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教学ppt课件
展开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1.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是针对非致病性抗原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2)致敏原: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青霉素、蜂毒等。(3)过敏反应的类型:速发型和迟发型。(4)速发型过敏反应特点:可在接触致敏原几分钟后开始,反应强烈,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死亡。
2.自身免疫病(1)概念: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这便是自身免疫病。(2)种类及举例:自身免疫病可分为两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前者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后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预习反馈1.判断正误。(1)人在第一次接触致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 )(2)过敏反应是一种疾病,不属于免疫反应。( × )(3)过敏反应都有反应迅速而强烈的特点。( × )(4)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 )(5)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 )
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致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答案 C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机体异常敏感导致的,其实质属于体液免疫,因此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
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1.免疫缺乏病
2.艾滋病(1)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其英文缩写。(2)病原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②特点: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③遗传物质:RNA。
(3)传播途径:①性接触;②血液传播;③母婴传播。(4)预防措施①注意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②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消毒。③远离毒品。④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宫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预习反馈1.判断正误。(1)蚊子吸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后叮咬健康的人,会传染艾滋病。( × )(2)艾滋病能够削弱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 )(3)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指感染了HIV的妇女通过哺乳将病毒传给婴儿。( × )(4)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患者的体液免疫能力不受影响。( × )
2.下列与免疫功能异常无关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B.血友病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 B解析 血友病是遗传病,不是由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下图表示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HIV侵入与机体免疫应答
1.完善HIV在辅助性T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图解。
提示 逆转录酶 病毒RNA 辅助性T细胞
2.分析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1)在A阶段,HIV的浓度为什么上升后又快速下降?提示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迅速增殖,由于此时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因此其数量快速下降。(2)在B阶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辅助性T细胞浓度下降。(3)在D阶段,临床出现艾滋病症状,最终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这表明患者丧失了免疫系统的哪项功能?提示 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表明丧失了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功能;患者发生恶性肿瘤,表明丧失了免疫监视功能。
[归纳提升]三种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比较
[探究应用]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此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B.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会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C.逆转录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D.在不同时期,同一被感染个体体内HIV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
答案 C解析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A项正确;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会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B项正确;逆转录酶能催化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C项错误;由于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在不同时期,同一被感染个体体内HIV的基因有较大差异,D项正确。
2.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而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就是破坏所有特异性免疫B.HIV是抗原,但人体不能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HIV不是抗原,不能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恶性肿瘤
答案 D解析 HIV主要攻击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A项错误;机体可以在HIV的刺激下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无法清除细胞内的病毒,B项错误;HIV是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C项错误;HIV通过破坏辅助性T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因此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恶性肿瘤,D项正确。
3.下图为HIV的作用机理示意图,其中前病毒是指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DNA,它会随着宿主DNA的复制而复制。抑制剂NRTIs可抑制HIV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过程中发生RNA的复制B.NRTIs不能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C.前病毒复制时,以DNA两条链为模板D.NRTIs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病人的药物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备课件精编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课堂教学课件ppt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教课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聚焦概念,NO1,关键能力·突破重难,NO2,应用创新·提升素养,NO3,课堂检测·巩固素能,NO4,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