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巩固练习
展开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第五章燃烧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2.俗称“干冰”的物质是( )
A.二氧化锰 B.固体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碳酸钠
3.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纸张要双面使用
B.坐公交车代替开私家车出行
C.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D.利用生活垃圾发电
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举措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以步行、单车形式代替燃油车辆进行日常出行
B.冬季取暖以电、天然气代替燃煤,有效防治酸雨
C.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电和每一张纸
D.促进农村秸秆还田和启动各种粪污资源化利用
5.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
C.
D.
6.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
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②③⑦⑧
7.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
A.CO2 B.H2CO3 C.H2O D.O2
8.用如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
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D.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 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C.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可用作燃料
10.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H (甲酸)H2O+CO↑。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1.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1.28%时,人就会在三分钟内中毒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时间坐在封闭车库内的汽车中使用汽车空调没有危险
B.冬天使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紧闭门窗防止热量散失
C.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烟气管道中的废气不必排到浴室外
D.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12.炭雕(如图所示)即是一种工艺品,又是一种实用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它具有空气净化功能源于( )
A.活性炭的吸附性 B.碳的稳定性
C.碳的导电性 D.碳的氧化性
13.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合理的是( )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热
B.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14.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它们由不同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5.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是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
16.低碳生活能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资源、减少CO2的排放。
(1)下列做法 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填字母)。
A.使用节能灯 B.双面使用打印纸 C.多用塑料袋
(2)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
(3)从火力发电厂的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CO2还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咸水层,最终转化为固态碳酸盐。
(4)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H2O,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7.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由此推出CO2的密度比空气的 .
18.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是 ,可用 洗去.
19.“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其原因是 ;
(2)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其原因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0.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
(1)如图是大自然中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1
①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填序号);
②海水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然后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工作原理如图2。
①写出步骤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下列有关这种设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B.不需要能源C.原理易得且可循环利用D.可全天候使用
21.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符合“主题是
A.提倡焚烧树叶增加肥料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参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二)第五章燃烧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分析】A.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来分析;
B.根据碳元素的循环来分析;
C.根据碳元素的转化过程来分析;
D.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分析。
【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等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故错误;
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故正确;
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错误;
D.我北方的树叶掉落,只是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短暂小幅的变化,大气是循环的,一年四季应是差不多稳定的,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俗称“干冰”的物质是( )
A.二氧化锰 B.固体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碳酸钠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俗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纸张要双面使用
B.坐公交车代替开私家车出行
C.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D.利用生活垃圾发电
【分析】“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纸张双面使用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能源的消耗,符合低碳理念;
B.坐公交车代替开私家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C.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既要消耗化石燃料,又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低碳理念;
D.利用生活垃圾发电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C。
【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举措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以步行、单车形式代替燃油车辆进行日常出行
B.冬季取暖以电、天然气代替燃煤,有效防治酸雨
C.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电和每一张纸
D.促进农村秸秆还田和启动各种粪污资源化利用
【分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以步行、单车形式代替燃油车辆进行日常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故不合题意;
B.冬季取暖以电、天然气代替燃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有效防治酸雨,故不合题意;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大了森林的砍伐、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题意;
D.促进农村秸秆还田和启动各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充分利用资源,故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5.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B.
C.
D.
【分析】可以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氧气的助燃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干冰变成气体时吸收环境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潮湿的空气里使钢铁生锈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D、CO2用作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的内容.
6.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
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②③⑦⑧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物理性质;
②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
③可溶于水是物理性质;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学性质;
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是用途;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是物理性质;
⑧描述的是二氧化碳(干冰)的用途,体现出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
故选:C。
【点评】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7.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
A.CO2 B.H2CO3 C.H2O D.O2
【分析】根据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解答】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选:B。
【点评】明确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8.用如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
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D.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D、实验三中,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分析;
【解答】解:A、①不能证明CO2使石蕊变红,A错误;
B、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B正确;
C、③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C错误;
D、③中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考查,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使紫色石蕊变红,需要排除水的干扰。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 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C.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可用作燃料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考虑,性质决定其用途,用途反应其性质。
【解答】解: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常作为气体肥料,说法正确;
C、固体二氧化碳是干冰,升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O无此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考虑其用途。
10.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H (甲酸)H2O+CO↑。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HCOOH (甲酸)H2O+CO↑,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HCOOH (甲酸)H2O+CO↑,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HCOOH (甲酸)H2O+CO↑,属于分解反应,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1.28%时,人就会在三分钟内中毒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时间坐在封闭车库内的汽车中使用汽车空调没有危险
B.冬天使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紧闭门窗防止热量散失
C.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烟气管道中的废气不必排到浴室外
D.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分析】A、汽车尾气中含有CO,CO有毒;
B、从碳燃烧的产物方面考虑;
C、燃气热水器的燃料大多是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等含碳燃料,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D、利用CO使人中毒的原理进行判断.
