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往往会经历从兴起到衰退的过程。下图示意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据此完成1-2题。
1.资源型城市的共性特点是( )
A.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B.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
C.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D.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
2.相对原有的发展,资源型城市新生期的发展主要着眼于( )
A.拓宽资源进口通道B.延长原有产业链
C.培育新经济增长点D.关闭重污染企业
【答案】1.D 2.C
【分析】
1.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随时间推移资源有可能会枯竭,但并不是所有的都会面临枯竭,所以A错误。同样也不是一直处于萎缩状态,所以B错误。资源型城市通常有丰厚的经济基础,所以C错误。我国的资源开发型城市,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资源开采,对资源的深加工程度不够,所以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所以D正确。故选D。
2.资源型城市新生期时矿产资源以不足,延长产业链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所以B错误。进口矿产品再销售,成本高,所以A错误。仅是关闭重污染企业,反而会导致经济停滞和衰退,所以D错误。应该着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拉动本地经济增长。所以C正确。故选C。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是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完成3-4题。
3.过分依赖下列哪些资源容易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
A.水能、地热B.矿产、森林
C.旅游、交通D.森林、土地
4.资源型城市在进人经济转型过程中宜采取的措施有( )
A.引进人才和技术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区吸引农村人口D.进一步扩大资源的开发
【答案】3.B 4.A
【分析】
3.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容易出现枯竭现象;可再生资源中,森林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城市发展,但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容易出现青黄不接而影响城市发展后劲,B 对。水能、地热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土地资源只是在数量上制约城市空间发展,AD 错;社会资源可以不断发展更新,C错误。故选B。
4.资源型城市一般产业结构单一,优化产业结构,或 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其发展, 需要人才和技术做保障,A 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B 错误;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C 错误;早期资源开发是城市化动力,进人经济转型过程说明资源已接近枯竭,进一步扩大资源的开发不可取,D 错误。故选A。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如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5.A 6.B
【分析】
本题考查能源基地的建设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5.据材料和图分析可知,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丰富,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需求量大,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因此建设了煤炭能源基地,①③④正确;呼伦贝尔位于内陆,距海较远,区域内的河流通航能力有限,因而水路运输不便利,②错误。故选A。
6.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B不合理;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均有利于煤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ACD均合理。本题要求选择不合理措施的选项,故选B。
读下表中的数据。回答7-8题。
7.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我国草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B.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迅速下降
C.草场的载畜量很低D.我国天然草场面积大,靠天养畜即可
8.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为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的草场资源是( )
①温带草原②热带草原③河漫滩草原④高山草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7.C 8.C
【分析】
7.有图表可以看出,我国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为0.96,较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要少,可以反映出我国草场的载畜量很低,C正确。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迅速下降及我国天然草场面积大,靠天养畜即可,这些信息图表中反映不出来,ABD错误。故选C。
8.内蒙古、新疆处于温带地区,草场主要为温带草原;青海、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草场主要为高山草甸。综上,①④正确。故选C。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是重要的鱼米之乡,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图13为2010-2019年苏州市粮食种植面积与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
9.导致苏州市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B.环境污染严重
C.工业、交通等用地的增加D.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10.缓解苏州市粮食供需矛盾的措施有( )
①保护耕地②发展科技,提高单产③加强区域合作④退耕还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9.C 10.A
【分析】
9.由材料可知“苏州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故导致苏州市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交通等用地的增加,故选C;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不是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A错;环境污染和肥力下降不会导致种植面积的下降,BD错;
10.缓解苏州市粮食供需矛盾的措施应该从根本原因入手,上一问提到耕地面积的减少所以有①保护耕地 ;②发展科技可以使更低的单产提高, ③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减少耕地和资源的浪费,故选A。退耕还湿会使耕地减少,粮食供需矛盾更加严重。
我国某农业区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地形复杂多样,其东部、南部降水量约500mm,西部、北部约200~350mm,下表为该地从1986年到1996年,耕地重心发生变迁的数据。据此完成11-12题。
11.耕地重心迁移距离约为( )
A.10kmB.20kmC.30kmD.60km
12.这种耕地迁移趋势在该地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湿地退化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答案】11.C 12.A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态问题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11.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86年到1996年耕地重心移动的纬度约为0.18°经度约为0.36°,估算南北长约20km、东西也有约20km(按照60n上经度差1°=55.5km,0.36°×55.5km≈2km,实际48°V更长一些),再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应在30km左右。所以选C。
