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981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981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981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及反思
展开《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
2、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写景之妙。
3、深入探究“闲人”的内涵,领悟作者豁达、洒脱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写景之妙。
教学难点:
深入探究“闲人”的内涵,领悟作者豁达、洒脱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
诵读法、创设情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新课、明目标
1、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轮明月勾起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一缕月光唤起了人们的伤疾忆友之情,平凡的月光牵动着文人的情怀,每每提起月,老师总会忆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会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吟:人有……婵娟。是啊,这盈亏圆缺的慨叹里包含着多少的期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苏轼的诵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2、明确目标,准确导航
课件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二、诵美文、初感悟
(一)初读通语句
1、教师范读: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3、请一名学生读。教师适时评价,并出示重点句的停顿处理,让学生再读重点句。
(二)再读明大意
1、以抢答的形式请同学们指出老师翻译中出现的错误。
2、教师再次出示重点词与重点句,让学生回答。
(三)三读品心情
1、指导朗读
欣然起行(欣喜),念无与为乐(失落)者, 遂(激动)至承天寺寻(急切)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
2、请同学们按叙事、写景、抒情把本文分成三层。
3、结合文意,带着感情,男读叙事,女读写景,师读抒情。
过渡:动情的朗读让我们共同走近了苏轼,初步感知了苏轼感情的变化。好的课文犹如一杯香茶,光读是不行的,还要细细的品味才能发现它意味无穷。
三、品句子,悟心境
(一)赏庭中月色
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值得我们赏析和品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引导:什么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中说的是水藻交错相横吗?月夜图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小组合作,用集体的智慧来完成。
预设:
1、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无一处写月,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以水喻月,写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以藻、荇喻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点染出一个澄澈透明,皎洁空灵,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
2、“盖”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
(二)品月下抒怀
过渡: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苏轼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轮美奂,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每夜都有,到处都有,为什么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如何理解“闲人”?
苏轼的“闲”是有着特殊背景的。(多媒体出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
二十岁就中进士,名震朝野;三十八岁就担任密州太守,豪气冲云。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引导: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请你给“闲”字组组词,看谁组得词最准确、最合理。
预设:空闲、闲暇、清闲、悠闲。
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那“闲”字还有别的意思吗? 闲情逸致。
明确:“闲人”从字面上理解是清闲的人。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概,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过渡:苏轼在在政治上受打击、生活困窘的时候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逸致的体现!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
(三)悟旷达胸襟
过渡: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空明澄澈的美景体现了内心的宁静旷达与明亮。
老师还搜集了一些课外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资料一: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贬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的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比好湖山。
被贬密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场做岭南人。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资料二: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面对着在顺境中不浮不骄,在逆境中泰然自若的苏轼,面对着一生始终拥有一颗闲心领略江山风月的苏轼,我们不禁心生崇敬,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崇敬之心,说一说从中获得的感悟吧。
四、说收获,谈感悟
读《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学生自由谈完之后教师给出范例: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积极乐观。
在逆境中磨练出你的意志,不要去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让我们记住梁启超所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五、写散文,抒情怀
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课下请同学们读一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康震的《康震评说苏东坡》、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再试着用诗的语言把《记承天寺夜游》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散文,抒一抒那豁达乐观的情怀。
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疏通文意助分析,那一月夜中的苏轼,那知己相惜中的苏轼,那一时代中的苏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背景介绍,新课内容,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