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同课异构”教学习题:模块检测
展开www.ks5u.com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 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
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 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
3.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 )
A.H+H→He+n是核聚变反应 B.H+H→He+n是β衰变
C.U+n→Ba+Kr+3n是核裂变反应 D.U+n→Xe+Sr+2n是α衰变
4.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5.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 ( )
图1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6.火警的报警系统通常利用镅(Am)衰变成镎(Np)时放出一种很容易被空气阻隔的新粒子,这种粒子是 ( )
A.He B.H C.n D.e
7.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之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kA∶EkB=1∶2
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A∶pB=2∶1
C.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2∶1
D.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WA∶WB=1∶1
8.如图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7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多少种 ( )
图3
A.15 B.10 C.4 D.1
9.已知一价氦离子He+能级En与量子数n的关系为En=,处于基态的一价氦离子He+的电离能为54.4 eV,为使处于基态的一价氦离子He+变为激发态,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 )
A.13.6 eV B.40.8 eV C.48.4 eV D.54.4 eV
10.如图4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
图4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1.(10分)如图5,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图5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5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m1=45.0 g,m2=7.5 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6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__.
图6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___.
12.(8分)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分别沿东西方向的一直线相向运动,其中甲物体以速度6 m/s由西向东运动,乙物体以速度2 m/s由东向西运动.碰撞后两物体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的大小都是4 m/s.求:
(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2)通过计算说明这次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13.(1)(4分)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8天.
①碘131核的衰变方程:I→______________(衰变后的元素用X表示).
②经过______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6分)如图7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v0、v0.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不计水的阻力)
图7
14.(1)(2分)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n=,其中E1为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1;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2,则=______.
图8
(2)(8分)如图8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3m、mB=mC=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碰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
15.(8分)如图9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图9
16.(1)(4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H+H→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H、H、He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 1 u、3.016 1 u、4.002 6 u和1.008 7 u;1 u=931.5 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10分)如图10所示,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忽略空气阻力,求:
图10
(i)两球a、b的质量之比;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答 案
1.C 2.D 3.AC 4.CD 5.D 6.A 7.A 8.B 9.B 10.A
11.(1)C (2)ADE或DEA或DAE (3)m1·OP=m1·OM+m2·ON m1·OP2=m1·OM2+m2·ON2
(4)14 2.9 1(1~1.01均可)
12.(1) (2)弹性碰撞
13.(1)①X+e ②16 (2)4v0
14.(1) (2)v0
15.
16.(1)n(或中子) 17.6 (2)(i)-1 (ii)1-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分子的热运动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分子的热运动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1.5×103 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选修3-5“同课异构”教学习题:第十六章 章末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5本册综合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第二章 恒定电流6 导体的电阻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第二章 恒定电流6 导体的电阻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3.5 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