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句子默写
1.默写出古诗文中的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3)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韩愈在《马说》中对“伯乐相马”的传说另翻新意,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历害。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1)本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的作者是 ,文段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 、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的写法是“ ”。
(3)文中加点词语“吞噬”的意思是 。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三、情景默写
3.很多人的名字来源于古诗文名句,请从下列人名中任选一个,并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程千帆 马致远 王若飞
例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屠呦呦)
四、综合性学习
4.在学校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甲)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乙)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五、语言表达
5.有同学根据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六、现代文阅读
爱心面条
①那一天早上,母亲从菜市回来,菜篮里有着几把黄澄澄的面条,还有一听猪脚罐头。我探头一看,整张脸霎时变成了一块水晶糖,亮晃晃、甜滋滋的;感觉上,干瘪瘦削的日子立马变得肥头大耳,无比滋润。
②那时,在怡保,父亲工作不稳定,一家子活在贫穷的旮旯里,三餐都是因陋就简地解决的。然而,只要手头稍稍宽裕,母亲便会炒一锅猪脚面条给我们解馋。在那捉襟见肘的时期,这样的享受是不多的。
③事事寻求完美的母亲,即使是炒面这一桩简单的事儿,也是不肯马虎的。她先以肥肉熬出金黄灿亮的猪油渣,搁置一旁,再为豆芽( )。怡保的豆芽水分饱满,一根根胖嘟嘟的,十分可爱。青葱切粒、辣椒切丝。面条烫熟后,以冷水( ),沥干水分,( )少许猪油,使面条不会粘结。在大锅里( )少许猪油,烧热后,倒入豆芽、面条、猪脚,快速翻炒,起锅,盛盘,撒上葱花、辣椒丝、猪油渣。
④黄色的面条、褐色的猪脚、晶亮的豆芽、艳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葱,啊,好一个活色生香的调色盘啊!
⑤猪油那浓稠的香气像泥鳅,活泼地在面条与面条之间钻来钻去,大家埋头专心地吃盘子里层峦叠嶂的面条,局促的空间里,很响亮地发出了吸溜吸溜的声响,啊,那真是一种非常幸福的声音。吃完后,打一个油香满溢的饱嗝,觉得自己就住在桃花源里。生活,这样的简单,却又这样的斑斓。猪脚面就像是一盏灯,当它在晦暗的日子里亮起时,所有的坏心情都飘走了。
⑥婚前生于富户而尝尽山珍海味的母亲,对于婚后这种捉襟见肘的贫困,她心里不是没有感触和感慨的,可是,当爱像强力胶般把一家子紧紧地粘在一起时,就算再苦,她也甘之如饴。再说,她一直坚信她只是暂时处在黑暗的隧道里罢了,一旦勤奋耕耘的父亲带领生活的列车冲出黑暗的隧道时,蓬勃的阳光就会以微笑的姿势等在出口处了。
⑦柳暗花明又一村——她对生活在贫困里的自己说,也对我们说。当酱瓜白粥和猪油拌饭让我们舌头生茧时,她便以价廉的猪脚炒面来抚慰我们的味蕾。对于猪脚炒面,我们因此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喜欢。
⑧从怡保移居新加坡后,父亲事业顺风顺水,生活像是注入了水分的海绵,逐渐饱满。我们搬离了木屋,住进了砖砌的牢固屋子里。
⑨有一天早上,母亲从菜市回来,菜篮里有着几把黄澄澄的面条,还有一听鲍鱼罐头,是墨西哥牌子的,最贵的那一种,也是爸爸最喜欢的那一种。
⑩母亲用一只老母鸡熬出浓稠的鸡汤,把豆芽和面条烫好,倒入热腾腾的鸡汤,上面铺满了切片的鲍鱼,撒上葱花。我们用筷子夹着面条吃,任由鲜美的鲍鱼带着我们去味蕾的深海遨游。宽敞的屋子里回响着吸溜吸溜的声响,啊,那真是一种幸福的声音。此刻,看着我们欢喜地吃着鲍鱼汤面的母亲,脸上露着恬然的微笑。我肯定,她一定在心里默默地说:“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话说回来,在我记忆中,当年住在简陋的木屋里,当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猪脚炒面时,母亲脸上也有着一模一样的笑容。我想,在她心目中,不管那面条配搭的是猪脚还是鲍鱼,都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爱心面条。
(选自2021年1月27日《新民晚报》
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过凉 冲凉 拌入 注入B.冲凉 过凉 拌入 注入
C.冲凉 过凉 注入 拌入D.过凉 冲凉 注入 拌入
7.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
(1)黄色的面条、褐色的猪脚、晶亮的豆芽、艳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葱,啊,好一个活色生香的调色盘啊!(从修辞手法角度)
(2)此刻,看着我们欢喜地吃着鲍鱼汤面的母亲,脸上露着恬然的微笑。(从人物描写角度)
8.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9.文章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0.某文学刊物设有“家风家训”“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一个栏目推荐本文?请从选材和主题角度说明理由。
材料一:
疫苗
①疫苗是指用微生物或者毒素、酶、人或动物血清、细胞等制备的生物制品,通过人体接种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疫苗(vaccine)一词就来源于当时最大规模的用牛制备的疫苗——牛痘苗(vaccine)。
②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556年)就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此外我国采用接种痘苗预防天花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疫苗的成功范例。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十八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
材料二: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①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做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②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③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④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种类型的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⑤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们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指示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
