及对浮薄世风的愤懑。因此,不能说“柳宗元则显得顾虑重重”。
    故选:B。
    ①“见”,放在动词前表被动;“病”,辱骂;“顾”,副词,只不过;“耳”,动词,罢了。译文: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句读”,句子停顿;“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遗”,动词,丢失;“明”,明达;“小”“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或”,有的。译文: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1)根据文段中的内容“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这是说,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不能过于讲究形式的美观、追求辞采的华美、炫耀声韵的铿锵。因此,柳宗元对写文章的第一个要求是:要以明道为目的,不过度讲究文章外在的形式和技巧。
    根据“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可见柳宗元认为不能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担心文章浮滑而不深刻。因此可以概括出柳宗元对写文章的第二个要求:写文章要认真谨慎,思想深刻。
    根据“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这是说,柳宗元认为不能偷懒取巧地写作,担心文章松散而不严谨。因此可以概括出第三个要求:文章结构要严谨。
    根据“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可见柳宗元认为不能用糊涂不清的态度去写作,担心文章晦涩而杂乱。因此可以概括出第四个要求:文章内容要清晰明白有条理。
    根据“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可见柳宗元认为不能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担心文章盛气凌人而又狂妄。因此可以概括出第五个要求:文章要谦虚低调。


    答案:(2)A(3)D(4)B(5)①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
    ②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6)①写文章要以明道为目的,不过度讲究形式、辞采和声韵。②写文章要认真谨慎,思想深刻。③文章结构要严谨。④文章内容要清晰明白有条理。⑤文章要谦虚低调。

    白话译文:(7)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些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因此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当初我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因此不再轻率地讲究形式的美观、追求辞采的华美、炫耀声韵的铿锵、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才能了。凡是我所呈给您看的文章,都自认为接近于道,但不晓得果真离道近呢还是远呢。所以,我每当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敢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恐怕文章轻浮没有根柢;从来不敢偷懒取巧地写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严谨;从来不敢用糊涂不清的态度去写作,恐怕文章晦涩而又杂乱;从来不敢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恐怕文章骄傲不恭而又狂妄。(8)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答案】
    C
    (1)C(2)以物喻人,借马的悲鸣写出了自己不被重用、才华被埋没的哀叹,以及对能建功立业的渴望。
    【考点】
    咏物言志诗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把握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对诗歌情感的考查,解答时,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分析即可。
    【解答】
    C.“表现其思归之情”错,借马的悲鸣写出了自己不被重用。
    故选:C。
    以物喻人,“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亲”写出了自己不被重用、才华被埋没的哀叹,“犹恋长城外”又寄寓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念念不忘,从而表达对能建功立业的渴望。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C(2)以物喻人,借马的悲鸣写出了自己不被重用、才华被埋没的哀叹,以及对能建功立业的渴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答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颜)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博)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重点字:譬)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重点字:拨)
    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重点字: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答案】
    A
    ①亮闪闪的  ②的大水滴会成帘
    原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茅草尖上的小水滴从凝聚到滴落的过程。改后的句子则没有这样的效果。原句使用短句,节奏鲜明,符合整段文字的行文风格。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本题着重考查夸张、拟人、排比、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应了解修辞的概念,结合语段的句子具体分析。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3)本题考查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在句子的语言、句式特点、修辞、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等方面答题,要结合原文对原文句子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解答】
    文段中“柳树乖,能弯能屈,迎合风的旨意。槐树、椿树佯装刚直”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槐树、椿树人格化,“乖”“迎合”“佯装刚直”拟人的情态。“浮云倒影移窗隙,落木回飙动屋山”使用了引用的手法,描绘出风的气势。“雨倒下来,光压过来,风冲过来”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一致。“落木回飙动屋山”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是指大风能吹动房屋和山峰,写出了风的力量之大。“小雨,茅草上的小水滴会成串;大雨,房檐上的大水滴会成帘”,句式相同,音韵整齐,使用了对偶的手法。文段中使用了拟人、引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修辞,没有使用借代的手法。故选A。
    第①空,根据后文的“它们”,说明横线上所填的句子依然是以“这些小水滴“为主语;根据前文“有阳光照耀,像一串闪烁的珍珠”,这里应该填写一个衔接上文、形容“闪烁的珍珠”的状态的句子。因此,可以填写“亮闪闪的”。第②空,根据前文“小雨,茅草上”“大雨,房檐上”可知这两句话的句式结构相同,这里应填一个和“小水滴会成串”句式一样的句子。因此,可以填写“大水滴会成帘”。
