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环状碳分子C18,为碳家族又添一新成员,1个环状碳分子含有18个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稀盐酸除垢 B.赤铁矿用于炼铁
C.液氮用作制冷剂 D.可燃冰用作燃料
3.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若小宇家使用的燃气为天然气,小明 家使用的燃气为液化气(ρ>ρ空气),小宇和小明家厨房燃气报警器安装正确的是
A.小宇家应在墙上方 B.小宇家应在墙下方
C.小明家应在墙上方 D.小明家应在燃气灶旁
4.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会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氧化物
D.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成+6价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燃烧的条件
6.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都含有金属元素,则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②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③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则没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④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⑤氢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氢前金属
⑥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⑦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则它们都是由C、H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⑦
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B.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D.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8.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所含杂质有镁粉、铁粉、碳酸钙。向其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观察滤液为蓝色。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滤液质量一定大于原稀盐酸的质量
B.滤渣最多有 3种,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16g
C.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可能大于1.8g
D.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镁、氯化钙
二、填空题
9.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炼铁,其实验装置如下:
(1)氧化铁粉末的颜色为_______。
(2)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入药品后,应先通入CO一会儿,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再点燃_______进行加热(填实验仪器名称)。
(3)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10.碘酸钾(KIO3)主要用作食盐加碘剂,我省实施的新的碘盐含碘量标准,碘盐中碘含量从每千克35毫克降至25毫克,已知碘酸钾的热稳定性好,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
(1)50℃时碘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
(2)将30℃质量为220.0g的碘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50℃,需加入_______g碘酸钾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3)若某碘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碘酸钾,你建议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填序号)
A 迅速升温、蒸发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B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C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
(4)t℃时,若要使m克质量分数为15%的碘酸钾溶液变为20%,采用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填序号)
A 蒸发掉0.25m克水 B 蒸发掉原溶液中溶剂质量的1/3
C 再加入0.05m克的KIO3粉末 D 加入0.4m克40%的KIO3溶液
三、科学探究题
11.课堂上,某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教材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后,又进行了一拓展性实验:将少量的MgCl2溶液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同学们观察无明显现象发生,有的同学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也有的同学说可能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为了验证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老师给出了三个锦囊:
(锦囊1)若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 MgCl2,即 Mg2+和 Cl-同时存在溶液中。
(锦囊2)若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肯定无MgCl2,即Mg2+和Cl-不能同时存在溶液中。
(锦囊3)检验Cl-时,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
小雨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迅速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
(2)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基本正确,但试剂选择一处有误,你认为应该将哪种试剂进行如何改进:_______。
(3)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通过查阅溶解性表,步骤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产生上述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此时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
(4)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
12.纳米铁粉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杂质不与酸发生反应)为原料,制备纳米铁粉的反应为:。反应一段时间后,某学习小组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定菱镁矿中 Fe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实验探究)已知B、D装置中试剂足量,该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称取m1克剩余固体于A装置进行探究,先向A中鼓入氮气,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装置 E固体变蓝,待A中反应结束后,再次向A中鼓入氮气,最终从装置B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w克。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 B | D | E |
反应前质量(克) | m2 | m3 | m4 |
反应后质量(克) | m′2 | m′3 | m′4 |
(1)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
(2)依据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小玉同学判断剩余固体为铁,小刚同学认为小玉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待A中反应结束后,再次鼓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
(5)依据实验数据,菱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四、计算题
13.在实验室里,小张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剩余47.4g的固体,继续加热这些固体至完全反应后又制得了一些氧气。同时得到37.8g的固体,将其充分溶解于水中,进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最终回收得到8g黑色固体纯净 物。请计算实验最开始时的氯酸钾的质量?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由化学式可知,一个环状碳分子含有18个原子。
故选A。
2.C
【详解】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稀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
B、赤铁矿用于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C、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
D、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用作燃料是利用可燃冰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点睛】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助燃性、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比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溶解性、硬度、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3.A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天然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泄漏后会很快上升到室内的上方,接触报警器,因此报警器应安装在房间内墙上方的位置;液化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报警器应该安装距离建筑地面30cm左右,且与燃气灶的距离为:大于1m小于4m的位置。
【详解】
A、小宇家使用的燃气为天然气,天然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厨房燃气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墙上方,此选项正确;
B、小宇家使用的燃气为天然气,厨房燃气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墙上方,不应该在墙下方,此选项错误;
C、小明家使用的燃气为液化气,液化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报警器应该安装墙下方,此选项错误;
D、小明家使用的燃气为液化气,液化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报警器与燃气灶的距离为:大于1m小于4m的位置,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B
【分析】
根据微观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硫,生成物是三氧化硫,该反应是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了三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有8个氧原子和2个硫原子,反应后有8个氧原子和2个硫原子,所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此选项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2:1(或1:2),此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某一化合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反应物中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生成物中三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D、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4价;三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所以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成+6价,此选项正确。
