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1.【中考•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_ (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作出了熔化图象,如图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____________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_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填“乙”或“丙”)。
2.【中考•锦州改编】如图甲所示的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___℃。
3.【中考•黄石】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 ℃。 (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来看,空气流动促进了酒精分子向空气扩散。
(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中考•福建】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________;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________(填“>”“=”或“<”)mb。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__。(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________有关。
5.为了探究液化的发生条件,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2)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_,使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3)通过实验可知:______________可使气体液化。
6.如图所示的是小矾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儿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板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这是碘蒸气________形成的。(2)于是她提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
(3)为验证猜想可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再把水滴滴几滴在玻璃板上表面,熄灭酒
精灯。过一会儿会看见固态碘出现在玻璃板内表面,
同时水滴不见了。②用手摸玻璃板,可以发现玻璃板
7.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____过程。
【点拨】当加热碘粉时,碘会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棉线上紫色的霜是由碘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是凝华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________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点拨】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的堆积物是碘蒸气凝华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凝华形成的碘越多。由此可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答案】凝华;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
【点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柱凝华形成冰附着在冰柱上,使冰柱越来越粗。
8.【中考•广州】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①若1 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 g,而实际容纳了4 g,则相对湿度为50%。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支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1)图中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 ℃,湿球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_______%。
【点拨】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液柱在10 ℃以上第4条刻度处,温度为14 ℃;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 ℃,且示数差为2 ℃时,空气相对湿度为80%。
(2)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 ℃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
【点拨】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 ℃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 ℃升高到20 ℃,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答案】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 ℃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
2021学年第三节 重 力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重 力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匀速直线运动,平衡力,控制变量法,大小相等,转动回来,在同一直线上,等效替代,答案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备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太阳能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太阳能授课ppt课件,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