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1.4 反射定律;声音的产生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0746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应用,声音的产生,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过程:
课题(第31课时)
11.4反射定律;声音的产生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的反射定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例子,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
2、学会通过实验来找到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学习了发射定律与声音的产生原因后,能够感受到科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平面镜的反射定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教学难点
平面镜的反射定律。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总结法。
教学设备
平面镜、音叉,直尺、橡皮塞、小鼓。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在我们知道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之后,来看看光是如何被镜子反射的。
复习平面镜成像。
从上节课的知识引入到今天的平面镜的反射的观察,水到渠成。
一、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完成书中的反射定律的实验。通过实验的结果来看光的反射的特点。重点强调光的反射定律。
学生同过教师提供的平面镜来完成这个实验,最后得到结论,分析结论可以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更能体会实验的现象,并能得出结论。
二、平面镜的应用
在生活中利用光的反射,会用在许多的地方。如:潜望镜。
可以通过实验:穿越“围墙”
通过实验能更加知道平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知道可以利用平面镜来扩展我们的视野。
学生交流生活的经验,开阔视野。
三、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得出结论——物体的震动产生声音。震动越强声音越响。
认真地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
学生在自己的观察后能得出初步的结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结论归纳。
四、总结:
光的反射定律能够知道,并且明白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52页27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第11章 感知与协调听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传播,模拟声波传送的实验,什么是频率与器乐观察,活动11.20,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