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课时 杠杆和滑轮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课时 杠杆和滑轮,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杠杆,杠杆基本知识,阻力作用线,固定点,动力作用线,杠杆的分类,考点二滑轮,F1G,snh,s2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点拨] 作最小力的步骤:(1)定点(找最小力作用点):在杠杆上找出离支点最远的点就是最小力的作用点。(2)连线:连接作用点与支点,该线段为最大力臂。(3)定向:过作用点作力臂的垂线,根据实际,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作用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定向原则:动力与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点拨] 判断承担物重绳子段数的方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即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
探究一 杠杆的理解及作图
例1小明帮妈妈提起旅行箱上楼梯台阶时,感觉比在水平地面上拉旅行箱费力,如图14-1所示是小明上完楼梯后拉着拉杆旅行箱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的情景(O是轮子的转轴),他认真思考后发现:水平地面上拉动时之所以感觉不同,是因为可把拉杆旅行箱看成一个以 (选填“A”或“O”)点为支点的 (选填“省力杠杆”或“费力杠杆”)。
【变式1】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有力作用在杠杆上,不一定能使杠杆平衡C.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其力臂不可能为零D.力臂就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解析]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故A错误;只有静止或匀速转动的杠杆才处于平衡状态,有力作用在杠杆上,杠杆不一定静止或匀速转动,还可能是加速或减速转动,因而不一定平衡,故B正确;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这个力的力臂为零,故C错误;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故D错误。
【变式2】 [2017·徐州] 如图14-2所示,用绳子将电线杆竖起,请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
探究二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例2 [2017·连云港] 如图14-3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无法确定是否平衡
例3 [2017·淮安] 如图14-4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 N),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再次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在将弹簧测力计转向图中虚线方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式1】 在例3的基础上继续实验,当弹簧测力计在B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改变钩码的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14-5所示。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 cm,则拉力的动力臂为 m,此时为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此时钩码总重为 N。
[解析] 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 cm,则支点到拉力作用点的距离为0.16 m,运用勾股定理可知动力臂长为0.08 m;阻力臂长2 cm×4=8 cm=0.08 m,所以为等臂杠杆;由题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钩码总重也为=4 N。
[答案] 0.08 等臂 4 4
【变式2】 如图14-6所示是人抬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 杠杆;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 N,则抬起车把的力F为 N。
[答案] 省力 400
【变式3】 如图14-7所示为一个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使绳绕A点从图示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 )A.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B.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C.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D.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变式4】 如图14-8所示,在异型杠杆的N端挂一重物,在M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F1使杠杆平衡,试画出这个最小的动力F1和杠杆N点受到的阻力F2。
【变式5】 [2018·常熟市模拟] 如图14-9所示的杆秤,挂重物的A端无法移动,手提提纽,靠移动B端秤砣使杆秤平衡,读出秤上示数称量。(1)秤砣的质量为100 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 cm,OB=20 cm,则所称重物的质量为 g。 (2)若所称重物的质量减小,应把B处的秤砣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提纽O的方向移动才能使杆秤再次水平静止。 (3)若要使该杆秤能称取质量更大的重物(即增大它的量程),除了可以增大秤砣质量以外,可通过将提纽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来实现。
例4 [2018·南京市潥水区一模] 小明为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做了以下实验: (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14-10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 。 (2)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图乙所示,据此可知:使用动滑轮 。 (3)小雯探究时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②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
[答案](1)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2)能省力(3)①测量拉力时忽略了弹簧测力计的重力②将图丙(b)中弹簧测力计倒过来重新调零后使用[解析] (1)从题图甲中可看出,三种情况下,每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即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拉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 N,等于物重,可得出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2)在图乙中,拉力F=0.6 N
【变式2】 [2017·淮安] 画出图14-12中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突破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梳理】
例[2018·泰州市海陵区一模改编]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华同学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14-13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这样做的好处是 。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 N、l1=20 cm、F2=4 N和l2=30 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3)如果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 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 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2.0 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 N。
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多测几组数据得到普遍结论
(4)小光用另一杠杆进行实验时,用如图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 。(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5)在探究实验中部分同学们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平衡。a.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b.如何用图丁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答: 。
保证悬挂点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下或左下拉
(6)某同学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①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重心;②如图戊所示,将质量为M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1和刻度尺的 到支座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7)图14-14为某些正在使用中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课件 第19课时《杠杆滑轮》(含答案),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固定点,费力省,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六章力和机械第二课时杠杆和滑轮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点梳理,核心点精练,重点实验,广东中考,固定点转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力的作用线,杠杆的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力学作图专练(3)杠杆滑轮课件PPT,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