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470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470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470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1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基础课时18 原子结构
学 习 任 务 | 1.知道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微观探析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2.了解预测、假设、模型等方法在研究原子结构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
原子
2.质量数
(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一种中子数为9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多少?核外电子数为多少?其二价氧离子的质量数为多少?核外电子数为多少?
[提示] 17,8,17,10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子呈电中性,其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
(2)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质量数。 ( )
(3)任何粒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 )
(4)阳离子的质量数等于其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 )
[答案] (1)√ (2)× (3)× (4)√
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各电子 层由内 到外 | 电子层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字母代号 | K | L | M | N | O | P | Q | |
离核远近 | 由近到远 | |||||||
能量高低 | 由低到高 |
2.电子分层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
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①第n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如K、L、M、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2、8、18、32。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每层电子数相同。 ( )
(2)电子的能量按K、L、M层顺序依次升高。 ( )
(3)原子与相应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 )
(4)任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 ( )
[答案] (1)× (2)√ (3)× (4)×
有下列示意图 ,其中表示原子的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阳离子的为________,表示阴离子的为________。
[答案] ③④ ① ②
原子构成粒子及“各数”关系 |
已知原子符号(X)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X原子,如8O、Cl,请回答探究。
1.8O和8O2-中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分别为多少?
[答案] 8O:8、8、8 8O2-:8、8、10
2.K和K+中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分别为多少?
[答案] K:19、20、19;K+:19、20、18
3.核内中子数为a的R2-,质量数为b,则mgR2-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分别为多少?(列式计算)
[答案] ×(b-a)NA,×aNA,×(b-a+2)NA。
1.粒子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
2.“各数”的定量关系
(1)电性关系
原子: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Rn-):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n
阳离子(Rn+):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n
(2)质量关系:对于原子及相应的离子均满足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注意:①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如H原子核内无中子。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在任何微粒中,质子数都等于核电荷数,但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离子(如Cl-)的质子数小于其核外电子数,阳离子(如Na+)的质子数大于其核外电子数。
1.某+2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56,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 )
A.24 B.30 C.32 D.34
B [Z=24+2,中子数N=56-26=30,B项正确。]
2.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它的n 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A-N+8) mol
B.(A-N+10) mol
C.(A-N+Z) mol
D.(A-N+6) mol
A [在化学变化中质子、中子均不变,故R2+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则R原子的质量数也为A,中子数也为N,质子数为A-N。R2+的氧化物为RO,摩尔质量为(A+16) g·mol-1,n g RO的物质的量为 mol。1 mol RO中含质子(A-N+8) mol,故n g RO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N+8) mol,A项正确。]
核外电子排布 |
1.画出O、O2-、Cl、Cl-、K、K+的结构示意图。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3倍的元素,分别是什么元素?
[答案] 碳(C),氧(O)
3.10e-的原子、分子、离子分别有哪些?
[答案] Ne;CH4、NH3、H2O、HF;N3-、O2-、F-、Na+、Mg2+、Al3+等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四最”
(1)“一个最低”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内向外从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较高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依此类推。
(2)“三个最多”
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如K、L、M、N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32。
②最外层电子数最多是8(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是2)。
③次外层电子数最多是18。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3.常见含2e-、10e-、18e-的粒子
(1)含有2个电子的粒子: Li+、Be2+、H-、He、H2。
(2)含有10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CH4、NH3、H2O、HF、Ne
阳离子:Na+、Mg2+、Al3+、NH、H3O+
阴离子:N3-、O2-、F-、OH-、NH
(3)含有18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等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l-
3.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可能为2a2-1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 [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当a=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a=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a=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则X可能为N或Cl。a=2时,质子数为2×22-1=7,a=3时,质子数为2×32-1=17,A项正确;N2和Cl2中N和Cl的化合价为0,处于中间价态,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故N2和Cl2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B项正确;若X为Cl,则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是2×32,C项错误;Cl形成的化合物HClO可用于杀菌消毒,D项正确。]
4.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中粒子结构示意图是Cl-而不是Cl,C中A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D中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5.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A.H2O B.F-
C.Na+ D.NH3
B [OH-具有9个质子,10个电子;H2O 具有10个质子,10个电子;F-具有9个质子,10个电子;Na+具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NH3具有10个质子,10个电子。]
1.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的“数”为( )
A.质子数 B.质量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答案] D
2.电子数为18,中子数为18的R-的质量数为( )
A.18 B.17 C.36 D.35
D [A=18+18-1=35,D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M层排满后才排N层
C.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为氧元素
D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A项错误;原子核外电子通常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但不完全遵循先排满内电子层,再排外电子层的规律,如钾原子的N层上有1个电子,若该电子排在M层上,则M层变为最外层,且有9个电子,不符合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的规律,B项错误;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C项错误;O2-的结构示意图是,D项正确。]
4.下列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①磷原子 ②碳原子 ③钠原子 ④氧离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5.(素养题)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A<B<C,且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试推断:
(1)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 由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A是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B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且质子数C>B,可知C为氯元素。
[答案] (1)C Si Cl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导学案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