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专题十六 高分作文“七”步走 (共63张PPT)
展开一、审好题 (一)“九问审题法”:应试作文向来都注重审题,历来多数失败的考场作文都败于审题。因此,考场作文我们要高度重视审题。例如,以“感受快乐”为题,若写成《谈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意义》《金钱不等于快乐》都属于偏题,因为“感受快乐”的题眼在“感受”二字上,省去关键词“感受”二字,偷换了概念,自然是偏离了文题。 那么,如何细化文题,锁定中心,这是作文审题的难点和重点。这里向同学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审题法——“九问审题法”。“九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九个主要的思维词:谁、什么、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九问审题法”就是用这九个思维词去提问,点出思维,激活思路。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九词”设问,从文题或提示语中寻觅多角度,迅速打开思路,然后从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文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锁定你作文的中心。 例1:以“变化”为题的作文,如何审题? 先这样设问:①变化都有什么样的变化?人的、事的、物的、观念的。②你打算写哪方面的什么变化?把话题的范围细化缩小到具体人、事、物或观念上。你可以立足于家乡“路”的变迁或“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你还可以写“电脑进农家”,凸显出农村的新变化;还可以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奶奶的鞋子”“老年迪斯科”,这样一步步设问就能让宽泛的题目具体化,从而确定中心。
例2:以“幸福”为题,如何审题? 运用“九词”设问:①什么是幸福?平安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体验”。③你对幸福的态度是什么?“享受幸福”“创造幸福”“守护幸福”。④怎样创造幸福?怎样享受幸福?⑤为什么“享受幸福”?为谁守护幸福?……还可以设问下去。总之,每一个设问就是一个角度,一个思路,一个切入点。经过筛选,最后敲定你最有把握的角度和内容去写。
例3:以“对手”为题作文,如何审题? 多数考生会把“对手”狭隘地理解为敌人,至少是对立面,从而构思出自己如何与对手较量,最终成功或失败的故事,虽然情节一波三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也比较到位,但给人的感觉总是比较平淡,缺少底蕴,缺少深刻的思想。如果我们运用“九词”进一步设问,“点击”我们的思维去逆向思考:“对手除了别人,还会有什么?”对“对手”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不是真正理解了?也就是究竟什么是“对手”?经过这样的设问,你再深思细想,或许明白了你的虚伪、自私、不光彩的想法等何尝不是你的“对手”呢?你再进一步设问:“对手”除了人自身的不良品质外还会有什么?于是你的思路又被拓宽,比如你一心想发表作品,那优秀的作文便是你的“对手”;你身体素质不好,体育成绩差,那运动便成了你的“对手”;还有生活中的种种诱惑都是你的“对手”,你一定想法克服它,战胜它。
这样立意并为此选材切入,文章自然就会高人一筹,还可以换角度设问:动物、植物有没有“对手”?它们的“对手”是谁?是什么?它们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是怎样求生的?动物与人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给了人们什么样的启示?假如世界上没有对手会成为什么样子?于是你又有了可以写的东西,有了别人未想到的新的题材,新的内容,新的立意。(二)审题三法: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人为己。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九词”设问,从文题或提示语中寻觅多角度,迅速打开思路,然后从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文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锁定你作文的中心。
二、立好意 立意:作文的审题立意,乃文章写作的要务。立意偏离,文章则得分低下;立意肤浅,亦难得到漂亮的分数。立意可谓决定文章品质、等次的关键因素。 (一)如何立意 虚实错位法:所谓虚实错位法,具体而言,就是虚题实作法,实题虚作法,即由实写虚,由虚写实。一般说来,虚题都是比较大的题目,实题都是比较小的题目,因此,这种审题方法又被称为大题小做法或小题大做法。
方法一:实题虚作 例1:命题作文: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表面看,这个题目实实在在,范围小,可以说是典型的实题和小题。如果就风景写风景,有的同学会感到困难;但如果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大家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采用实题虚作的办法,无论写散文还是写议论文,立意都应该是歌颂生活中美丽的景致,如爱的景致,青春飞扬的景致,个性张扬的景致。如此将“亮丽的风景线”虚化,文章也就有了丰富的思想,也就有了诗意。
方法二:虚题实作 例2: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请以“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从字面上看这个题目很虚很大,同学们在审题立意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手。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碰到虚题,文章要写到实处。如果将很虚很大的题目落到实处,就好写了,同学们可以写一个退休教师的心,集市上一个菜农的心,林则徐、杨靖宇的坚强之心……如此虚题实作,文章具体实在。大家也可写“圣贤的心”,写圣贤期盼人们珍惜生命或爱护环境或心存感恩,或写期盼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坚持自己内心的澄净与平静。看似在虚写,其实在反映现实,文章也就有实在的内容了。