    从修辞手法上看,原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水滴人格化,用了“想向窗内”“一瞥”这样的词语,赋予水滴生命与力量,将水滴争先恐后、推推搡搡然后连续滴落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描绘了水滴从凝聚到滴落的整个过程。修改后的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从句式上看,原句充分使用短句,使句子的富有节奏感,生动明快,活泼有力。从语言风格上看,文段也多用短句,如“蛛网罩在窗角,或是檐下”“一滴水,便从茅尖上跳落”“反而更惨,枝损叶落,甚或干断”等,原句更符合文章的行文风格,而修改后的句子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答案:(1)A(2)①亮闪闪的  ②的大水滴会成帘(3)原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茅草尖上的小水滴从凝聚到滴落的过程。改后的句子则没有这样的效果。原句使用短句,节奏鲜明,符合整段文字的行文风格。
    【答案】
    (1)①“因为我从小就是自然科学的最爱”改为“因为我从小就最爱自然科学”;
    (2)②“沉迷于”改为“阅读”;
    (3)⑤“于是”改为“但是”;
    (4)⑧“获得”改为“成为”。
    【考点】
    表达得体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解答】
    (1)①“因为我从小就是自然科学的最爱”错误,不合逻辑,应改为“因为我从小就最爱自然科学”;
    (2)②“如饥似渴地沉迷于”错误,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沉迷”应改为“阅读”;
    (3)⑤“于是高考志愿填学生物不被家人看好”错误,不合逻辑,“我的生物成绩好”与“高考志愿填学生物不被家人看好”构成转折关系,“于是”应改为“但是”;
    (4)⑧“获得了一名博士后”错误,搭配不当,“获得”应改为“成为”。
    【答案】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而是尚未相遇
    却注定无法相聚
    【考点】
    句式仿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目的是考查学生灵活使用各种句式、表情达意的能力。仿句要仿形式,句式结构一致,手法修辞相同。仿句要仿写内容,语意切合语境,情感色彩统一。需要联想寻找相关材料,语言得体简明连贯。本题要求根据语意仿写,注意句式一致,注意内容贴切。
    【解答】
    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根据诗歌的形式和表达节奏进行续写。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展开,结构总共给了2节,每一节内容前后相连,仿写的句式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而是……却……”,仿写时应注意选择正确的意象表明最远的距离,注意词语搭配和语意连贯。
    四、写作(60分)
    【答案】
    坚守“精读”的阵地       处在今天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使人应接不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加快,有人说我们需要摄取更多信息的量,于是“泛泛而读”,而我想说,社会发展变化再快,也需要坐下来静静地读书,坚守“精读”的阵地。
           一道难解的几何题,一个灰色的生词,一段不熟悉的历史,在国内各类搜索引擎中输入,只需几秒就能得到完整、全面、准确的答案。诚然,信息化时代使得人们更轻易地便能获取所需知识以解燃眉之急,获取更多的知识,但由此产生的思维惰性难道不值得人们警惕吗?我们应人情一点,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并非知识本身,而是对其的理解与运用。我们在浏览各类信息时,恰恰忽略了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领会,而领会是惑而不解的“思”,否则,便会因“学而不思”而“罔”,学习效果大幅度下降的同时,甚至会使我们产生更多不必要的迷惑,因此,“泛读”要不得。
           划开手机屏幕,手机一滑,铺天盖地的信息涌入我们的大脑。从何时开始,我们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只是默默地、被动地接受者一切泛滥的信息。这些凌乱的字句,也许是朋友圈公众号里的文章分享,知乎上的高谈阔论,微博上的专家分析--看起来高明又引人深思的一切,看上去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见闻,看上去在全体与社会间搭建了桥梁--又何尝不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我们的时间、知识都碎片化了呢?不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如堤上蚁穴,随时可能坍塌。因此,坚守“精读”的阵地,拒绝碎片化的阅读是多么重要。
           鲁迅先生有言,未有天才之前,提前要有的是适合天才生长的民众。我们浮躁的思想成了他人的跑马场,长此以往是无法从中获利的。只有沉淀下来,舍弃浮华世俗的冗余信息,转而投身到自己热爱的行业中去,吸取相关知识,为“天才”的那一面,培养土壤,积蓄力量,而这一切仅仅有“泛读”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精读”。
           处于信息时代台风眼的我们虽然可以接收海量信息,但千万不要受到冗余信息的影响,而是要坐下来静静地“精读”,坚守“精读”的阵地。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围绕在今天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使人应接不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现状,不同的人对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精读”,而是需要摄取更多信息量的“泛读”,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怎么看。在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泛读”确实可以让我们获取海量信息,我们要看到“泛读”的可取之处,但是如果我们沉溺于这种“泛读”,会产生很多的危害,因此“精读”必不可少。行文过程中要观点明确,要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自己的观点。
    参考立意:
    “泛读”让我们获取知识更轻松;
    请坚守“精读”的堡垒;
    信息时代请不要让精神失序。
    【解答】
    坚守“精读”的阵地       处在今天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使人应接不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加快,有人说我们需要摄取更多信息的量,于是“泛泛而读”,而我想说,社会发展变化再快,也需要坐下来静静地读书,坚守“精读”的阵地。
           一道难解的几何题,一个灰色的生词,一段不熟悉的历史,在国内各类搜索引擎中输入,只需几秒就能得到完整、全面、准确的答案。诚然,信息化时代使得人们更轻易地便能获取所需知识以解燃眉之急,获取更多的知识,但由此产生的思维惰性难道不值得人们警惕吗?我们应人情一点,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并非知识本身,而是对其的理解与运用。我们在浏览各类信息时,恰恰忽略了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领会,而领会是惑而不解的“思”,否则,便会因“学而不思”而“罔”,学习效果大幅度下降的同时,甚至会使我们产生更多不必要的迷惑,因此,“泛读”要不得。
           划开手机屏幕,手机一滑,铺天盖地的信息涌入我们的大脑。从何时开始,我们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只是默默地、被动地接受者一切泛滥的信息。这些凌乱的字句,也许是朋友圈公众号里的文章分享,知乎上的高谈阔论,微博上的专家分析--看起来高明又引人深思的一切,看上去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见闻,看上去在全体与社会间搭建了桥梁--又何尝不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我们的时间、知识都碎片化了呢?不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如堤上蚁穴,随时可能坍塌。因此,坚守“精读”的阵地,拒绝碎片化的阅读是多么重要。
           鲁迅先生有言,未有天才之前,提前要有的是适合天才生长的民众。我们浮躁的思想成了他人的跑马场,长此以往是无法从中获利的。只有沉淀下来,舍弃浮华世俗的冗余信息,转而投身到自己热爱的行业中去,吸取相关知识,为“天才”的那一面,培养土壤,积蓄力量,而这一切仅仅有“泛读”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精读”。
           处于信息时代台风眼的我们虽然可以接收海量信息,但千万不要受到冗余信息的影响,而是要坐下来静静地“精读”,坚守“精读”的阵地。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