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汽油燃烧 C.酒精挥发 D.海水晒盐
2.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
A.KCl B.CO(NH2)2 C.K2SO4 D.Ca3(PO4)2
3.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pH(2~3) B.橙子pH(3~4) C.西红柿pH(4~5) D.西瓜pH(5~6)
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钻石(C) B. 水晶(SiO2) C. 食盐(NaCl) D. 钟乳石(CaCO3)
5.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纳米铜 B.棉花 C.聚乙烯塑料 D.天然橡胶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蒸发溶剂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上下振荡,洗涤试管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稀有气体所占比例很小,没有用途 B.氮气可用于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C.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空气的措施之一 D.CO、SO2、NO2是空气污染物
8.工业上可将氢气压缩储存在淡绿色钢瓶中,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9.溴化钠(化学式NaBr)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2 D.-3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带来的
B.食品添加剂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
C.化学只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
D.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图书馆内图书灭火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将煤制成煤粉,可为煤的充分燃烧提供充足氧气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图中元素的原子都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氟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图中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
13.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和单质质量比为11:8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5.部分野生菌中含有的鹅膏蕈氨酸(化学式C5H6N2O4)对人体有致幻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鹅膏蕈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鹅膏草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
C.鹅膏蕈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每个鹅膏蕈氨酸分子由5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物质的饱和溶液
C.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c>b>a
D.t1℃时,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50g
17.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
杯内壁是否出现水雾
B
鉴别氢氧化钠、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钠四种固体
分别取样,加足量水,观察现象
C
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D
验证并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蓝色)、浓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18.如图所示,A、B、C、D、E、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D与E组成元素相同,B生成D的反应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F六种物质物质的类别包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B.F由两种元素组成
C.A与B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D.图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可以包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组合是
①分别向质量为ag的镁粉和ag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②向一定质量盐酸中逐滴加入与盐酸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
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④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y轴表示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二、多选题
20.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C.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三、填空题
2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②2个氢气分子_______。
③碳酸根离子_______。④氦原子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①中“4”表示_______。
②A13+中“3”表示_______。
22.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和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将下列化学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钙 C 氯化钠
①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
②可用于农业上选种的是_______。
③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
(2)微量元素摄入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缺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会引起贫血。
(3)从营养的角度看,食物中的营养素有六种,下列物质属于六大营养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无机盐
(4)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目前,我国已经把可燃冰开发技术作为替代能源战略储备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下列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能 B 太阳能 C 石油 D 风能
23.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工业用水尽量重复利用 B 工业上运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 D 生活污水未经净化处理排放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紧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若要除去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名称)。
(4)生活中可用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5)下列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静置沉淀 B 过滤 C 吸附沉淀 D 蒸馏
(6)如图所示装置中,右侧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7)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均取近似值)如下表所示,甲是80℃含有100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6
110
138
170
A 甲、乙、丙、丁四份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份
B 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 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34
D 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24.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用金属铜做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性。
(2)在纯铁中加入一定量的铬、镍制成不锈钢,不锈钢具有的特点是比纯铁熔点低、抗腐蚀性好、__。
(3)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在自然界中能以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利用盐酸可除去生锈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分析实验②④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6)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滤液A和滤渣B.下列有关A和B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若测得B的质量为64.8g,则B中一定只含有银
B 若测得B的质量为57.2g,则A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C 若测得B的质量为49.6g,则B中一定含有铁、铜和银
D 若测得B的质量为33.6g,则A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
四、流程题
25.无水氯化钙(CaC12)是重要的干燥剂。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原料石灰石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MgCO3、Fe2O3和SiO2(SiO2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
(1)酸洗所用的酸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2)写出操作Ⅱ中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
五、实验题
26.(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过程中,若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填“b”或“c”)端通入。
③若选择A装置,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④实验室检验E中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2)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乙溶液为红色。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回答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
产生气泡,气体进入烧杯中乙溶液后,烧杯中仍为红色澄清溶液
b.待上一步反应结束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
锥形瓶中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①实验前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
②实验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③实验b中流入锥形瓶中的液体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7.现有三瓶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铵四种物质中的三种。为了确定固体药品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
(实验分析)甲同学分别取三种固体放于三个研钵中,再分别加入氢氧化钙粉末进行研磨,发现其中一个研钵中的固体在研磨后有气味,由此确定该研钵中的原固体是氯化铵。请将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甲同学对另外两瓶固体药品的成分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另外两瓶固体药品分别是什么?