(选自2016年12期《读者》,有删改)
材料三:
“新冠疫苗试验志愿者”感受如何?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获批启动临床试验。I期临床试验在武汉进行,招募18至60岁健康志愿者,共计108名,分为3组,分别接种一针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的疫苗,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隔离结束后,还有半年的随访、定时定点采血。据悉,领衔该团队的陈薇院士打了第一针试验疫苗。有志愿者表示,注射后身体状况良好。也有志愿者出现发烧症状,免疫系统有了反应,而后体温恢复正常。
(选自2020年03月23日人民网)
11.材料一第②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12.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
13.材料二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材料二中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可能”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1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七、对比阅读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殊调:格调特殊。②宣父:指孔子。③畏后生:语出《论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意即年轻人是可以敬畏的。
1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北冥有鱼 冥: ___________ (2)志怪者也 志:___________
(3)扶摇直上九万里 扶摇:___________ (4)犹能簸却沧溟水 犹:___________
1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8.概括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
19.比较(甲)(乙)两文,谈谈庄子和李白借助大鹏的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旨?
八、作文
20.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夏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冯梦龙
上面三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1.窈窕淑女 蒹葭萋萋 但余钟磬音 长夜沾湿何由彻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详解】
本题中的易错字“窈窕、蒹葭、萋、磬、彻”,注意正确书写。
2.(1)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2)历害―厉害
(3)吞食(或夺取)
(4)钢铁般的意志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详解】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选文中的“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分析,选段是筑路的片段。A人物是保尔。联系其他情节“铁路终于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他还送给保尔一双靴子和一把枪。”故B人物是朱赫来。
(2)历害——厉害,意为:猛烈,剧烈,强烈,表示程度很高。
(3)“吞噬”本义为吞吃,吞咽。在句中表示的是伤寒将要吞食或是夺取保尔的生命。故“吞噬”的句中义是吞食(或夺取)。
(4)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篇名著中,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根据“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得出:保尔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程千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马致远)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王若飞)
【详解】
程千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王若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注意“畔、泊、致、戎”等字的写法。
4.甲C乙B
【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的鉴赏。
甲同学朗诵的词:①可以根据语文判断:“道是梨花不是”出自宋代严蕊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②还可以根据“如梦令”的做法来判断: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平为宜。一二句例用对偶,故于平仄尤不宜假借,最好以一三五字平仄相对,则更工矣。第三句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不用韵。第四句及末句,与第一、二句相同;③也可以根据同一词牌的作品来比照进而作出判断。如与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字数上一致,“曾记,曾记”与“争渡,争渡”在句段形式上一致;
乙同学朗诵的词:①“远远游蜂不记家”出自宋代刘辰翁的《浣溪沙•春日即事》;②也可以根据“浣溪沙”词的格式来判断:“浣溪沙”词调有五种格式。一种正体,四种变体;③还可以根据同一词牌的作品来比照进而作出判断。如与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在句段形式和字数上一致;
故可判断二人所朗之词的词牌名分别是《如梦令》和《浣溪沙》。
5.示例:咏诗词弘扬文明
【详解】
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注意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整体上是并列结构,“变形式”动宾是结构,“演绎经典”动宾是结构。所拟下联必须符合以上要求。内容上要注意“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的主题要求。
6.B
7.(1)运用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母亲精湛厨艺的赞叹。
(2)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看“我们”欢喜地吃鲍鱼汤面时内心的满足,表现了母亲对家人浓浓的爱。
8.寻求完美;聪明能干(厨艺精湛);积极乐观;慈祥温柔。
9.文章通过写母亲为“我们”做猪脚面条和鲍鱼汤面这样微小的事件,讴歌了人世间真挚的亲情——母爱(或揭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哲理),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耐人寻味。
10.“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上看,文章叙述了一家人的生活由贫困到富足的变化;从主题上看,文章揭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哲理。(或从母亲追求完美的做法中获得人生启示)
【分析】
6.
