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江苏徐州中考模拟试题5 试卷 3 次下载
- 2021年江苏常州市中考数学复习训练试卷 试卷 4 次下载
- 2021江苏宿迁地理中考复习训练-中国地理概况pdf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历史仿真模拟卷 江苏南京地区专用 试卷 6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物理仿真模拟卷 江苏南京地区专用 试卷 3 次下载
2021年江苏省中考地理全真模拟试卷(六)
展开2021年江苏省中考地理全真模拟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写在题后表格中的对应位置。每小题4分,共20分。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的人口结构状态。如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 )
A.10% B.20% C.25% D.30%
2.2015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B.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养老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
D.彻底解决中国的家庭养老问题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我国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西藏地区东南湿润、西北干旱的原因是( )
A.西藏东南高、西北低
B.自东南向西北,西藏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越来越小
C.自东南向西北,冰川减少
D.整个西藏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5.与珠三角相比,三江平原属于( )
A.少雨区,干旱区 B.多雨区,湿润区
C.少雨区,湿润区 D.多雨区,干旱区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6~7题。
6.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7.在该气候分布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读“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与长江三峡河段相比,金沙江下游河段在水能开发利用上的优势是( )
A.落差大 B.水量大
C.消费市场大 D.水库的库容大
9.水能梯级开发的优点是( )
①对水能的利用更充分
②上下游水电站相互协调、减少洪水危害
③库区向外移民较少
④减轻河水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金沙江下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央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中央要求的是( )
A.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
B.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业
C.将重污染工业,向上游的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向农村地区转移
D.禁止在库区水面上养殖鸭鹅
二、综合题(共20分)
11.(6分)读“黄河流域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水域含盐量较大的共同原因是 。
(2)图中①②农业区所处的平原区是 、 。
(3)我国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已有的 河道作为输水通道,将长江水北调,经黄河 (底部、上部)输往华北平原北部。
(4)兰州上游的“黄河水不黄”,主要原因是 。
12.(6分)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上看,甘肃省南北差异较大,过渡性较明显,试根据如图两幅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从地势上看,甘肃的过渡性表现在 。
(2)从气候上看,甘肃的过渡性表现在 。
(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在祁连山脉附近向西北弯曲,说明祁连山区比东北、西南两侧地区年降水量 。
(4)相比较而言,山东、广东、内蒙古、湖北、陕西、山西等省区中,南北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最显著的是 ,东西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最显著的是 。
13.(8分)根据四川主要河流分布图和福建省年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四川西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福建省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2)四川和福建主要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
(3)福建省年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4)四川的人口,以中部的四川盆地最为稠密;福建的人口,以沿海地区最为稠密,试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
2021年江苏省中考地理全真模拟试卷(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写在题后表格中的对应位置。每小题4分,共20分。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的人口结构状态。如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 )
A.10% B.20% C.25% D.30%
【解答】解: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如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25%。
故选:C。
2.2015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B.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养老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
D.彻底解决中国的家庭养老问题
【解答】解:2015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故选:C。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我国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解答】解: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故选:B。
4.西藏地区东南湿润、西北干旱的原因是( )
A.西藏东南高、西北低
B.自东南向西北,西藏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越来越小
C.自东南向西北,冰川减少
D.整个西藏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解答】解;西藏地区自东南向西北,距离海洋(太平洋)越来越远,海洋水汽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造成西藏地区东南湿润、西北干旱。
故选:B。
5.与珠三角相比,三江平原属于( )
A.少雨区,干旱区 B.多雨区,湿润区
C.少雨区,湿润区 D.多雨区,干旱区
【解答】解:珠三角属于多雨区,湿润区;三江平原属于少雨区,湿润区。
故选:C。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6~7题。
6.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解答】解: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如气候资料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
故选:B。
7.在该气候分布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解答】解:为了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都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故选:D。
读“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与长江三峡河段相比,金沙江下游河段在水能开发利用上的优势是( )
A.落差大 B.水量大
C.消费市场大 D.水库的库容大
【解答】解:金沙江下游处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长江三峡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与长江三峡河段相比,金沙江下游河段在水能开发利用上的优势是落差大,水能资源更丰富。