猜想1:氯化钾、硫酸钾
猜想2:硝酸钾、氯化钾
猜想3:硝酸钾、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和现象
步骤一:分别取两种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加足量水溶解,向两支试管中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
。
步骤二:向步骤一中无明显现象
的溶液里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实验结论
猜想_______不成立
猜想1成立
(讨论与交流)
(1)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乙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能证明猜想1成立,若要证明猜想1成立,应将步骤一中加入的溶液更换为__(写化学式)溶液。
七、计算题
2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13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12.6g。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提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B
【详解】
A、氯化钾含有植物所需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B、尿素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C、硫酸钾含有植物所需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D、磷酸钙含有植物所需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B。
3.A
【详解】
A、柠檬pH(2~3),小于7,呈酸性;B、橙子pH(3~4),小于7,呈酸性;C、西红柿pH(4~5),小于7,呈酸性;D、柿子pH(5~6),小于7,呈酸性;在呈酸性的物质中,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
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4.B
【详解】
A、钻石(C)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水晶(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食盐(NaCl)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钟乳石(CaCO3)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
5.C
【详解】
A、纯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纳米铜属于金属材料;
B、棉花属于天然材料;
C、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
故选C。
【点睛】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6.D
【详解】
A、蒸发溶剂要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受热不均,造成滤液飞溅,正确;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正确;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手握长柄,,正确;
D、洗涤试管要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荡,不是上下振荡,错误。
故选D。
7.A
【详解】
A、空气中稀有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含量虽小,但是可用作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保护气,也可用于填充灯泡,制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用途十分广泛,说法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可用于延长灯泡使用寿命,说法正确。
C、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空气的措施之一,说法正确。
D、CO、SO2、NO2是空气污染物,说法正确。
故选:A。
8.A
【详解】
可将氢气压缩储存在淡绿色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被压缩过程,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故选:A。
9.B
【详解】
溴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设溴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 x=0,x=-1;
故选B。
10.C
【详解】
A、“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带来的,正确;
B、食品添加剂的适量使用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正确;
C、化学不但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还能通过化学变化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错误;
D、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酒精与空气隔绝,从而使燃烧的酒精因接触不到氧气而熄灭,说法错误;
B、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图书馆内图书灭火,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的过程中也会放出热量,说法错误。
D、将煤制成煤粉,能使其充分燃烧,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说法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图中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氟元素和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硫元素和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所以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3.A
【分析】
由图可知,C3H8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4H2O+3CO2;
【详解】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正确;
B. 参加反应的化合物C3H8和单质O2的质量比为(12×3+1×8):(5×16×2)=11:40,错误;
C.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反应中单质氧气参与,故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错误;
D.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正确;
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错误;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
故选C。
15.C
【详解】
A、鹅膏蕈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正确;
B、鹅膏草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6+14×2+16×4=158,正确;
C、鹅膏蕈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5): (1×6): (14×2): (16×4)=30:3:14:32,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鹅膏蕈氨酸分子由5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16.C
【详解】
A. P点表示t1℃时,a、c溶解度相等,由于溶液质量未知,故不能判断两者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错误;
B. t2℃时,a物质溶解度为5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最多溶解25g溶质,得到75ga物质的饱和溶液,错误。
C. t2℃时,a、b、c溶解度大小为a>b>c,故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a D. 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t1℃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稀释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质量为100g×10%÷5%=200g,故需加水的质量为200g-100g=100g,错误。
故选C。
17.B
【详解】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雾,只能证明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不一定是氢气,错误;
B、分别取样,加足量水,氢氧化钠溶解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温度降低,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可以鉴别,正确;
C、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质生成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变质,但是不能证明完全变质,错误;
D、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蓝色)证明水,通过浓硫酸吸收水进行干燥,通过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又把溶液中水带出,错误。
故选B。
18.D
【分析】
B生成D的反应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氧化铜被还原生成铜为黑色固体变红,D与E组成元素相同,推测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C能生成二氧化碳,且能和金属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则C为酸;酸生成A,A与氧化铜反应,A为氢气;酸C与F可以反应,F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则F为碳酸盐;代入检验推理正确;
【详解】
由分析得:
A、图中A-F六种物质物质的类别包含单质、氧化物、酸、盐,没有碱,错误;
B、F为碳酸盐,至少由3种元素组成,错误;
C、A与B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水,,错误;
D、氢气和氧化铜反应为置换反应,一氧化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为化合反应,碳酸盐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盐酸和碳酸盐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图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可以包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正确。
故选D。
19.A
【详解】
①
分别向质量为ag的镁粉和ag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在反应结束前,生成氢气全部来自酸中氢元素,反应酸质量相同生成氢气相同;最终酸过量,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最终铁生成氢气质量小于,图像错误;
②, 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向一定质量盐酸中逐滴加入与盐酸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最终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图像错误;