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
第一空:新买来的豆芽应先用凉水洗净,故应用“冲凉”。
第二空:面条煮熟以后,要过一遍凉水,可以让面条清爽利落,故应用“过凉”。
第三空:面条沥干水分后,加入少许猪油搅拌,面条就不会粘结,故应用“拌入”。
第四空:大锅里倒入猪油,然后烧热,故应用“注入”。
故选B。
7.
考查赏析句子。
(1)“黄色的面条、褐色的猪脚、晶亮的豆芽、艳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葱”是排比的修辞。“好一个活色生香的调色盘啊!”把母亲做的面条比作调色盘,这是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做的面条色味俱全,母亲厨艺精湛。联系作者感情,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手艺的赞美之情。
(2)“脸上露着恬然的微笑”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联系语境,母亲此时看着我们欢喜地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鲍鱼汤面,脸上露出微笑。这种神态表现了母亲看着子女们吃面时的满足。这鲍鱼汤面里包含着母亲对家人浓浓的关爱。
8.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三段中的“事事寻求完美的母亲,即使是炒面这一桩简单的事儿,也是不肯马虎的”可知母亲是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
根据第四段中的“黄色的面条、褐色的猪脚、晶亮的豆芽、艳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葱,啊,好一个活色生香的调色盘啊”可知母亲是一个精明能干,厨艺精湛的人。
根据第六段中的“对于婚后这种捉襟见肘的贫困,她心里不是没有感触和感慨的,可是,当爱像强力胶般把一家子紧紧地粘在一起时,就算再苦,她也甘之如饴”可知母亲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根据第十段中的“此刻,看着我们欢喜地吃着鲍鱼汤面的母亲,脸上露着恬然的微笑”可知母亲是一个慈祥温柔的人。
9.
考查分析写作手法。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本文主要记叙了两件事,一是在贫穷年代里,母亲只要手头稍稍宽裕一些,就会给我们做猪脚面。二是移居新加坡以后,家庭条件好转,母亲为我们做鲍鱼汤面。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第一件事蕴含着母亲的聪明能干,蕴含着母亲的积极乐观,蕴含着母亲对家人的深爱。第二件小事同样蕴含着母亲对家人的深爱。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讴歌与赞美。以小见大,从生活选取真实的小事,表现真挚而伟大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10.
考查分析文本内容和主旨。从选材上来看,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小事,记叙了一家人的生活由贫困到逐渐富足的变化。从主题上来看,作者通过母亲为家人做猪油面条和鲍鱼汤面的小事,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联系末段“我肯定,她一定在心里默默地说:‘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知,作者从母亲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里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所以应推荐选入“人生感悟”栏目当中。本文并没有涉及家风家训、历史古今等内容。
11.疫苗的起源与发展﹑时间顺序(或从古到今)
12.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
13.分类别,把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三类,条明清晰地说明了疫苗的种类及特点。
14."可能"表推测(或估计),是说几年内也许会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也许不会,并不完全肯定。去掉后,就表示一定会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太绝对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急功近利;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为科学献身,对安全负责。
【分析】
11.
本题考查文章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通读材料一的第②段,根据“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556年)就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可知,说明了疫苗在中国的起源以及发展;根据“真正进行应用的是十八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可知,说明了疫苗在西方的起源以及发展;综上所述,从“中国古代”“公元前556年”“十八世纪末”“在此后200年间”可知是采用了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筛选与概括。根据材料二第③段“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以及第④段“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等语句可知,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
1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阅读材料二第④段,根据“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等句可知,分别介绍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这三类疫苗;根据“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可知,分别介绍了三种疫苗各自的特点;因此这是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更加清晰。
14.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运用。“可能”意思是:也许,不肯定,估量;限定词表示推测(或估计),是说几年内也许会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也许不会,并不完全肯定。去掉后,就表示一定会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太绝对了,“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一不能删去。
15.
本题考查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根据材料一“疫苗(vaccine)一词就来源于当时最大规模的用牛制备的疫苗——牛痘苗(vaccine)。”“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可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根据材料一“十八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可知,要勇于探究;根据材料二“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可知,“科学精神”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急功近利;根据材料三“据悉,领衔该团队的陈薇院士打了第一针试验疫苗。有志愿者表示,注射后身体状况良好。也有志愿者出现发烧症状,免疫系统有了反应,而后体温恢复正常。”可知,“科学精神”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为科学献身,对安全负责。
16. 同“溟”,海 记载 旋风 还
17.(1)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的时候,它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拂的结果。
18.、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19.【甲】万物皆有所恃,世上没有真正的逍遥游。【乙】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怀才不遇的伤感;渴望被赏识和引荐的情感。
【分析】
16.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冥,通假字,同“溟”,海。志,一词多义,记载。扶摇,本义,旋风。犹,本义,还。
17.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怒,用力鼓动翅膀。若,好像。垂天之去,悬挂在天空的云。(2)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以,用,息,气息。
18.