故选:A。
9.水能梯级开发的优点是( )
①对水能的利用更充分
②上下游水电站相互协调、减少洪水危害
③库区向外移民较少
④减轻河水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答】解: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河段,该河段水能梯级开发的优点是:对水能的利用更充分、上下游水电站相互协调、减少洪水危害、库区向外移民较少等,但不会减轻河水污染。
故选:D。
10.金沙江下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央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中央要求的是( )
A.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
B.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业
C.将重污染工业,向上游的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向农村地区转移
D.禁止在库区水面上养殖鸭鹅
【解答】解: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有利于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业是正确的做法,故B不符合题意;
将重污染工业,向上游的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向农村地区转移会加重长江流域的污染,故B符合题意;
禁止在库区水面上养殖鸭鹅是正确的做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综合题(共20分)
11.(6分)读“黄河流域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水域含盐量较大的共同原因是 通过河流进入甲、乙两处水域的盐分不断积累 。
(2)图中①②农业区所处的平原区是 河套平原 、 宁夏平原 。
(3)我国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已有的 京杭运河 河道作为输水通道,将长江水北调,经黄河 底部 (底部、上部)输往华北平原北部。
(4)兰州上游的“黄河水不黄”,主要原因是 进入河道的泥沙较少 。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甲青海湖、乙渤海两处水域含盐量较大的共同原因是通过河流(径流)进入甲、乙两处水域的盐分不断积累。
(2)图中①河套平原和②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物产富饶,被赞誉为“塞上江南”。
(3)我国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已有的京杭运河河道作为输水通道,将长江水北调,经黄河底部输往华北平原北部。
(4)兰州上游的“黄河水不黄”,主要原因是进入河道的泥沙较少。
故答案案为:
(1)通过河流进入甲、乙两处水域的盐分不断积累。
(2)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3)京杭运河;底部;
(4)进入河道的泥沙较少。
12.(6分)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上看,甘肃省南北差异较大,过渡性较明显,试根据如图两幅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从地势上看,甘肃的过渡性表现在 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 。
(2)从气候上看,甘肃的过渡性表现在 从亚热带过渡到暖温带、中温带;从湿润区过渡到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
(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在祁连山脉附近向西北弯曲,说明祁连山区比东北、西南两侧地区年降水量 大 。
(4)相比较而言,山东、广东、内蒙古、湖北、陕西、山西等省区中,南北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最显著的是 陕西省 ,东西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最显著的是 内蒙古自治区 。
【解答】解:(1)甘肃省位于祁连山的东北,从地势上看,甘肃的过渡性表现在: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
(2)甘肃省从东南向西北跨度大,从气候上看,甘肃的过渡性表现在从亚热带过渡到暖温带、中温带;从湿润区过渡到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结合图示来看,200mm年等降水量线在祁连山脉附近向西北弯曲,说明祁连山区比东北、西南两侧地区年降水量大。
(4)相比较而言,山东、广东、内蒙古、湖北、陕西、山西等省区中,南北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最显著的是陕西省,秦岭穿过陕西省的南部;东西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最显著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
故答案为:(1)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
(2)从亚热带过渡到暖温带、中温带;从湿润区过渡到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大;
(4)陕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13.(8分)根据四川主要河流分布图和福建省年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四川西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以高原、山地为主;北高南低 。福建省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2)四川和福建主要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凉干燥 。
(3)福建省年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由东南向西北(波动)递增 。
(4)四川的人口,以中部的四川盆地最为稠密;福建的人口,以沿海地区最为稠密,试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在四川,四川盆地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是四川经济最发达地区;在福建,沿海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是福建经济最发达地区 。
【解答】解:(1)四川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福建地形特征是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特征是: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四川省和福建省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凉干燥;
(3)福建省年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波动)递增。
(4)四川的人口,以中部的四川盆地最为稠密;福建的人口,以沿海地区最为稠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四川,四川盆地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是四川经济最发达地区;在福建,沿海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是福建经济最发达地区。
故答案为:
(1)高原、山地为主,北高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凉干燥;
(3)由东南向西北(波动)递增;
(4)在四川,四川盆地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是四川经济最发达地区;在福建,沿海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是福建经济最发达地区。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5/11 16:43:46;用户:教师17;邮箱:zybang17@xyh.com;学号:38915552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模拟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模拟地理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六(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六(教师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地理中考模拟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地理中考模拟试卷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