③开始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水,稀硫酸溶液中含有溶剂水,故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后水的质量变大;当稀硫酸至过量,溶液中只增加了稀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溶剂水,水的质量增加变慢,图像正确;
④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到一定温度后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剩余固体质量变小,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变大,反应结束后,不再变化,图像正确。
故选A。
20.BD
【详解】
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待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法正确;
B、该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结论,说法错误;
C、红磷需要点燃才能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正确;
D、该实验未涉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BD。
21.Ca He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 每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详解】
(1)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符号为Ca。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气分子表示为。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碳酸根离子符号为。
④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氦原子符号为He。
(2)①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显示的化合价,所以中“4”表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
②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电荷数,所以A13+中“3”表示每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2.A C B 铁 ABCD C
【详解】
(1)①可用于制肥皂的是氢氧化钠,故填:A。
②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使液体密度变大且能杀菌,故可用于农业上选种的是 氯化钠,故填:C。
③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B。
(2)人体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3)食物中的营养素有六种,分别是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故选ABCD 。
(4)①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 、氢能燃烧只生成水,属于清洁能源;
B、 太阳能没有污染,属于清洁能源;
C、 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污染性物质,不属于清洁能源;
D、 风能,属于清洁能源。
故选C。
23.D AC 活性炭 肥皂水 D A
【详解】
(1)A、工业用水尽量重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做法合理;
B、工业上运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做法合理;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农家肥容易降解,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做法合理;
D、生活污水未经净化处理排放,会污染水资源,做法不合理;
故填:D。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漏斗下端未紧靠在烧杯内壁不会造成滤液浑浊;
故填:AC。
(3)若要除去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和色素。
(4)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
(5)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蒸馏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不溶性杂质;
故填:D。。
(6)如图所示装置中,为电解水实验,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右侧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少,为氧气,化学式为。
(7)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所以8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质量为25.6g;即丙溶液是饱和溶液,已经析出晶体,过滤出110.4g硝酸钾,所以甲溶液中含有硝酸钾的质量为:110.4g+25.6g=136g,而甲是80℃含有100g水的硝酸钾溶液,溶解度是170g,所以甲是不饱和溶液,蒸发20g水,得到乙,乙溶液中含有80g水,因为8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70g,所以80g水最多溶解136g,而现在溶解了136g,所以乙溶液是饱和溶液,丙、丁溶液是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只是溶剂少了20g,说法正确;
C、甲溶液中溶质是136g,溶剂是100g,所以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100:136=25:34,说法正确;
D、由于溶液中溶质质量是;136g,所以在降温时,降到60℃~70℃之间。开始析出晶体,说法正确。
故选:A。
24.导电 硬度大 单质 氧气、水 ACD AB
【详解】
(1)用金属铜做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2)合金比成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不锈钢具有的特点是比纯铁熔点低、抗腐蚀性好、硬度大。
(3)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4)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5)A、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速率越快;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镁反应更剧烈,可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镁大于铁,正确;
B、实验②中生成气泡,说明活动性铁大于氢;④中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金属,溶液变蓝色,说明金属活动性铜大于银,但是不能判断铁与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错误;
C、由答案B可知,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正确;
D、实验③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活动性氢大于铜,结合ABC分析可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大于铁大于铜大于银,正确。
故选ACD。
(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大于铁大于铜大于银;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首先和锌反应,再和铁反应,再和铜反应;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如果锌恰好反应得到滤渣质量为21.6g+5.6g+6.4g=33.6g,如果铁也恰好反应得到滤渣质量为21.6g+21.6g+6.4g=49.6g,如果铜也恰好反应得到滤渣质量为21.6g+21.6g+21.6g=64.8g;由分析得:
A、若测得B的质量为64.8g,则B中一定只含有银,正确;
B、若测得B的质量为57.2g,49.6g<57.2g<64.8g,则铜部分参与反应,A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正确;
C、若测得B的质量为49.6g,则铁恰好完全反应,B中不含有铁,错误;
D、若测得B的质量为33.6g,则锌恰好完全反应,A中不含有硝酸亚铁,错误。
故选AB。
25.B 蒸发结晶
【详解】
(1) 石灰石矿经酸洗后最终得到氯化钙,则所用的酸是B 稀盐酸;如果使用A稀硫酸、 稀硝酸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钙、硝酸钙。
(2) MgCO3、Fe2O3经酸洗后生成氯化镁、氯化铁,操作Ⅱ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钙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3)操作Ⅲ把氯化钙溶液处理得到无水氯化钙,故操作的名称是蒸发结晶。
26.长颈漏斗 C b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氢氧化钠 玻璃管内形成一段红色液柱 Na+、H+
【详解】
(1)①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实验过程中,若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短进长出,从b端通入。
③若选择A装置,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室检验E中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①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盐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实验前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碳酸钠,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②实验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生成二氧化碳被烧杯中氢氧化钠吸收,装置中压强减小,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形成一段红色液柱。
③实验b中锥形瓶中红色液体变为无色,说明实验a反应后稀盐酸过量,过量盐酸和锥形瓶中氢氧化钠反应导致溶液碱性消失,溶液变为无色,故实验b中流入锥形瓶中的液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盐酸和碳酸钠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盐酸,则阳离子是Na+、H+。
27.NH3 硫酸钾 2 Ba(NO3)2
【详解】
实验分析: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故空格填:NH3;
提出问题: 三瓶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铵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已经确定存在氯化铵,结合猜想1、2,可知猜想3:硝酸钾、硫酸钾;
实验探究: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步骤一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生成白色沉淀,则原物质为硫酸钾,故猜想2错误;
讨论与交流:(1)步骤一中发生反应为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2)在步骤一操作中加入氯化钡,引入氯离子,会和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干扰了氯化钾的鉴定;若要证明猜想1成立,应将步骤一中加入的溶液更换为硝酸钡溶液(加入氢氧化钡不可以,因为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干扰实验鉴定)。
28.(1)0.4
(2)解: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3g+100g-112.6g=0.4g。
(2)见答案。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