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只需应用实验法即可
B.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可按照观察→实验→预测→结论的顺序进行
C.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
D.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
【解析】A.探究金属钠的性质需要用到观察法,故A错误;
B.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故B错误;
C.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故C错误;
D.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故D正确.
【答案】D
2.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的NH3和乙容器中的CH4所含的原子总数相同,则甲容器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为( )
A.1∶1 B.2∶1
C.3∶4 D.5∶4
【解析】若此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m,则V(NH3)/Vm×4=V(CH4 )/Vm×5,得V(NH3)∶V(CH4)=5∶4。
【答案】D
3.500 mL 2 m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
A.1 ml B.2 ml
C.3 ml D.1 000 ml
【解析】n(Cl-)=2n(MgCl2)=2×0.5 L×2 ml·L-1=2 ml。
【答案】B
4.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解析】选B A项错误,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次氯酸而不是Cl2;B项正确,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可证明有Cl2分子存在;C项错误,因为盐酸也提供Cl-;D项错误,氯水的黄绿色是由氯分子造成的,与次氯酸无关。
【答案】B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玻璃棒在刻度线上方引流溶剂水
【解析】A项,V(溶液)偏小,导致c=eq \f(m,MV)偏高;B项,无影响;C项,V(溶液)偏小,c偏高;D项,V(溶液)偏大,c偏低。
【答案】D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1.2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③1 L 2 ml·L-1的AlCl3溶液中含氯离子为6NA
④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NA
⑤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①n(混合气)=eq \f(11.2 L,22.4 L·ml-1)=0.5 ml,由于两种气体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故n(原子)=2n(分子)=1 ml,即原子数为NA,正确;②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正确;
③n(Cl-)=3n(AlCl3)=3×1 L×2 ml·L-1=6 ml,正确;④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错误;⑤O2、O3均由O原子构成,n(O)=eq \f(32 g,16 g·ml-1)=2 ml,正确。
【答案】A
7.若1 g CO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eq \f(1,44) ml-1 B.eq \f(x,22) ml-1
C.eq \f(3x,44) ml-1 D.eq \f(44x,3) ml-1
【解析】由题意得:eq \f(1 g,44 g·ml-1)×3×NA=x;NA=eq \f(44x,3) ml-1。
【答案】D
8.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
A.2 m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l水的摩尔质量
B.200 mL 1 ml·L-1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 mL 2 ml·L-1氯化钾溶液中c(Cl-)
C.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和16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
D.2 ml·L-1 H2SO4溶液中的H+个数与1 ml·L-1 HCl溶液中的H+个数
【解析】A项,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l-1,与其物质的量多少无关;B项,二者c(Cl-)均为
2 ml·L-1;C项,n(CO)=1 ml,n(SO2)=eq \f(16,64) ml=eq \f(1,4) ml,前者n(O)=1 ml,后者n(O)=eq \f(1,2) ml,故符合题意;D项,未知溶液的体积,不能比较H+个数。
【答案】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③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做供氧剂 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红色的FeCl3 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钠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不是白色的氧化钠;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故可在缺氧环境中做供氧剂;氯气非常活泼;它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如铁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FeCl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态Na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气态HCl,一个是白烟,一个是白雾,二者现象不同。
【答案】C
10.欲配制100 mL 1.0 ml·L-1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
②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l·L-1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①中溶剂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错误;②中100 mL 1.0 ml·L-1的Na2SO4溶液中
n(Na2SO4)=0.1 ml,而n(Na2SO4·10H2O)=eq \f(32.2 g,322 g·ml-1)=0.1 ml,正确;
③中n(Na2SO4)=20×10-3 L×5.0 ml·L-1=0.1ml,正确。
【答案】B
11.100 mL 0.3 m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eq \\al(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混合后溶液密度的变化)( )
A.0.20 ml·L-1 B.0.25 ml·L-1
C.0.40 ml·L-1 D.0.50 ml·L-1
