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5植被 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633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5植被 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633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5植被 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633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5植被 含解析
展开(2019全国卷II)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D.午夜
(2019海南卷)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
5.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
6.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整体性特征
2.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降水较多D.距海较远
读理想大陆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
4.图中B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则植被类型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下图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5.属于典型荒漠植物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四地植被形态与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树干粗大—防大风抗倒伏B.乙地板状根系—防热量散失
C.丙地茎叶短小—防低温抗严寒D.丁地秋冬落叶—防水分蒸腾
下图为“某土壤剖面示意图”。该地年平均气温-4~0℃,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地表植被以针叶林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土壤剖面( )
A.表层为母质层B.淀积层厚度最大
C.淋溶层与母质层相邻D.腐殖质层之上为枯枝落叶层
8.图中腐殖质含量有较多的有机质,主要原因是( )
A.热带雨林生长量极为庞大B.气候干旱利于有机质积累
C.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D.水土流失增加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壤和不同深度上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某省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省区最有可能的是( )
A.浙江B.海南C.河北D.黑龙江
10.该省黄壤中有机质主要集中在表层的原因是( )
A.成土母质较薄,有机质集中在表层B.主要植被为森林,枯枝落叶集中表层
C.降水丰富,表层土壤以下淋溶作用强D.气候湿热,表层土壤以下分解作用强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等有关,其含量大小取决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的多少及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0~1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伊犁河谷高山草甸带多分布在海拔2800m以上的高山地带,该植被带发育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主要原因是( )
A.土层厚B.降水多C.气温低D.坡度缓
12.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已达总面积的64.65%,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土壤有机碳含量锐减B.碳循环减慢甚至停止
C.气候变暖趋势减缓D.次生林木快速侵入
1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图1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图2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写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名称,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决定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珠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回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我国提供的服务有( )
A.测量山峰海拔高度B.模拟珠峰高程变化
C.获取山区遥感影像D.计算灾后经济损失
答案与解析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
2.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D。
3.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B、C、D错。
【答案】
4.D
5.D
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水源,影响河流水量的主要因素,区域的典型植被等自然地理内容。
4.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故A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故B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故C错误。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正确答案为D。
5.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故A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而且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导致“伏汛不明显”这样的结果。故C错误。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因此D正确。
6.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为半干旱地区,典型植被为草原,故B正确。我国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一般以森林为主,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一般植被以荒漠为主。故AC错误。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一般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故D错误。
【答案】
1.A
2.B
【解析】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自然带是随着纬度变化的,以热量为基础,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经度更替的,B错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随着海拔更替,C错误;整体性特征强调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D错误;故选A。
2.垂直自然带谱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相对高度、海拔等,图示山脉海拔高度相同,差异原因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无关,A错误;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纬度较低,B正确;降水、距海远近不是自然带谱的主要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B。
【答案】
3.A
4.C
【解析】
3.读图可知,沿海地区水汽较充足,主要为森林植被。从沿海向内陆,距海越来越远,水分减少,自然植被逐渐过渡到草地、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不是该图主要体现的分异规律,排除B;图示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与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以及非地带性现象等无关,CD错。故选A。
4.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亚寒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故选C。
【答案】
5.C
6.D
【解析】
5.图中甲景观图,是热带草原,是稀疏草原景观,A错误。图中乙景观图,林木茂密,具有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景观,B错误。图中丙景观图,植被稀疏,荒漠广布,属于荒漠景观,C正确。图中丁景观图,以高大乔木为主,植被茂密,是落叶阔叶林景观,故D错误。A、B、D错误,故选C。
6.图中甲景观图中粗大的树干,是为了适应旱季缺水,体内储存大量水源,不是为了防大风抗倒伏,A错误。图中乙景观图中板状根主要是为了适应多雨环境,防洪涝,具有呼吸作用,并支撑高大的树干,不是防止热量散失,B错误。图中丙植物茎叶短小主要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防止水分散失,C错误。图中丁地树木秋冬落叶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減少水分散失,减少热量散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
7.D
8.C
【解析】
7.图中土壤剖面腐殖质层之上为枯枝落叶层,D正确。底层为母质层,A错误。淀积层厚度较小,B错误。淋溶层与母质层隔着淀积层,C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该地年平均气温-4-0℃,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地表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应该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图中腐殖质含量有较多的有机质,主要原因是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C正确、A错误。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属于半湿润气候,B错误。水土流失会减少有机质含量,D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
9.B
10.B
【解析】
9.该省区分布的土壤类型包括砖红壤、红壤、黄壤和水稻土等类型,可以判断该省区气候湿热,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对应选项看海南比较适合,B正确;浙江主要分布红壤和水稻土,A错误;河北主要分布有黄壤,C错误;黑龙江主要为黑土,D错误;故选B。
10.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枯枝落叶,该省黄壤中有机质主要集中在表层,可推测其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土地没有得到翻耕等),故可进一步推测主要是因为森林植被的枯枝落叶在表层堆积,使得土壤有机质主要集中在表层,B正确;成土母质的厚薄与有机质集中在表层无关,A错误;降水丰富,淋溶作用主要集中在表层,C错误;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表层土壤微生物更活跃,分解作用强,D错误。故选B。
【答案】
11.C
12.A
【解析】
11.据材料和图可知,伊犁河谷高山草甸带多分布在海拔2800m以上的高山地带,该植被带发育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不活跃,分解作用慢,使土壤有机碳含量趋于增多,C正确;海拔较高处,土壤贫瘠、土层浅薄,A错误;降水多,淋溶作用强烈,使有机碳含量区趋于减少,B错误;无法得知该区域坡度陡缓状况,D错误;故选C。
12.注意设问为直接影响,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严重,直接使得植被覆盖率下降,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减少,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锐减,A正确;碳循环减慢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属于间接影响,B错误;局部草地退化不会导致气候变暖趋势发生变化,C错误;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气候条件不适合森林生长,草地退化导致土地荒漠化,不会出现次生林木快速侵入,D错误;故选A。
13.
【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从沿海向内陆
(2)水热状况;南坡纬度低,山麓的海拔比北坡低,相对高度大;南坡是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
(3)A
【解析】
本题以我国丝绸之路和珠穆朗玛峰为材料,涉及植被类型变化和垂直分异规律,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植被带的掌握程度以及影响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掌握RS和GIS、GPS的作用,考查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由图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经过了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洋也越来越远,经过的自然带依次递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温带草原带一温带荒漠带,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由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可知,该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分也跟着变化,所以主导因素是水热状况;由图可知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山麓位于海拔约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而南坡自然带基带的海拔在2500米以下,南坡山麓的海拔比北坡低,相对高度大;北半球山脉的南坡是向阳坡,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因此,南坡的自然带较北坡自然带数目多。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我国提高精确的定位导航服务,如测量山峰海拔高度,A正确;模拟珠峰高程变化、技术灾后经济损失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B、D错误;获取山区遥感影像需要借助遥感技术,C错误。故选A。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5地表形态的塑造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5地表形态的塑造 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处海底宏观地形是,楼兰地区雅丹体较为矮小的原因是,修建“地头水柜”主要是因为当地,图中甲的主要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产业区位因素与交通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产业区位因素与交通 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与专业专卖店相比,单一零售店,中马友谊大桥开通后,能够直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7人口与乡村城镇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7人口与乡村城镇 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由图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