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常见气体习题有答案8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0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常见气体习题有答案8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0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常见气体习题有答案8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0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常见气体习题有答案81
展开
这是一份8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常见气体习题有答案8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下图装置的是( )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Na2SO3与浓硫酸反应制SO2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解析】 图示装置可用于液—液、液—固反应物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SO2、NO2、HCl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B
2.某学生在实验室欲制备氧气,但仅有锥形瓶、长颈漏斗、各种玻璃导管、橡皮管、胶塞、集气瓶、药匙,据此,他只能选用哪组试剂来制备氧气( )
A.KMnO4 B.KClO3、MnO2
C.3%的H2O2和MnO2 D.KMnO4、KClO3
【解析】 A项,2KMnO4eq \(=====,\s\up7(△))K2MnO4+O2↑+MnO2;B项,2KClO3eq \(=====,\s\up7(MnO2),\s\d5(△))2KCl+3O2↑;C项,2H2O2eq \(=====,\s\up7(MnO2))2H2O+O2↑;D项,发生A、B两项反应。从所给仪器分析,没有用于加热的硬质玻璃试管及酒精灯,所以A、B、D三项均不能采用。
【答案】 C
3.(2012·三明模拟)下列在实验室使用常用玻璃仪器制取有关气体的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
A.2H2O2eq \(=====,\s\up7(MnO2))2H2O+O2↑
B.Na2SO3+H2SO4(稀)===Na2SO4+H2O+SO2↑
C.NH4Cl(s)+NaOH(s)eq \(=====,\s\up7(△))NaCl+H2O+NH3↑
D.CaCO3+H2SO4(稀)===CaSO4+H2O+CO2↑
【解析】 制备SO2的原料是浓硫酸和Na2SO3;制备NH3的原理是2NH4Cl+Ca(OH)2eq \(=====,\s\up7(△))CaCl2+2NH3↑+2H2O;制备CO2不能用硫酸,因为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覆盖在CaCO3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应该用稀盐酸。
【答案】 A
4.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O和O2 B.HCl和NH3
C.H2和CO D.SO2和CO2
【解析】 NO与O2在常温下就会反应生成NO2,不能共存,A项错;HCl与NH3相遇即反应生成NH4Cl,故不能共存,B项错;H2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O的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SO2和CO2在常温下能共存,且二者的密度均大于空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正确。
【答案】 D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下列尾气吸收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l2的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B.H2S有尾气,可用CuSO4溶液吸收
C.SO2的尾气,可用KMnO4溶液吸收
D.NO2的尾气,可用H2O来吸收
【解析】 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而被吸收;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S而被吸收;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被吸收;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NO仍然污染环境,故NO2不能用水吸收,而是用NaOH溶液吸收。
【答案】 D
6.(2012·亳州高三期末)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A项,气体不流通,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C项,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项,收集装置中应该用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 B
7.要安装一套实验室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设计了五步操作,正确的程序是( )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器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对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A.②①⑤④③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④③ D.①⑤④②③
【解析】 实验仪器的安装原则是:从下向上,从左向右。首先固定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好导气管,检查气密性;装置不漏气后,再加液体药品开始反应,制取气体。
【答案】 A
8.现有稀硫酸和用铜网包好的锌粒及下图中的有关仪器、用品。需要组装一套制备适量氢气的简易装置,要求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则应选用的仪器(不得损坏)用品的编号是(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铜块 ⑤玻璃管 ⑥带有玻璃导管和活塞的橡胶管
A.①②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⑤⑥
【解析】 要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即为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同时需要铜块将锌粒与酸液隔开,装置简图为,故应为②④⑤⑥。
【答案】 C
9.下列各气体,既可用同样装置制取,又可用排水法收集,还可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NO2、NH3 B.CH4、O2
C.Cl2、C2H4 D.SO2、H2S
【解析】 A项中NH3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也不能用浓硫酸干燥;C项中二者制取装置不同,且Cl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中S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H2S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答案】 B
10.(2012·银川模拟)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利用Ⅰ装置检查气密性,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液体顺利流下
B.利用Ⅱ装置制取NH3
C.利用Ⅲ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D.利用Ⅳ装置收集NH3
【解析】 Ⅰ装置中,烧瓶和分液漏斗用橡胶管连通,无法确定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表示尾气吸收或处理装置,现需处理的气体是:①Cl2;②NH3;③HCl;④H2S;⑤CO,请从中选取一种最合适的装置,将要处理的气体编号填入相应装置图的下方空格中:
【解析】 NH3、HCl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可直接用水吸收且要防倒吸;Cl2、H2S有毒能被NaOH溶液吸收,故选择第2个装置;CO有剧毒且不溶于水、酸、碱,应使用气球或球胆收集。
【答案】 ②③ ①④ ⑤
12.(2011·苏北五市调研)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容量瓶 B.洗气瓶
C.分液漏斗 D.酸(碱)式滴定管
(2)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收集不到气体 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 D.引发爆炸事故
(3)
为检查如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甲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
甲同学认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经检验,方案可行。则甲同学的操作方案、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要检查气密性的地方,往往与气体的发生、净化、收集等方面有关,所以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均无需检查是否漏气,但应该检查是否漏液,选B。(2)如果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出现漏气,发生ABC的后果,如果发生堵塞,则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即D,所以选ABCD。(3)对于气密性的检查而言,主要是从能否形成压强差考虑。
【答案】 (1)B (2)ABCD
(3)关闭右导管上的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发现漏斗导管中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13.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药品制取氢气。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中加稀硫酸和锌粒,应先加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向试管中加锌粒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向试管中加稀硫酸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封闭一定量气体,据该气体的压强变化引起导管中液面变化的现象,分析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2)向试管中加稀硫酸和锌粒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先安装橡胶塞连接好装置,再控制反应的发生,防止药品损耗。
(3)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防止块状固体在重力作用下将试管击破。
(4)用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时,要保持试管内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即打开K),滴入的稀H2SO4要适量。
【答案】 (1)关闭K,通过漏斗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当试管中的液面浸过漏斗下端时用线或笔做出液面在漏斗上的标记,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液面如果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2)先加锌粒后加稀硫酸 原因是硫酸的量应浸没固体。如果先加硫酸,后加锌粒时易产生气体,不能及时收集
(3)拔出胶塞,横放试管,用镊子夹取少量的固体放在试管管口,直立试管,让固体慢慢滑入试管
(4)打开K,向漏斗中加硫酸到刚好浸没锌粒。关闭K
14.(2012·南平模拟)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
方法二: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实验室中利用“方法二”制备氯气。为了制备、收集干燥和纯净的氯气,所需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从图中甲、乙、丙、丁、戊五组装置中选取);按照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用装置中进气口、出气口的小写字母表示);装置丁盛装的溶液是________,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造成污染,需要将尾气进行正确处理,方法是将装置戊中逸出的气体通入到某种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实验原理(方法二)可知:所选用气体发生装置不能用于加热,故选择乙装置。由实验目的可知:丙装置用于干燥Cl2;丁装置用于净化除杂,即除去Cl2中的HCl;戊装置用于收集Cl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则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答案】 乙 b→e→f→d→c→h→g 饱和NaCl溶液
Cl2+2OH-===Cl-+ClO-+H2O选项
A
B
C
D
装置
实验
干燥氯气
吸收NH3
石油的分馏
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
处理的气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12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8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