考查分析文中形象。
根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可得:体形硕大无比。
根据“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可得:力大无穷。
根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得:志存高远。
根据“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得:善借长风。
19.
考查分析文本思想感情。
甲:根据“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鲲化为鹏,体形庞大,乘着海运要去南海,扶摇而上九万里,靠的是六月的大风。小如雾气尘埃,都是生物以气息相吹的结果。无论是大鹏还是尘埃,看似逍遥,实际上都有所凭依。由此表达了作者观点:天下万物皆有所依凭,哪里有什么真正的逍遥游?
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两句意为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这句话引借用孔圣人提拔后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望被赏识和引荐的情感。
【点睛】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20.例文:
挫折
小船安静地漂在海面上,渔夫撑着桨,漫无目的地滑行着。突然,一阵风刮来,船产刻摇摆不定,刚才飘飘然的浪花也变得汹涌起来。渔夫镇定自若,用桨与巨浪搏斗。不一会儿,风浪停了,渔夫划着船走远了,这些风浪他早已习以为常……
我不是渔夫,我经不住大风大浪。物理试卷上用蓝笔写着的“91”像是一把利剑,深深刺痛着我的心。蓄积已久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我大叫着,似乎在申诉挫折的“罪过”,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释放出内心的脆弱。是的,我不喜欢失败,但上天似乎有意想要为难为,在上次数学考试中失利后,又在这次考试里扔下一块绊脚石。挫折,像一个狰狞的恶魔,久久纠缠着我,我该怎么办?我迷惘了。这时,我似乎听见它正在大笑:“哈哈哈……”
孟子似乎听见了我的心声,他从战国走来了,他俯在我耳边娓娓道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人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点了点头,先哲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这时,在时光的隧道里,我又见到了一个人――李煜。他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向我倾诉:“挫折战胜过我,我对这深有感触。当年宋兵连连战胜我南唐军队,我方节节败退。就在这本该一鼓作气整治军队的时候,我退却了,被挫折倒了。那时,我每晚望着如钩的月亮,倚在玉砌的雕栏旁,饮着酒,嗅着已谢了的林花的香气,叹着那东流的春水,在挫折的脚下竟一丝也没有挣扎,最终成了亡国之君,后悔也无用呀……”他的泪水似乎也在后悔,挫折的力量竟足以使一个国家灭亡。我不能再畏惧它了,不能再彷徨了。我要重新站起来,再次扬帆远航。
回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商鞅多次受贵族攻击仍不甘心,终于变法成功,使秦国富强;司马迁饱受宫刑之耻坚持不懈,才完成《史记》这传诵千秋的著作;谈迁忍受着书稿被盗的痛苦,再作出《商榷》一书……
是啊,我为什么还要惧怕它呢?挫折只是上帝设置的一个小小的障碍,只有善于将它从绊脚石变为垫脚石的人,才能通向成功的殿堂。当它再次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时,我不会再惧怕,我要将它化为成功的力量,再次点燃心中前行的火把。
【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认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材料,从中得出写作的立意与方向是成功的关键。
分析材料:材料由三句名人名言组成。这三则名言强调了人生中挫折和磨难的积极作用以及面对挫折与磨难时的态度。人的生命如洪水,只有遇到了岛屿和暗礁,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只有遇到挫折,才会绽放绚烂的光彩。面对挫折与磨难,真正的人不会悲观叹气,他们会乐观的面对挫折,从磨难当中获得成长。宝剑接受了磨刀石的磨砺,于是有了锋利的刃。梅花经过了冬天的苦寒,才有了绽放时的清香。人只有经历过挫折与磨难,才会获得成长,收获成功。
写作思路:有两个写作思路。一、写人记事,创作一篇记叙文。记叙自己某一次经历挫折而不气馁,是努力抗争,挖掘自己的潜能,最终战胜挫折,获得成长或自己面对挫折选择了退缩,最终一事无成的事件,表达自己对于挫折和核验的真实感悟。二、议论说理,创作一篇议论文。以“挫折”或“磨难”为论点,表达自己对于挫折与磨难的看法与观点。可以采用逐层递进的结构,也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适当运用论证方法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5,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5,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0,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