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综合题〔每空3分;共1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关于测量误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过失 B. 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标准造成的
C. 态度认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可以防止误差 D. 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防止
以下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0cm
C.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D. 一棵小树高约20m
4.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桥 B. 河岸 C. 水 D. 岸上的树
5.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 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 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 D.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实现这种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中,同步通信卫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么,同步通信卫星〔 〕
A. 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
C. 相对于任何星体都是运动的 D. 相对于任何星体都是静止
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
C. 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 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 确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8.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以下关于公式v= 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速度随路程s的增大而增大 B. 速度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C.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D. 速度与路程s或时间t都没有关系
9.用如图的刻度尺来测量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正确的选项是〔 〕
A. 1.6cm B. 8.60cm C. 1.60cm D.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10.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 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1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以下图,由图象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两同学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运动较快
B. 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C. 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 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
12.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以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 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13.做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那么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 4:3 B. 3:1 C. 1:3 D. 3:4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4.一位中学时的身高大概是160________;72km/h=________m/s。1马赫=1×340m/s,那么10马赫=________km/h。
15.一架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在2min内飞行了60km,那么该飞机飞行的速度是________km/h。
16. ________叫匀速直线运动.
?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________ 的.
18.电视台利用同步卫星传播电视节目,事实上,同步卫星的“同步〞表达了________ 。
19.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那么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同学,比拟方法是________ 。
20.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以下图,从图象可知_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是________m;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
三、综合题〔每空3分;共12分〕
21.小英和小红两家一起自驾游,在路边上看到
〔1〕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6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那么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长江大桥,最快需要________。
〔2〕两辆汽车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象可知,小英家车做的是________运动,其速度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2.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屡次测量。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AB=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4〕实验中应屡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5〕vBC________vAC〔填“>〞、“<〞或“=〞〕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
五、计算题〔23题6分;24题7分;共13分〕
23.如以下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假设某轿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大桥,问轿车通过整座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4.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经过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那么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米?〔设当时的气温为15℃〕用这样的方法能否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6分〕
1.【解析】【解答】A、开始相同的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跑的路长,A不合题意;
B、乌龟和兔子在相同的时间内乌龟跑的路长,B不合题意;
CD、比赛采用的是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 .
【分析】它们在比赛时通过的路程相同,比拟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它们运动的快慢 .
2.【解析】【解答】解:A.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人为疏忽所造成可以防止,但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它不可防止,只能尽量减小,故错误;
B.操作不标准所造成的是错误而非误差,故错误;
C.态度认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可防止错误的出现,但却不能防止误差,故错误;
D.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都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故答案为:D
【分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可以减小。
3.【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m/s左右,A合理;
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左右。B不合理;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C不合理;
D、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棵小树的高度与老师的身高差不多,在170cm=1.7m左右,D不合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温度和运动速度,结合数据解答。
4.【解析】【解答】“桥流〞说明桥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状态,那么所选参照物与桥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
诗人在桥上走,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就是假定水不动,桥就是运动的了,所以会感觉“桥流水不流〞.
应选C.
【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实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此题中研究的是桥的运动状态.
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知,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和皮划艇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A错误;
以江岸为参照物,人和江岸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人是运动的,B正确;
以人为参照物,江岸和人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江岸是运动的,C错误;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由于人是顺流而下,所以江水是静止的,D错误。
应选B
【点评】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研究对象和物体之间是否有位置的改变,有位置的改变,所以研究物体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6.【解析】【解答】解:同步通信卫星是指地球同步卫星,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卫星和太阳〔月亮、火星〕之间,位置不断变化,假设以太阳〔月亮、火星〕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7.【解析】【解答】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
而A、B、C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故答案为:D。
【分析】匀速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和路程、时间无关。
8.【解析】【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它取决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路程及时间无关,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应选D.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分析答题.
9.【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7.00cm对齐,右侧与8.58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8.58cm﹣7.00cm=1.58cm,所以ABC读数都是错误的,故D正确.
应选D.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0.【解析】【解答】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增大了琴弦振动的幅度可提高声音的响度;声音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因此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小提琴和二胡发声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C。
【分析】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来改变音调;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气体能传播声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区分乐器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11.【解析】【解答】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 , 故A正确;
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确;
C、乙同学在10~20s内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C正确;
D、由图象看出乙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5m/s,故D错误.
应选D.
【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拟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2〕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3〕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乙0~20s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其平均速度再判断.
12.【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应选项A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B错误;
C、时间t=8s,由图象可知,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是v= = =5m/s,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故D错误.
应选C.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拟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用8s通过的路程除以8s,即得到两人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拟.
13.【解析】【解答】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4.【解析】【解答】解:中学时的身高大概是160cm;
72km/h=72× km/h=20km/h;
10马赫=10×340m/s=3400m/s=3400×3.6km/h=12240km/h。
故答案为:cm;20;12240。
【分析】根据长度和速度的单位换算解答。
15.【解析】【解答】飞机飞行的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V= 可求该飞机飞行的速度.该飞机飞行的速度V= = =500m/s=1800km/h.
【分析】飞机飞行的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V= 可求该飞机飞行的速度.
16.【解析】【解答】解:通常速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定值.
故答案为: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答: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的大小不变且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
17.【解析】【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相当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船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船;运动.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18.【解析】【解答】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但一定会出现相对于其它一些物体是运动的情况,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它可能相对于其它物体都是运动的,一个物体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物体与之有相对运动,但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与之静止的物体.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动,由于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地球上的人看到卫星好似静止不动,所以叫做同步.同步卫星的“同步〞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的意思,所以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不动的。
【分析】解析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同步即为相对静止。
19.【解析】【解答】三同学运动的路程都是100m,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甲用的时间最少,甲跑的最快,是第一名;
比拟方法是在相同路程内,比拟所用时间。
故答案为:甲;相同路程比拟所用时间的多少。
【分析】比拟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比拟运动路程,路程大、运动得快;相同的路程内,比拟所用时间,时间少、运动得快。
20.【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甲乙同时运动了60 m的路程,甲历时3 s,而乙历时5 s,因为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根据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小的运动的快,所以甲车运动的快,即甲的速度大;
甲车的速度:v=s/t=60 m/3 s=20 m/s=72 km/h。
故答案为:甲 60 72
【分析】结合s-t图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
三、综合题〔每空3分;共12分〕
21.【解析】【解答】解:〔1〕由标志牌上的数字“6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
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长江大桥,由v= 得最快需要时间:
t= = =0.1h。〔2〕由图可以看出,图象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小英家车通过的路程与其所用时间成正比,因此,小英家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大小为v′= = =12m/s。
故答案为:〔1〕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0.1h;〔2〕匀速直线;12m/s
【分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含义解答,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2〕根据路程-时间图像中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2.【解析】【解答】解:〔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 = =25.0cm/s;〔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 知,平均速度会偏小。〔4〕实验中应屡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BC>vAC。〔6〕A图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A不符合题意;
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速度逐渐变大,故图B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
故答案为:〔1〕v= ;〔2〕40.0; 25.0;〔3〕小;〔4〕同一位置;〔5〕>;〔6〕B
【分析】〔1〕测量速度的原理是v=s/t;
〔2〕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3〕假设计时时停止晚了,时间偏大,速度偏小;
〔4〕屡次测量速度时,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5〕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在加速运动;
〔6〕加速运动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是改变的。
五、计算题〔23题6分;24题7分;共13分〕
23.【解析】【分析】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24.【解析】【分析】〔1〕回声测距离:s=vt.
〔2〕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衡水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计算题〔共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每空2分;共6分〕,计算题〔共1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