12.据表中经纬度可知,表中显示的耕地迁移趋势为向西北方向,据降水量空间分布,400m年等降水量应从该地区穿越,并考虑经纬度,该地区东部应为大兴安岭东麓、西部为内蒙古高原东部,中部大兴安岭纵贯全境,东南部为种植业、林业地区,西北部应为畜牧业地带。耕地重心迁移如果从东部移向中部显然不合理,因为山地森林地区气温低不适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只有可能是开发西部的草原,开垦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故选A。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正面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这项制度规定,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读“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下图),完成13-15题。
13.据图可知( )
A.华北地区耕地的可平衡年限高于东北地区B.浙闽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明显不足
C.陕甘宁地区耕地的可平衡年限均较低D.青藏地区后备土地可大面积开垦
14.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 )
A.生态环境脆弱B.城市土地利用率低
C.土地面积狭小D.距海近土地质量低
15.上海为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宜釆取的措施是( )
A.生态退耕B.土地复垦C.跨区补偿D.填海造陆
【答案】13.B 14.C 15.C
【分析】
13.据图可知,华北地区耕地的可平衡年限低于东北地区,故A错误;浙闽地区可平衡年限短,可知后备土地资源明显不足,故B正确;陕西耕地的可平衡年限较低,甘肃、宁夏的的可平衡年限较高,故C错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后备土地不适宜大面积开垦,故D错误。故本题选B。
14.上海土地面积狭小,经济发达,城市土地利用率高,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故B错误,C正确;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环境不脆弱,故A错误;距海近,地形平坦,土地质量高,故D错误。故本题选C。
15.上海耕地面积小,生态退耕的作用小,故A错误;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复垦面积小,故B错误;填海造陆的土地不适合作为耕地,故D错误;上海为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宜釆取的措施是跨区补偿,故C正确。故本题选C。
下图为我国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对甲、乙两省级行政区简称及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判断正确的是( )
A.新、藏;耕地、牧草地B.黑、新;耕地、牧草地
C.川、藏;城镇建设用地、牧草地D.黑、滇;耕地、城镇建设用地
17.江苏省( )
A.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虽较大,但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水域面积比重大,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16.B 17.A
【分析】
16.内蒙古地区占比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Ⅱ,可以推知Ⅱ应该是牧草地,江苏利用比例最大的是Ⅰ,由此可以推知Ⅰ为耕地,甲省份比例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林地,应当为黑龙江,乙省份利用利弊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其他未利用地和牧草地,最有可能是新疆,故选B。
17.江苏省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虽不是最大,但是开发力度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A正确。降水东多西少没错,但是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森林覆盖率比黑龙江低,B错误。江苏省地势平坦,多优质耕地,应当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C错误。江苏省境内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匮乏,D错误。故选A。
二 综合题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根据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 18亿亩和18. 05亿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甲)。(注:阴影部分表示耕地)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乙)和耕地减少因素构成图(图丙)。
(1)简要说明我国①地区粮食品质优的气候条件。
(2)指②③⑤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3)说出生态退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4)结合材料分析,为实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以上的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写出两项措施)
【答案】(1)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过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纬度高,积温低,作物生长期长;夏季日照时间长。(任答三点即可)
(2)建设占用耕地(或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用地增加)
(3)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退耕还湖: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削峰补枯的作用。
(4)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加快生态治理步伐,减少灾毁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写出两项措施即可)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分布及耕地保护的重要性等。考查运用和调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①地区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过冬,病虫害少,作物品质优;夏季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低,也不利于病虫害繁殖;该地纬度高,作物生长周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品质优;夏季,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2)由材料及图片可知,②③⑤地区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快,占用耕地,所以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耕地(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用地增加)。
(3)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生态退耕的不同区域进行分析。在森林、草地分布区,生态退耕有利于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湖泊分布区,生态退耕有利于扩大湖泊、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等。
(4)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加快生态治理步伐,减少灾毁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减少农村住房占用耕地。
1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说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1)①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②人口密度大;③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多)。
(2)①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③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用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及逆推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我国“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和“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面积最大,结合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结合b、c、d 位置及自然特征,三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非农用地所占比重大,耕地总量少,造成人均耕地数量少。
【详解】
(1)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黑土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集中围绕保土保肥方面。
