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茉莉花(江苏民歌)教学设计
展开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播放《茉莉花》。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吗?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这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上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师小结: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含蓄柔美。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东北民歌)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东北民歌)一等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茉莉花》与活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江苏民歌)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江苏民歌)优秀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江苏民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江苏民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