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基础,实践应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28 例 3、例 4,完成教科书 P28 下面“做一做”和 P29~30“练习五”中第5~7 题。
▶教学目标
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 学生的计算水平。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运算知识,你们能计算下面各题吗?(课 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大家都学得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加减混
合)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 3,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出示教科书 P28 例 3。
师:看,一辆公交车停在站台旁,仔细看图,从图上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现在的站台是南山站;车上有人;有人要上车,有人要下车;车上原 来有 67 人,下来了 25 人,又上去了 28 人……
师:要求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则,有秩序地先下车再上车。根据上、下车人数 的变化,谁能把图中表达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学情预设】车上原来有 67 人,下来了 25 人,又上去了 28 人。现在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地叙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连贯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同桌交流,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全班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 1:原来有 67 人,下来了 25 人,还剩(67-25)人,再加上又上
去的 28 人。
预设 2:先算出上车比下车多(28-25)人,再加上原来的 67 人。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合作交流,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启发学生可以多 角度地考虑问题,打开学生的数学思维之门。
师:你们能用一个算式表达出来吗?
【学情预设】67-25+28 或 28-25+67。
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师:像这种加减混合运算你们会做吗?联系我们前面学的知识,小组讨论该如何解 决这种问题。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汇报板演。
课件演示规范写法。
【教学提示】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法的算理。
师: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竖式写法?
【学情预设】在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从方便的角度考虑,学生普 遍喜欢右边的竖式。
师:那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一下 28-25+67。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自主学习例 4,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出示教科书 P28 例 4。
师:这也是一道加减混合的算式,你们会算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情预设】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板书。 师生集体讨论:这道题能否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有没有简便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类加减混合式题由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当口算有困 难时只能分步写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小结运算顺序。
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努力解决了问题,请为自己的成功鼓掌! 师追问:怎样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呢?
师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的, 再算括号外的。在笔算过程中,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
同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能口算的要
【教学提示】
教学例 4 时, 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类推,再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例 4 与前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不含括号) 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的不同之处,进而清楚例 4 的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算后检查的好习惯。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完成教科书 P30“练习五”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将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情形呈现出来,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掌握 正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完成教科书 P28 下面“做一做”和 P29~30“练习五”第 5、7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订正,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让学生能尽快接受新知识并将其熟练运用于解决 问题中。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获得了哪些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笔算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但含有括号的不能写成一个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同时,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算后检查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从学生熟悉的坐公交车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所展现的信息,并联系上、下车的过程列式计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算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展示、交流不同的算式和算法,掌握加 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后面教学例 4 时,教师直接出示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计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算式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发讨论,再总结要点,使学生的主体性得 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二(1)班第一至三小组周末义卖报纸的情况如下。
完成上表。
第四小组卖的报纸数量比第一、二小组卖的总数少 17 份。第四小组卖了多少份报纸?
参考答案
三、1.322.28+36-17=47(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探究新知,方法应用,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情导入 揭示目标,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展示交流 点拨归纳1,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