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7、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探究,课堂小结,堂探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
屠洪刚的一首《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吧!
1.五言诗 2.乐府诗 3.《玉台新咏》 4.《孔雀东南飞》
huiyi——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主管音乐的一个官署,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及制作歌辞等。魏晋时期,这一官署采集、演唱的歌辞被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又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被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817首。该书选诗范围较狭窄,多叙男女闺情,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但也不乏佳作。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代表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诗》被喻为“乐府双璧”。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诗前小序,为徐陵所加。据小序,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20)。明人胡应麟称之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对后世的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
解题:作者:创作背景:
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因诗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还得名“孔雀东南飞”。该诗的结局是焦刘二人双双化为孔雀飞往东南,而这成双孔雀东南飞正是象征着古代人民对于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此诗作者不详,编者徐陵。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时,任东宫学士,为当时宫体诗人,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被誉为“一代文宗”。其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编选《玉台新咏》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重点回忆,掌握文言知识,疏通大意
学生借助注释,进行字词注音,疏通诗歌内容。 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通假字(1)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蒲苇纫如丝(“纫”通“韧”,坚韧)
✬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指“姥”)(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指“作”)(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指“兄”)(4)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偏指“马”)✬文言句式 (1)渐见愁煎迫 (被动句)(2)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3)非为织作迟 (判断句)(4)汝是大家子 (判断句)(5)亦自缢于庭树 (介词结构后置句)(6)我命绝今日(省略句)
【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
(1)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刘兰芝怎样的形象特征?
(2)结合文本,分析概括焦仲卿的形象特点。
①诗歌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诗歌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等是正面描写,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提亲,是侧面描写,这些都表现了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理的特征。②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夫妻告别时,兰芝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做“无转移”的“磐石”,表明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回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求亲,都不能动其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诗歌开头兰芝向焦仲卿的自陈,以其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她尽管有委屈、不满,但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面对兄长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形象特征。
(3)刘兰芝与小姑的告别主要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
焦仲卿:这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忠于爱情,忍辱负重,拘谨懦弱,胆小怕事,但又有一定叛逆精神。如:“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对爱情坚贞不渝;“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懦弱,胆小;“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与小姑告别的行为是刘兰芝懂礼仪、识大体的表现,也说明刘兰芝的友善、容易相处,反衬了与焦母相处不和谐的情节。“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与焦母的不融洽形成对照。
【引出诗歌思想主题】
从文中记叙内容看,刘兰芝才貌双全,可以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可焦母却逼着儿子休掉她。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思路提示一: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文中说“共事二三年”,即结婚二三年刘兰芝还没有给焦家生男育女,因此,作为寡妇的焦母嫌弃刘兰芝便故意找茬,最后不顾儿子的强烈反对,逼儿子休了刘兰芝。思路提示二:俗语云:“门不当户不对。”焦母说焦仲卿是“大家子”,与刘兰芝贵贱悬殊,休了兰芝不是薄情,恰是维护了焦家的门面和尊严。思路提示三:焦仲卿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情深不言而喻。兰芝嫁入焦家,夫妻感情日笃,焦母爱子心切,又无以寄托,所以迁怒于刘兰芝,做出不合常理的举措。
1.熟读全诗,并背诵名句(从“鸡鸣外欲曙”到“二情同依依”、从“府吏闻此变”到“千万不复全”);2.反复朗诵本诗,对诗歌中人物个性化语言多加揣摩品味;
此次课堂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有:了解诗歌作者、创作背景;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结合教材注释疏通文意;(重点回忆)分析人物个性化语言与形象;(重难点)探究诗歌主旨。(后20分钟,本节课过渡导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背景图ppt课件,共35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配套课件ppt,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