方法三:先实后虚 例3: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等。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自选题材,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面对此题,同学们可实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可虚写人间真情,生活场景。但写前者,往往会留滞于对风光或景观表面的描写。如是,没有表达对生活的品读与感悟,文章也往往缺少思想的丰富内涵,无法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如果先实后虚,从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文章也就能扩大意境,丰富内涵。
方法四:加被限制的中心词 限制因素法: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察同学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限制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难为易,大家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例4: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就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个题目,初看审题难度有点大,但如果我们在原题目的基础上,加上“爷爷”“某同学”等限制因素,文章变成“善待生活的爷爷”“善待生活的某同学”,文章立意就清晰了,文章也就好写了。
方法五:加限制定语 例5:以“手”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手”为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学们往往难以下笔,但如果运用添加限制因素,在原题前面加上“父亲龟裂的”“四川地震灾区孩子从废墟中伸出的”“白发老人相牵的”等限制因素,使题目成为《父亲龟裂的手》《四川地震灾区孩子从废墟中伸出的手》《白发老人相牵的手》等等,文章立意也就具体实在了。
方法六:加解释语 例6:《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处”的解释是“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来往,互相对待”。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触和领悟。有人说,相处怎么这样难;也有人说,相处其实很容易。有人说,相处会带来幸福;也有人说,相处伴随着无奈。相处,需要心与心的相知,需要手与手的相携……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
方法七:逆向审思 反向思维法:有些作文题,同学们如果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思考,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突破口,不知如何下手。但是大家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
例7:命题作文:下雨天,真好 这个题目,如果大家从字面上理解,可实写,也可虚写,若实写,从正面思考,就只能写下雨天的美好感受,这样写来有点枯燥。但是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如果运用逆向审题,眼前便会骤然一亮,就会睹“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景。其实,“下雨天,真好”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未下雨的日子是那样的炽热,心情是那样的浮躁,于是今天的一场大雨,我感觉真好,它带来清凉,带来我内心的宁静,让我感受到自然的诗意、生命的诗意等。于是文章思路开阔了,思维就不再滞塞。
方法八:假设审思 例8:呵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孝敬父母,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责任……生活中缺了一份责任心,失败与罪恶就容易与你相伴;学习中少了一份责任心,进步与成功就往往离你远去…… 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个题目,可写学生应有责任心,努力学习,不抛弃时代社会赋予我们青春的责任;写儿女应有责任心,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但如果作个假设,文章也就更好写了,思路也就更新鲜了。我们可以写假设学生没有责任心,我们就会虚掷光阴,学业无成,走入社会方悔恨;写假设史铁生没有为母亲减少心理负担的责任心,心里记住“自己车辙走过的地方,都有母亲的脚印”,他就没有如此坚韧执著,或许他就像某些残疾人一样,乞求社会或政府的同情与施舍,或许也就草草了结自己的生命。文章这样假设审思,也就新鲜脱俗了。
(二)立意的原则 1.立意必须正确。 古人云:“意犹帅也。”把意比作统帅,统帅如果错了,全文将“满盘皆输”。一篇作文总得告诉读者一个有益的道理,如果往错误道上引,当然是不允许的。比如有一位学生写自己的理想,是当医生,因为自己的爸爸也是当医生的,辛辛苦苦一辈子,甚至英年早逝。但他认为爸爸“不吃亏”,因为爸爸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活出了人生的价值,要效仿爸爸,成为一名忘我工作的医生。这样的行为是高尚的,这样的立意是正确的。而如果理想仅仅是为了找一份薪水高的轻松的工作,这样的立意就不正确。
2.立意必须明确、集中。 立意,就是确定中心思想。无论写景、状貌还是叙事、记人,只要形成一篇文章,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说话或写文章无中心或多中心是影响交际的最大障碍。 (1)无中心。比如布置一篇《XX见闻》的作文,学生有写家庭的,学校的,街道的,大多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如有一位同学写《街头见闻》,写两个小孩表演杂技,将节目的内容一一介绍,也写到了围观人的喝彩,结尾是今天玩得很高兴。这样的文章,像流水账一样实录了街头见闻,根本没有明确的主旨,这就是没有中心的表现。如果指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表演杂技的小孩身上,写他们年龄小、身体瘦弱,而练的又是难度高、危险性大的节目,学龄儿童都不能接受应有的教育,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忧虑,立意(中心)便明确了。
