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过氧化钠专题训练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0441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过氧化钠专题训练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0441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过氧化钠专题训练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0441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过氧化钠专题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过氧化钠专题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CH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过氧化钠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1、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B.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答案 A解析 Na2O2与H2O、CO2反应时,都是Na2O2自身发生歧化反应,A项错误;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Na2O2能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故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B项正确;Na2O2具有强氧化性,而C、Al、SO2均具有还原性,故Na2O2可与C、Al、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将C氧化成CO2,将Al氧化成Al2O3,将SO2氧化成SO,C、D项均正确。2.将O2、CH4、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 ℃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容器中的压强为零,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O2、CH4、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2∶2∶6C.1∶2∶6 D.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三种物质完全反应后压强为零,说明最终剩余固体为Na2CO3和NaOH。根据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与足量Na2O2反应,固体Na2O2增加的质量等于该混合物的质量的规律,要使O2和CH4的组成符合(CO)n(H2)m的形式,则必须有n(O2)∶n(CH4)=1∶2。假设有1 mol O2、2 mol CH4与n mol Na2O2反应:2CH4+O2+Na2O2→ Na2CO3+NaOH,然后由氢原子守恒确定NaOH的物质的量为8 mol,由碳原子守恒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为2 mol,最后求出Na2O2的物质的量为6 mol,即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4+O2+6Na2O2===2Na2CO3+8NaOH,即C项正确。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A.54.5% B.40% C.36% D.33.3%答案 A解析 CO、H2、O2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所以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CO、H2的质量,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一共是7.5 g,则O2的质量是16.5 g-7.5 g=9.0 g,所以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100%≈54.5%。 4.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答案 B解析 (1)甲、丁相比:甲:Na→NaOH 消耗H2O,溶剂减少丁:NaOH无反应 溶剂不变故NaOH的质量分数:甲>丁。(2)乙、丙相比:生成NaOH相等消耗H2O相等溶剂相等故乙、丙溶液完全等同。(3)乙、丙与甲相比甲:Na 乙:Na2O 丙:Na2O2当它们物质的量相等时,甲(Na)所得NaOH是乙、丙(Na2O、Na2O2)所得NaOH物质的量的,它们所消耗的水相等,故溶剂相等,因此甲的质量分数比乙、丙小。5.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B.实验ⅲ中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C.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D.综合实验ⅱ和ⅲ可以说明使酚酞褪色的是O2答案 D解析 A项,实验ⅰ中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热,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正确;B项,实验ⅲ迅速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正确;C项,对比实验ⅰ和ⅲ,说明Na2O2与H2O反应除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氧气外,还有H2O2生成,正确;D项,对比实验ⅱ和ⅲ,说明使酚酞溶液褪色是溶液中存在H2O2的缘故,错误。6.比较下列四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第一组:①Na2O2+CO2 ②Na2O2+SO2第二组:③Na2O2+FeCl3(溶液) ④Na2O2+FeCl2(溶液)第三组:⑤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加热 ⑥Na2O2加入品红溶液中,加热第四组:⑦NaOH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⑧Na2O2固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1)若第一组②不产生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预测第二组中③④的现象是否可能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3)预测⑤⑥反应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4)预测⑦⑧反应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答案 (1)Na2O2+SO2===Na2SO4(2)可能相同(3)⑤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⑥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前者是因为SO2与品红溶液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后者是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品红溶液氧化为无色。(4)⑦溶液变蓝,⑧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前者是因为NaOH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后者是因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同时Na2O2又有漂白性。2.(1)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无法判断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装置中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确认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________(填字母)。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答案 (1)合理 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4价的硫氧化为+6价的硫而生成硫酸钠(2)干燥SO2气体,防止水蒸气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同时吸收过量SO2气体,便于氧气的检验和防止污染空气 (3)ABD7.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装置Ⅰ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硫酸c.小苏打 d.石灰石(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________(填“K1”或“K2”),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_______________。答案 (1)2Na2O2+2CO2===2Na2CO3+O2 大于(2)bc (3)K2(4)①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 ②水与Na2O2反应生成O2(5)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合理即可)解析 (1)此反应是放热反应。(2)依据实验目的,需要干燥CO2,所以装置Ⅰ是制取CO2的装置,因为盐酸易挥发出HCl,所以应选择稀硫酸、小苏打。(3)先通干燥CO2,然后再通湿润CO2进行对比。(5)证明反应后固体中含有CO。8.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答案 (1)6 mol·L-1盐酸(2)除去气体中的HCl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3)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4)78%解析 (1)A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所以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来反应,故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6 mol·L-1盐酸。(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对氧气的体积测量造成干扰。(3)装置D中含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CO2分别与它们发生反应。(4)根据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即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则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故试样中过氧化钠的纯度为×100%=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专题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海水体溴和海水提取碘专题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每天练习20分钟)——“四角度”认识过氧化钠有关反应(有答案和详细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