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924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924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924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渲染意境,激发兴趣,疏通句读,初知诗意,合作交流,领悟诗意,细品诗韵,抒发胸臆,吟诵古诗,深悟诗情,深化拓展,选择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谈话:同学们,自从上小学以来,我们就背过许多古诗,在那么多的诗里,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听我们上课,我们待会儿要拿出自己最好的表现给老师们瞧一瞧好吗?
下面请同学们静息,放歌。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吧!(看瀑布视频)
交流:看到这瀑布的美景,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瀑布的美吗?
导入:是呀,1200 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写了一首赞美瀑布的诗,这首诗仅四行,二十八个字就把瀑布的样子和它的壮观气势描述了出来,那就是唐代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指导书写瀑的右下边,生书空跟写。
谁来读课题?
你为什么把“望”读得很重?(指导读出瀑布的高、大)诗的作者是——你对他有些什么了解呢?
今天就让我们和诗仙李白一起去——(齐读课题) 二、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活动一: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请大家翻开书,小组成员相互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伴。
读得很专心、很投入!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字音都读得很准,字字有交代。)
谁再来读一读。我们还没学就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我读前面四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
好!听出节奏和韵律了!谁还愿意来读?
哪个同学来评价一下!他做到了“声断气连”,这是读古诗的方法!
7.(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老师再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 注意节奏,读出点儿味道来。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景物?(太阳,香炉峰,紫烟,银河,瀑布)
短短的一首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难怪人们常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让我们想象着这样壮美的画面读一读这首诗。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好!这是你的感觉,肚子里没点学问,是找不出这些好词的。
三、合作交流,领悟诗意
过渡:为什么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会有这种气势磅礴,一泻千里,雄伟壮丽的感觉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诗句。
活动二:读读诗,理解重点字词及诗句的意思(可借助字典或插图)。
(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生:这句诗谁先来读,请你说说“生”是什么意思?其他同学同意吗?
“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紫烟:紫红色的云雾。
产生了什么呢?庐山的云雾原本是什么颜色?(白色)那这时的云雾怎么变成紫色的呢?是因为有太阳的照射使得缠绕在香
炉峰上的云雾变成了紫色。
对,你们理解得很好!关于这紫烟,中国神话故事里就有“紫气东来,祥瑞降临”的说法,当有紫色云雾时就会有仙人的降临, 这紫色的云雾让庐山宛如仙境一般,使得诗句也好像笼罩了一层仙气。李白真不愧是诗仙啊!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栩栩如生、神奇美妙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你们的朗读让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紫烟缭绕的香炉峰。
遥:遥看就是远远地看。发现与题目间的联系了吗?题目中的望就是远看的意思。精辟,所以诗题是《望庐山瀑布》。
挂:
此时,李白正远远地看着瀑布,他看到了什么你呢?孩子们,老师反复读了诗之后,有一个疑问:这瀑布明明是流动下来的水, 而李白为什么不用“流”而用“挂”呢(挂变红)。
平时我们都挂什么?而远看瀑布,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
—?
孩子,你就是李白的知音!古人称长长的白布又叫白练。远远看去,瀑布就像一条白练挂在山前。一个挂字用得多妙呀!瞧瞧, 这大自然真是一位神秘莫测的魔术师。真是(引读)——这真是鬼斧神工的一个字啊!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力!(男女
生分别读)
7.读着这两行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九天:“九天”什么意思? 古时传说地狱十八层,天有九层, “九天”就是天的第九层,是最高处。在古诗中,像“三”“六”、“九”、 “千”、“万”这些数字都是虚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多很高。文中有个词也是这样的用法。
“三千尺”
这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孩子,写到黑板上去(生板书:夸张)他这样夸张就是想要说——瀑布很高,瀑布很长,速度很快,气势雄伟。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夸张。
李白想表达心中无限的愁丝时这样夸张道——
李白描绘寺楼的俊俏挺拔,高耸入云时,他这样说——
李白行至白帝城收到赦免的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他写道——
这就是夸张修辞手法的魅力所在。李白真不愧是诗仙哪! 2.疑
学写生字。
“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怀疑。诗人怀疑什么?不是
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的——(板书:想象)。
一个“疑”字就是诗人思维的飞跃,想象的开始。李白在另外两首诗中也展开想象,。
A:李白看到月光洒在窗前,他这样想象—— B: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朗读: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假如你就是李白,你会用怎样读这句?
(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瀑布很高很长之感。大家都成了很有激情的李白,读得非常有气势。
听了他的朗读,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现在,看谁能把李白看到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真是雄伟壮丽,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吧!
过渡:读着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美景,也体会到李白用词的巧妙,你最欣赏哪个字?
四、细品诗韵,抒发胸臆
活动三:读读诗,小组交流:你最欣赏诗句中的哪个字?说出理由。
生:把云雾的冉冉上升写活了。不仅看到了云雾的升起,更说明
了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看瀑布的景象,瀑布就像一条白练挂在山前。
飞:准确地写出了瀑布飞快地流下来,也写出了山的高,山的陡峭。
疑:写出了作者的神奇的想象,这想象又很真实。
大自然多么神奇呀,李白的用词多巧妙呀!一个生,一个挂,一个飞,一个疑,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李白真不愧是诗仙啊!
五、吟诵古诗,深悟诗情
过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
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诵读
庐山瀑布的确令人神往,许多诗人都对它钟爱有佳,你再仔细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这首诗,诗人歌颂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诗人赞颂了祖国的美丽河山;诗人赞颂庐山瀑布的美景,实际是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确实,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这首诗, 充分表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诗人借此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感情。
我想此时此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一定深深地刻在了你的心中,谁能给大家吟诵这首诗?
六、深化拓展,选择作业。
1.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它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 你最想对诗仙李白说些什么呢?
(庐山瀑布真是壮观哪!李白写的这首诗真是神来之笔呀!……) 2.作业:
用你手中的画笔把庐山瀑布的美景画下来,然后再为你的画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
课后搜集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句,感悟诗人的情怀! 板书:望庐山瀑布
夸张李白
想象诗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2 我是什么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了解诗意,指导朗读古诗,学习古诗,背诵古诗,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用具 ,链接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课文38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