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人体的感觉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人体的感觉综合与测试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为( )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触觉、冷觉
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
2.以下预防近视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B.躺在床上看书
C.边走路边看书 D.看书约1小时后休息一会儿
3.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 )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味觉
4.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课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一会儿又注视着老师的举止,可这些物像都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5.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说明眼和耳都是人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C.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刺激
6.左手拿一支削尖的铅笔,笔尖朝上置于眼前一定距离,右手食指去接触笔尖,则( )
A.闭上右眼容易触到
B.闭上左眼容易触到
C.两眼均张开时,由于进入眼睛光线多,所以容易触到
D.两眼均张开时,笔尖在进入两眼的两束光线的交点上,所以容易触到
7.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收 D.神经冲动的传导
8.关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
B.舌是味觉器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
C.耳中的鼓膜是听觉感受器,接收声波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D.只要眼球正常,就不会失明
9.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关于保护视力、听力的做法,不正确的( )
A.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
B.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闭嘴
C.不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以免戳伤
D.连续用眼一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10.揉眼睛、抠鼻孔、掏耳道是某些人的“习惯动作”,评价这些习惯,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习惯对人的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B.有的人揉眼后眼球发红,说明他的角膜血管充血了
C.用手指抠自己的鼻孔时一定会擦伤自己的嗅黏膜
D.掏外耳道过深过猛有可能损坏鼓膜
(第11题)
11.如图所示,在城市道路两边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花纹的盲道,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盲人在盲道上行走时主要依靠(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视觉
12.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觉感受器,造成听力下降。听觉感受器位于哪一结构内?( )
A.鼓膜 B.外耳道 C.耳蜗 D.耳咽管
13.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孩子是否发烧,这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14.甲、乙、丙三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冷水,把你的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入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觉温 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热
15.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人的听觉在起作用。那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
A.鼓膜 B.大脑皮层 C.听小骨 D.耳蜗
16.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
A.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 B.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
C.多种感受器都受到影响 D.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
17.在地震中,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人员被救出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减小对视网膜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 )
A.瞳孔 B.玻璃体 C.晶状体 D.角膜
18.茜茜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经检查医生说她患了近视,下面是茜茜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 )
(第18题)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
19.学校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如图是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第19题)
A.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
B.通过调节②瞳孔大小可以使自己在明、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凸度过大,造成近视
D.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⑥视网膜
20.外界的声波引起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 )
A.外耳→中耳→内耳 B.鼓膜→听小骨→外耳道
C.前庭→耳蜗→听小骨 D.前庭→中耳→半规管
21.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
A.冷觉 B.热觉 C.触觉 D.痛觉
22.茶文化——中华文化之一,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很多爱茶之人每年都要品品明前茶那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产生在( )
A.大脑皮层 B.鼻 C.舌 D.小脑
23.某视力正常的人后脑着地摔伤后,眼睛看不见周围的物体了。这说明受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眼球的结构 B.视神经
C.大脑内与视觉有关的区域 D.躯体感觉中枢
24.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瞳孔放大,晶状体凸度由大变小
B.瞳孔放大,晶状体凸度由小变大
C.瞳孔缩小,晶状体凸度由大变小
D.瞳孔缩小,晶状体凸度由小变大
25.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耳咽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6.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感觉。
27.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触觉来感知大象的形状,该过程中的感受器和感觉形成的部位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8题)
28.如图所示,①、②、③、④表示人舌上的味蕾分布区,各区味蕾对相应的味道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试回答。
(1)①区味蕾对________最敏感。
(2)②区味蕾对________最敏感。
(3)③区味蕾对________最敏感。
(4)④区味蕾对________最敏感。
29.声音既能通过听小骨传给听觉神经,也能通过头骨传给听觉神经。一个正常的人,听别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递声音;听自己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来传递声音的。
30.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种感觉功能。
31.外耳的功能是____________,并将________传入中耳,中耳中的________随之振动,并通过________将振动传入内耳。
32.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及相应的感觉器官:触觉的感觉器官是________;嗅觉的感觉器官是鼻;味觉的感觉器官是________;听觉的感觉器官是________;视觉的感觉器官是________。感觉在____________产生。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3.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儿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________比较敏感。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__________。
(3)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最早将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引进台湾的蔡瑞芳宣布:因长期观察发现有手术患者多年后视力恶化,今后将不再动这种手术。这一事件引起民众对手术安全性的关注。
(1)近视眼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而造成视觉模糊。
(2)激光矫正近视是用手术的方法将人的角膜精确地切削成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从而改变屈光,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5.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图回答问题。
(第35题)
(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折射,成像在了[________]__________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刺激了[_______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3)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____________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_____形成的。
答案
一、1.C 2.D 3.B 4.B 5.B 6.D
7.A 点拨: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人的口腔通过耳咽管与中耳相连,中耳中的鼓膜能接受声波刺激,可产生振动。“打呵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
8.B 9.B 10.D 11.A
12.C 点拨:内耳的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内耳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
13.B 14.C 15.B 16.C 17.A 18.B 19.D
20.A 点拨: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A正确。
21.D
22.A 点拨:鼻只是感受器,而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23.C 24.B
25.A 点拨: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可以使耳咽管张开,因耳咽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
二、26.视觉;嗅觉;听觉;触觉
27.指尖;大脑皮层 点拨: 瞎子是用手的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形状,在大脑形成物体的形状;故对这种感觉比较敏感的部位是指尖,这种感觉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28.(1)苦味 (2)酸味 (3)咸味 (4)甜味
29.听小骨;头骨
30.皮肤;触觉;痛觉;热觉;冷觉
31.收集声波;声波;鼓膜;听小骨
32.皮肤;舌;耳;眼睛;大脑皮层
三、33.(1)热觉 (2)不好 (3)鼻塞使嗅觉不敏感;发热、头晕都影响到各种感受器的感觉
34. (1)前 (2)凹透镜
35.(1)4;晶状体;7;视网膜 (2)11;鼓膜;9;耳蜗
(3)感受器;大脑皮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 水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空气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