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课时训练1 苏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课时训练1 苏教版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课时训练1 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课时训练1 苏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他日( ) 虎大骇(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3、填空。
    (1)《黔之驴》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 ,字________________
    ___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___憖憖__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阚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
    ⑵ 远遁 ( )
    ⑶ 以为且噬己也( )
    ⑷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第二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久之,母思还故里
    C、暮归,亡其牛 益习其声
    D、录为弟子 以为且噬己也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qián hà pang dùn kuī xiá liàng shì
    2、巨大的样子 小心谨慎 另外 害怕 渐渐 忍受 考虑 本领
    3、(1)《柳河东集》柳宗元 子厚 唐 四川 贵州
    (2)骈文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1.⑴偷看 ⑵逃走 ⑶咬 ⑷用脚踢 2.⑴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⑵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⑷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3.⑴庞然大物 ⑵黔驴技穷 4.一层:(“他日”至“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二层:(“稍近”至“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三层:(“因跳踉”至“乃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5.①以为神 ②莫相知 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觉无异能者 ⑤终不敢搏 ⑥技止此耳 6.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开放
    (二)1. A 2. A 3. ①偷偷地进学校去听学生读书 ②(这孩子对读书)如此入迷,为什么不(何不)就让他去读书呢? 4 勤奋好学 孝敬父母。
    相关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童年的朋友课时训练2 苏教版: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童年的朋友课时训练2 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解释文中的下列词语,积累,与例句破折号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下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国宝—大熊猫课时训练1 苏教版: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国宝—大熊猫课时训练1 苏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完成句子,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我的老师课时训练1 苏教版: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我的老师课时训练1 苏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