【解析】若不考虑溶液密度的变化,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因混合后SOeq \\al(2-,4)的物质的量为n(SOeq \\al(2-,4))=0.3 ml·L-1×0.1 L+0.2 ml·L-1×0.05 L×3=0.06 ml,溶液的体积
V=0.1 L+0.05 L=0.15 L,则混合后溶液中SOeq \\al(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SOeq \\al(2-,4))=n(SOeq \\al(2-,4))/V=0.06 ml÷0.15 L=0.40 ml·L-1。
【答案】C
12.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eq \f(Vd,MV+2 240) ml·L-1 B.eq \f(1 000Vd,MV+2 240) ml·L-1
C.eq \f(1 000 VdM,MV+2 240) ml·L-1 D.eq \f(MV,22.4V+0.1d) ml·L-1
【解析】设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
则有eq \f(V L,22.4 L·ml-1)=c×eq \f(\f(V L,22.4 L·ml-1)×M g·ml-1+0.1 L×1 000 g·L-1,d g·mL-1×1 000 mL·L-1)
解之,得c=eq \f(1 000 Vd,MV+2 240) ml·L-1。
【答案】B
13.将11.5 g 金属钠投入足量水中,得到溶液a;将12 g Mg投入与水等质量的足量的盐酸中,得到溶液b,则a和b的质量关系为( )
A.a=b B.a>b
C.a【解析】选A 由于两个反应中均有气体产生,因此需先求出H2的质量,然后利用初始钠、镁求溶液的质量差,或者直接利用差量法来求。
设两溶液分别增重的质量为m1、m2。
由2Na ~ H2 Δm
46 2 44
11.5 g m1
m1=eq \f(44×11.5 g,46)=11 g
Mg ~ H2 Δm
24 2 22
12 g m2
m2=eq \f(22×12 g,24)=11 g,m1=m2,
因此两溶液质量相等,选A。
【答案】A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B.光照新制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是氧气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D.氯气有漂白性,所以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解析】A项,新制氯水中,Cl2中有一部分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而久置氯水,由于HClO见光会分解放出氧气,最终溶液将变为盐酸,不含HClO,有酸性而无漂白性,因此向久置氯水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只变红而不褪色,A错误,B正确;C项中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了避免漂白粉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漂白粉应密封保存,C错误;D项,Cl2本身无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错误。
【答案】B
15.若30 g密度为ρ g·cm-3的BaCl2溶液中含有4 g BaCl2,则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eq \f(ρ,400) ml·L-1 B.eq \f(30,ρ) ml·L-1
C.eq \f(50ρ,39) ml·L-1 D.eq \f(25ρ,39) ml·L-1
【解析】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c(BaCl2)=eq \f(\f(4 g,208 g·ml-1),\f(30 g,ρ g·cm-3)×10-3 L·mL-1)=eq \f(25ρ,39) ml·L-1,
则c(Cl-)=2c(BaCl2)=eq \f(50ρ,39) ml·L-1。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6.(13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做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为证明Na2O2可做供氧剂,即证明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则装置A应是CO2气体的制取装置(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B为除杂装置,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C是主体反应装置,Na2O2与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O2。D为吸收剩余的CO2气体的装置,选择NaOH溶液吸收。F是收集并验证O2存在的装置。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
(3)2Na2O2+2CO2===2Na2CO3+O2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17.(13分)实验室需配制230 mL 0.1 ml·L-1的Na2CO3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30 mL 0.1 ml·L-1的Na2CO3溶液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3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各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的Na2CO3的质量,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
C.将已冷却至室温的Na2CO3溶液沿玻璃棒注入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加蒸馏水,直到液面距刻度线1~2 cm 处
(3)上述操作C中,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至室温,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
②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
【解析】配制230 mL溶液可选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后取其中230 mL。所需Na2CO3的质量m=c×V×M(Na2CO3)=0.1 ml·L-1×0.25 L×106 g·ml-1=2.65 g。由c=eq \f(n,V)=eq \f(m,MV)知: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使m减小,c偏低;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使V偏大,c偏低;俯视刻度线使V偏小,c偏高。
【答案】(1)2.65 250 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BCAFED (3)溶液有热胀冷缩现象,热溶液配制出的溶液浓度偏高且热溶液可能使容量瓶破裂 (4)①偏低 ②偏低 ③偏高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
C
过氧化钠
与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O2
D
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所需Na2CO3的质量/g
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