(2)确定b、c、d即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①人口多,②耕地总量少,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迄今为止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九位。原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98%,占国家总收入的83%,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为改变本国经济对原油过度依赖的局面,尼日利亚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中国某国有石化公司。该公司在哈科特港投资140亿美元,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石化工厂。下图示意尼日利亚区域。
(1)指出哈科特港建设石化工厂的有利条件。
(2)分析该中国公司在哈科特港建设石化工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说明在哈科特港建设石化工厂为我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1)靠近石油产地,原料丰富;临近尼日尔河,水源充足;位于海港,并与铁路连接,水陆交通便利等。
(2)当地气候湿热,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当地一些传染疾病,如疟疾等,可能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当地语言、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能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3)利用尼日利亚石油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石化工业,可以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加强国际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可以加强我国和尼日利亚经贸往来,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等。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石油化工的区位条件,建设难度及产生的意义。
【详解】
(1)哈科特港建设石化工厂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原料、水源、交通等角度分析。读尼日利亚区域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尼日尔河的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由图例看出,该地区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该地区位于石油产地,原料充足。
(2)由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从气候、文化差异(语言、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传染病等方面来回答。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哈科特港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都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交流沟通不畅;当地一些传染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3)由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可从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地位等方面来回答。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尼日利亚石油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土地价格低,中国在此建设石化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中国在尼日利亚建厂,可以加强与尼日利亚的贸易往来,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增强两国之间的合作,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人均G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10.1:39.4:50.5。为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群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包头市白云鄂博拥有世界第一大稀土矿,属于稀土与铁共生矿床。
材料二图1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2为“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
(1)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阶段,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____地区。
(2)说明白云鄂博稀土矿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答案】(1)工业化;西部地区
(2)采矿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土地退化(荒漠化);选矿产生的废水,造成水污染;排放的废气,造成大气污染;尾矿大量堆积,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尾矿中的稀土资源未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加剧资源短缺。
(3)问题:工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工业部门相似度高。措施: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当地特色优势工业;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轻工业;加强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协作。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以及图文材料信息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人均G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10.1:39.4:50.5”可知,目前,内蒙古二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处于区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西部地区。
(2)读图可知,矿体为露天开采,开采过程中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加之内蒙古气候干旱,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在选矿过程中,易产生废水、废气等,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同时,读图,铁精矿含稀土,稀土废弃,含稀土的尾矿废弃,既造成了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也导致稀土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加剧稀土资源的短缺。
(3)注意分析工业结构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注意材料信息“城市群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包头市白云鄂博拥有世界第一大稀土矿,属于稀土与铁共生矿床”。在工业结构方面,呼包榆城市群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重工业为主以及工业结构单一的特点,使得城市群内各工业部门的相似度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发展。措施:针对工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应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轻工业等;针对趋同发展问题,应充分结合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工业,实现错位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国家
美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中国
蒙古
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
1.94
11.58
1.17
0.96
0.6
耕地重心
1986年
1996年
经度(东经)
纬度(北纬)
经度(东经)
纬度(北纬)
122.76°
48.71°
122.40°
48.89°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练习,共8页。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大洲是,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