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综合训练题
展开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会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
C.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D.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答案D
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缺氧时释放的能量减少,因而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A项正确;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项正确;神经冲动传递到突触后膜后,会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C项正确;神经递质不仅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还可以作用于肌肉、腺体等,D项错误。
2.下图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上的动作电位,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钠离子通道
B.阻断了部分钾离子通道
C.阻断了部分氯离子通道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答案A
解析药物处理后静息电位没有变化,而动作电位变小,可能是接受刺激后钠离子内流的量减少引起的,说明药物阻断了部分钠离子通道,A项正确。
3.人体内的钾离子、钠离子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大小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钾离子有关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钠离子大量内流
D.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从神经细胞外运入细胞内的过程属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因此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A项正确;神经元细胞膜内钾离子的外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B项正确;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钠离子大量内流,钠离子从神经细胞外运入细胞内的过程属易化扩散,C项正确,D项错误。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方式分别是( )
A.电信号,神经递质传递
B.神经递质传递,电信号
C.电信号,电信号
D.神经递质传递,神经递质传递
答案A
5.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图甲中灵敏电位计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冲动在图乙中不能由a→b传递
D.若在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灵敏电位计会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
答案C
解析未受刺激时,膜外都是正电位,灵敏电位计测得的两点膜外的电位差为0,若测静息电位,需将灵敏电位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到膜内外两侧,A项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项错误;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b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a,所以神经冲动不能由a→b传递,C项正确;若在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灵敏电位计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是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D项错误。
6.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位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表示神经纤维膜的外侧与内侧,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 ,B侧为 (填“正”或“负”)。这时膜外 浓度高于膜内,膜内 浓度高于膜外。
(2)图中灵敏电位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
(3)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图所示),灵敏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4)如图是神经纤维上某点静息时的电位,在图中画出它受刺激以后的电位变化。
答案(1)正 负 钠离子 钾离子 (2)把灵敏电位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 (3)相反 (4)如下图
解析(1)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神经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而膜内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2)若要测静息电位,两电极应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3)若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可知此时灵敏电位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已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灵敏电位计的指针向左偏转。
关键能力提升练
7.如图所示灵敏电位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相应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均正常,在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灵敏电位计的读数表示动作电位的峰值
B.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灵敏电位计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C.若“?”有突触且a是传入神经元,则灵敏电位计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
D.若灵敏电位计的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则“?”处一定没有突触
答案B
解析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时,灵敏电位计的两个指针应分别放在膜外和膜内,A项错误;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灵敏电位计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B项正确;若“?”有突触且a是传入神经元,当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灵敏电位计的指针偏转1次,C项错误;若灵敏电位计的指针偏转2次且方向相反,则“?”处也可能有突触,D项错误。
8.下图是几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和两个突触
B.刺激c点,灵敏电位计①和②指针都偏转
C.刺激c点,a、b、c、d、e处均有电位变化
D.刺激c点时,c处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答案A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和两个突触,A项正确;刺激图中c点时,神经冲动不能传至左侧神经元,灵敏电位计①指针不偏转,而神经冲动向右传导时,能引起灵敏电位计②指针偏转2次,B项错误;刺激图中c点,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原因是神经冲动不能从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C项错误;刺激c点时,c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D项错误。
9.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理想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钠离子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钠离子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静息电位主要与神经元内的钾离子外流相关
B.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内流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值下降
C.若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突然降低,则会导致静息电位值下降
D.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放在钠离子、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
答案C
解析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A项正确;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神经细胞外钠离子内流有关(方式是易化扩散,动力是膜内外钠离子的浓度差),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降低,钠离子内流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值下降,B项正确;静息电位主要是由神经细胞内钾离子外流造成的(方式是易化扩散,动力是膜内外钾离子的浓度差),若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突然降低,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增大,外流的钾离子增加,会导致静息电位值增大,C项错误;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放在钠离子、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D项正确。
10.一般来说,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细胞X兴奋部位的膜内为 (填“正”或“负”)电位,当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填结构)向结构①靠近,并由①处释放神经递质。大多数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但以胞吐作用释放到[②] 中,该种方式可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神经递质,有利于 。
(2)若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改变了突触后膜对氯离子等阴离子的通透性,则会使突触后膜 (填“兴奋”或“抑制”)。
答案(1)正 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快速传递 (2)抑制
解析(1)神经元在兴奋时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产生神经冲动,兴奋后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又会重新恢复为负电位,当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钙离子内流,促使包裹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在突触前膜将神经递质释放到②突触间隙内,通过这种胞吐的方式可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神经递质,有利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快速传递。(2)若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改变了突触后膜对氯离子等阴离子的通透性,氯离子等阴离子进入突触后膜,则会使突触后膜内负电荷更多,突触后膜抑制。
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后复习题,共14页。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图是人体神经元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