【解答】解:A、汽车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产生大量的CO,CO会使人中毒,故本选项叙述错误;
B、冬天用煤炉取暖时,煤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关紧门窗会造成煤气中毒,故本选项叙述错误;
C、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导致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故本选项叙述错误;
D、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本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D。
【点评】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12.炭雕(如图所示)即是一种工艺品,又是一种实用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它具有空气净化功能源于( )
A.活性炭的吸附性 B.碳的稳定性
C.碳的导电性 D.碳的氧化性
【分析】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室内空气净化器进行解答。
【解答】解: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以用作室内空气净化器,故炭雕的这种新功能源于活性炭的吸附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3.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合理的是( )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热
B.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分析】氧化铜能和碳、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碳能燃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反应;要出去氧化铜中的炭粉,氧化铜的质量不能减少,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热,氧化铜和炭粉会反应反应,把原物质铜也除掉了,此项错误;
B、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炭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此项正确;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会把氧化铜除去,此项错误;
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炭粉和氧化铜、氧化铁反应,原物质质量会减少,此项错误。
故选:B。
【点评】选择除杂方法时,首先要把杂质除去,原物质质量不能减少,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14.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它们由不同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因为金刚石、石墨、C60的内部结构不同,所以三者的物理性质不同.
【解答】解:因为金刚石、石墨、C60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三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故选:D。
【点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之,用途体现性质,性质体现结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5.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是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利用火力发电 .
【分析】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解答】解:
A.双面使用纸张,可以节约造纸使用的木材,减小树木的砍伐,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符合题意,故A不选;
B.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并且生成一次性竹筷要消耗能源,使用不符合题意,故B选;
C.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C不选;
D.利用火力发电,增加了CO2的排放.
答案:B 利用火力发电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了解化石燃料使用的利弊和能源开发即可解答.
16.低碳生活能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资源、减少CO2的排放。
(1)下列做法 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C (填字母)。
A.使用节能灯 B.双面使用打印纸 C.多用塑料袋
(2)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植物的光合作用 。
(3)从火力发电厂的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干冰 ;CO2还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咸水层,最终转化为固态碳酸盐。
(4)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H2O,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4O+H2O 。
【分析】(1)根据低碳理念的本质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根据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来分析;
(4)根据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H2O进行解答。
【解答】解:(1)使用节能灯和双面使用打印纸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多用塑料袋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填:C;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填:植物的光合作用;
(3)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故填:干冰;
(4)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4O+H2O;故填:CO2+3H2CH4O+H2O。
【点评】在当今社会,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入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7.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由此推出CO2的密度比空气的 大 .
【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气体密度大分析解答.
【解答】解: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气体密度大,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由此推出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各种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8.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是 碳酸钙 ,可用 稀盐酸 洗去.
【分析】由于氢氧化钙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属于不溶于水的沉淀,可以与酸反应.
【解答】解: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此久置空气的石灰水瓶壁上就会有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就是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与酸反应,所以洗去碳酸钙应选用稀盐酸溶液,再用水清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碳酸钙; 稀盐酸.
【点评】主要考查了氢氧化钙的有关性质,及碳酸盐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其原因是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
(2)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其原因是 分子种类不同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据其性质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CO2能用作灭火剂.故填: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填: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2)CO和CO2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构成分子不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故填:分子种类(或分子结构)不同;
故答案为:(1)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2)分子种类(或分子结构)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掌握情况,要明白这个关系“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然后对于具体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来解决.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0.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
(1)如图是大自然中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1
①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③⑤ (填序号);
②海水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CO2+H2O=H2C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然后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工作原理如图2。
①写出步骤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
②下列有关这种设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D 。
A.充分利用太阳能B.不需要能源C.原理易得且可循环利用D.可全天候使用
【分析】(1)根据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得原理以及流程图来分析。
【解答】解:(1)①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海水的吸收;故填:③⑤;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CO2+H2O=H2CO3;
(2)①步骤2中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填:CaCO3CaO+CO2↑;
②该设想充分利用太阳能,原理易得且可循环利用;故填: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碳循环和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
21.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符合“主题是 CD
A.提倡焚烧树叶增加肥料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参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分析】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解答】解:A.焚烧树叶,增加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A不选;
B.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并且生成一次性竹筷要消耗能源,使用不符合题意,故B不选;
C.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C选;
D.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自发熄灯一小时,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符合题意,故D选;
故选: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了解化石燃料使用的利弊和能源开发即可解答。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179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优秀同步训练题</a>,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精品课堂检测,共3页。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试题含答案docx、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试题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