故选B。
5.B
【详解】
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导致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氧气体积,进一步能够测定氧气含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B、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无法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C、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且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D、水中白磷不燃烧、空气中白磷燃烧、空气中红磷不燃烧,对比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故选B。
6.D
【详解】
①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氨水(NH3·H2O)是一种碱,但是不含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说法错误;
③没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其化学式为:,该反应前后没有化合价改变,但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④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说法正确;
⑤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例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说法错误;
⑥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说法正确;
⑦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说法错误。
通过分析可知,①②③⑤⑦错误,故选D。
7.D
【分析】
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所以A是氢氧化钠,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所以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C是水,根据图中反应关系可推知:F是过氧化氢,E是氧气,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
A、C是水,F是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B是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C、D是一氧化碳,E是氧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A是氢氧化钠属于碱,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C是水、F是过氧化氢都属于氧化物,E是氧气属于单质,共三类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C
【分析】
氧化铜、铁、镁和碳酸钙四种物质均能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对应关系如下: ;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对应关系如下: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对应关系如下: 。通过题干信息,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滤液为蓝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铜离子,即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铜。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只有HCl中的氢元素变成氢气,CaCO3中碳元素和部分氧元素从溶液中逸出,从元素角度分析,四种物质中进入溶液的元素质量大于离开溶液的元素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此选项正确;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铁>铜,镁可以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铁可以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由于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有氯化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没有铁和镁,可能含有置换出的铜。所以,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分别是未完全反应的氧化铜、置换反应生成的铜和未完全反应的碳酸钙。由于氧化铜和碳酸钙部分溶解,铁和镁全部溶解,则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16g,此选项正确;
C、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和铜元素,铁中含有铁元素,镁中含有镁元素,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HCl中含有氯元素和氢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生成水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HCl中。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3.65%×200g=7.3g,若这些稀盐酸全部反应,转移到生成物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为:,这些氢元素最多生成水的质量为: ,故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不可能大于1.8g,此选项错误;
D、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镁与盐酸反应生氯化锌和氢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镁、氯化钙,此选项正确。
故选C。
9.红棕色 酒精喷灯 Fe2O3+3CO2Fe+3CO
【详解】
(1)氧化铁是红棕色,故填:红棕色。
(2)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入药品后,应先通入CO一会儿,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加热,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故填:酒精喷灯。
(3)炼铁过程中,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
10.15g 10 C AB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碘酸钾的溶解度为15g。
(2) 30℃碘酸钾溶解度为10g,220.0g的碘酸钾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溶质质量为220g-200g=20g;5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碘酸钾质量为30g,故将30℃质量为220.0g的碘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50℃,需加入30g-20g=10g碘酸钾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3)碘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某碘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碘酸钾,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操作可以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得到碘酸钾晶体、过滤分离出晶体、冰水洗涤可以减少晶体损失、干燥;故选C。
(4) A、 蒸发掉0.25m克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正确;
B、 原溶液中溶剂质量质量为,蒸发掉原溶液中溶剂质量的1/3,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正确;
C、 再加入0.05m克的KIO3粉末,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D、 加入0.4m克40%的KIO3溶液,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故选AB。
11.BaSO4 将氯化钡溶液更换为硝酸钡溶液 步骤Ⅱ、步骤Ⅲ都生成白色沉淀 Na+、Ba2+、Cl-、OH- 氢氧化钠首先和氯化氢发生中和反应
【详解】
(1)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沉淀A的化学式是BaSO4。
(2)步骤I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引入了氯离子,会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干扰了原溶液中氯离子的鉴定;故应该将氯化钡溶液更换为硝酸钡溶液。
(3)由题干可知,若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 MgCl2,即 Mg2+和 Cl-同时存在溶液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则步骤Ⅱ氯离子和银离子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步骤Ⅲ中中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A中含有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的氯化氢、过量的氯化钡、不反应的氯化镁,步骤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此时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生成的氯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氯化钠、不反应的氯化钡、过量的氢氧化钠,故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Ba2+、Cl-、OH-。
(4)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首先和氯化氢发生中和反应,再和氯化镁生成沉淀,故采用滴加的方式,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
12.铁和碳酸亚铁 铁、碳酸亚铁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和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 排出滞留在装置中的气体,以免造成实验误差
【详解】
(1)铁、碳酸亚铁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和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固体中含有碳酸亚铁;铁和稀硫酸生成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装置 E固体变蓝,说明装置D生成水,则原固体中有铁;故可得出剩余固体的成分为铁和碳酸亚铁。
(2)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不能判断剩余固体为铁,因为铁、碳酸亚铁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和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
(3)装置D中反应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水,。
(4)待A中反应结束后,装置中滞留有生成的气体,再次鼓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出滞留在装置中的气体,以免造成实验误差。
(5)解:装置B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 m2)g
设菱镁矿中FeCO3的质量为x
则菱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
13.
解:设氯酸钾质量为x。
x=49g
答:最开始时氯酸钾质量49g。
【详解】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37.8g的固体,将其充分溶解于水中,进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最终回收得到8g黑色固体纯净物,说明二氧化锰8g,氯化钾37.8g-8g=29.8g。
见答案。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中考备考训练化学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中考备考训练化学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