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全年级物理试题总结易错题压轴题汇总(含总复习)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全年级物理试题总结易错题压轴题汇总(含总复习)学案第1页
    初中全年级物理试题总结易错题压轴题汇总(含总复习)学案第2页
    初中全年级物理试题总结易错题压轴题汇总(含总复习)学案第3页
    还剩8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全年级物理试题总结易错题压轴题汇总(含总复习)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全年级物理试题总结易错题压轴题汇总(含总复习)学案,共8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评估与交流,同步练习,单元点评,分析与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总复习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1000米;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毫米=0.001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mm地球的半径:6400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1h=60min=3600s。
    1.2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速度不变)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1米/秒=3.6千米/小时。
    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路程除以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9.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刻度尺和秒表。
    1.3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色、音调、响度。(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
    5.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2.1、2.2光的色彩和光的传播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4.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应用: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
    5.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3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像:
    物距(u)
    像距(v)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u>2f
    f0,所以铜为空心.铁也一定为空心若铝为空心因V空铜V>空铁>V空铝.V空铝>0,则V空铜>0,V空铁>0,所以铜为空心.铁也一定为空心正确答案:铜球,铁球一定为空心,铝球可能空心.
    3.B注意热涨冷缩这一规律.4.A
    5.方案一的不足之处:
      第三步中,烧杯中液会倒不干净,会有剩余,很测量的质量不准,造成测量密度偏小
    方案二的不足之处 调节天平平衡前未将游码调到0刻度处
    选择方案一,应加入一步:测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选择方案二,调节天平平衡时就先将游码调动0刻度处
    初中物理经典错误100例及分析---压强、液体压强部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B.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C.压强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D.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
    2.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 
     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A.2:3:5   B.5:3:2  C.1:1:1   D.15:10:6
    3.质量为7.9kg的正方体铁块放置在面积为0.5m2的水平面桌面上,它对水平桌面
     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
    4.将一重100N,边长为20cm的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的边长10cm桌面正中,则正方
     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
    5.一平底装3N水的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杯
     内水面高度10cm,则水对杯底的压力是_______.
    6.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
     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
     A.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如图2,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 桌面的压强为P2′,则(    )
     A.P1>P2P1′>P2′          B.P1=P2   P1′<P2′
     C.P1<P2P1′<P2′          D.P1=P2  P1′=P2′
     8.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
     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
    C.液体静止不动    D.液体来回流动
    答案及分析
    1.可能错误:A 正确答案:D
    2.可能错误A。只考虚了不同重力产生的压力不同,而没有考虚底面积的不同。
     正确答案C 因为是圆柱体,所以V=ρghS.又因放在水平台上,所以G=F.
     由P=F/S=G/S=ρghS/S=ρgh可知,圆柱体放在水平台上的压强与质量无关,只与密
     度、高度有关,所以 正确答案C
    3.可能错误:158Pa. P=mg/s=(7.9kg×10N/kg)/0.5m2=158Pa 正确答案:7900Pa
     V铁=m/ρ=7.9kg/7.9×103kg/m3=0.001m3,所以铁块边长为0.1m,底面积S=0.01m2
     由于桌子的面积大于铁块的底面积,受力面积取其中小的面积,所以接触面积为铁
     块的底面积.则S=0.01m2P=mg/s=(7.9kg×10N/kg)/0.01m2=7900Pa
    4.可能错误:250Pa
      正确答案:1000Pa.两接触面积取小面积(同3题相似)
    5.可能错误:3N.错误的原因在于水的重力等于水对容器的压力
     正确答案:2N
     若杯子是圆柱形,G水=ρghs=1×103kg/m3×10N/kg×0.1m×20×10-4m2=2N
     杯子中水的实际重力为3N,
      所以杯子是口大底小的异型容器.F≠G.
     对于异型容器,求液体压力,应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P=ρgh=1000Pa,F=PS=1000Pa×20×10-4m2=2N
    6.可能错误:B  未注意两容器内液体密度不同.
     正确答案:C
    7.正确答案:B
    8.可能错误:A  受题目条件"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的影响
      正确答案:C
     开阀门后液体是否流动,不决于a点的压强与b点的压强.而是决定于阀门两侧的压强.
    由于阀门两侧的液体密度深度相同,所以压强相同,所以开阀门后液体不流动.
    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光学)
    1.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
    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
    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
    2.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压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人观察平面镜和白纸看到的现象是( )
    A白纸比较亮B平面镜比较亮C可能是白纸亮,也可能是平面镜亮D以上说法都不对
    3.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积水
    D、迎着月交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积水人站在竖直放
    4.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一定变化的是_________.
    5.水中的筷子从上面看似乎向上弯折了,这是因为光从___中进入____中时发生___的缘故.
    6.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则( )
    A)β'βγ'>γ
    7.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
    A一定是平行光B一定会聚于一点C一定是发散光线D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8.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O处光学仪器后聚于主光轴的S点,取走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 )
    A凸镜B凹镜C凸透镜D凹透镜
    10.有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用书将凸透镜挡住了一半,则在光屏上得_____(填能或不能)到完正的像.
    11.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
    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12.太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在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是( )
    A太阳的影子B太阳的实像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
    1.B小孔的物理含义是只有一束光线通过2.C3.A4.光的传播速度5.水进入空气,光的折射6.B7.D8.D9.B10.能11.D12.B
    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热学)
    一、物理概念(物理量):比热(C)、热量(Q)、燃烧值(q)、内能、温度(t)。
    二、实验仪器:温度计、体温计。
    三、物理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规律,内能改变的方法,热量计算公式:Q=cmDt及燃烧值计算Q=qm,分子运动论。
    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
    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C.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D.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体吸热还是放热也无关。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酒精的比热是2.4×103焦/(千克ž℃),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0℃的酒精和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烧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酒精的燃烧值是3.0×107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B。
    例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
    [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选项B、C正确。
    第二类:有关温度计的习题:
    例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所以C正确。
    第三类:有关物理规律的习题: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解析]:此题就透彻理解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的含义比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因为水的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选项A正确。
    例2: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A.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B.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D.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解析]:当把盛有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进0℃的教室里,由于它们的温度相等,之间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时冰水混合物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应是冰水共存。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在液面发生,因此除了冰,水外还有水蒸气存在,故选D。
    例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A是可能发生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气流的快慢,故选项B也是可能的。冰是晶体,-5℃的冰块在0℃的水中不断吸热,水放热而降温,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低0℃,既不能达到熔点,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选项D也是可能的。正确答案选C。
    例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A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
    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向比热较小的物体传播
    [解析]:由题目我们不难知道这是为了研究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物体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放出相同的热量之后,末温与比热的关系。由Q吸=cm(t-t0)t=Q吸/cm+t0,而由Q放=cm(t-t0)t=t0-Q放/cm。由于Q吸、m及t0都一定,比热小的物体比比热大的物体的终温高。热传递的方向应从比热小的物体向比热大的物体。若Q放、m及t0都一定,比热大的物体比热小的物体终温高。热传递的方向应从比热大的物体向比热小的物体。由此分析得出B、C、D选项都是正确的。
    例5: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20厘米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解析]:由题可知:u1>2f,即30厘米>2f①;f

    相关学案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易错概念、常考实验总结(可下载):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易错概念、常考实验总结(可下载),共17页。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一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梳理学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一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梳理学案,共38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学案,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