(2)多中心。即东拉西扯、节外生枝,影响了全文中心的表达。初中生的作文,600字左右的篇幅,容量有限,只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可以了。多中心就反而给人中心不明确之感。 像有一学生写《寒假记事》,写家里买了一条大鱼,挂在外面,晚上忘了拿进屋,第二天发现不见了,原来是邻居大娘怕挂在外面被猫吃掉,替他们保管了,表现了邻里之间相互照应,社会和谐融洽。但却还写到家里年货的高档,年夜饭的丰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结果是笔力不集中,削弱了感染力,应一一删去,使文章中心更突出。
3.立意应力求深刻。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深浅的问题,体现在作文中,立意便有深刻与否的问题。有一位同学写《记一堂体育课》,写的是800米测验,最后两百米,作者坚持不住了,但想到为了期末的体育成绩,为了评“三好学生”,为了初三中考,加油拼搏,最后终于战胜自我,胜利到达终点。其中对“三好”“中考”强调很多,给人一种“功利感”,不深刻,体现了小作者思想认识水平还不够。如把有关“为了三好,为了中考”的内容去掉,就将主题确立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就要深刻得多。
4.立意要新颖,切忌落俗套。 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的共同要求。稍稍想一想,道理也十分简单:谁不喜欢新一点的文章呢?新,有两种含义,一为选材新,二为立意新。这里只讲立意。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记叙对象,有的人写出了前人所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比如古代文人,当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之时,往往发出悲秋的慨叹,可《秋魂》却抒发了不同的感情,写出了秋的成熟、宽容等,表达了对秋的礼赞。还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题目:《我的财富》,一般人都将“财富”理解为“钱”或“财物”,而有一位同学以“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为“财富”,说“家境贫寒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使我不断发奋努力”,“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有尊严”,让人耳目一新。
三、选好材 文章的内容要实在,不要空泛。不要单纯的写景,要融情于景,景入事中,理从事出。叙事散文,最好要有一个小而精巧的故事核,通过它来吸引读者,安排情节,揭示主旨。 建议同学们在中考时尽可能写记叙文,写有人和事的散文。除了极个别长于说理的同学,不要选择写议论文。
四、巧布局 (一)合理布局好段落 全文以4—7自然段为最佳。开篇结尾段以80字以内为最佳。 (二)让文章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现,一定要明晰,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方便自己快速成文,二是方便老师快速把握文章。 明晰的结构首先体现在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其次是详略分明,重点突出;三是有一个线索,一线串珠,珠珠闪亮。 好的结构可以是纵式推进的,也可以是横式展开的,但都要有利于素材的关联结合和情节的深入延展。
小标题式的结构近几年比较流行,估计今年仍会继续受宠,要加强小标题的拟写训练,特别注意小标题之间的内在关联。 常见的标题连缀方法有:①直接用一、二、三、四标示;②用表时间、空间、情感变化的词语连缀;③引用化用诗歌、名言、名著、名篇书名拟定;④根据内容精心概括显示文章内容的短语作为标题。 紧扣文题从不同侧面拟出小标题。各标题间或因果关系,或递进关系,或并列关系等。
五、精首尾 (一)文章开头的要求:妙开头,显魅力;开头万万不要出现错别字;开头的字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写好;开头不要太长,50字以内2至4行最好;开头要点题;开头要方便自然引出下文;开头要用修辞(比喻、排比、引用)。
(二)常见的开头方式: 1.引名句,高起点。 例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学无止境》
2.巧博喻,印象深。 例句: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一丝甘醇沁心田》
3.用排比,造文势。 例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
4.巧设问,引深思。 例句: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今夜星光灿烂》
5.抒真情,感动心。 例句: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邈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永恒的情结》
6.用题记,点主题。 例句: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三)文章结尾的要求:巧结尾,留回味;结尾必须有,没时间也要写结尾;字数不要太多,40字内最好;结尾要呼应开头,再次点题,画龙点睛;结尾不能出现错别字;结尾不要超格,也不要剩出太多空格。
(四)常见的结尾方式: 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例:(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2.呼告结尾,真情共鸣。 例: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依然还在求索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保护绿色,保护环境,让我们永远都拥有绿色。到那时,绿色才会高唱:“我轻轻地来,正如你(沙漠)悄悄地走……”——《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
3.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例: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如同品味生活了吗?
4.引用佳句,增加文采。 例:“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生活,使我懂得了放弃》
5.抒情议论,画龙点睛。 例: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的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从天空想到的》
6.景物烘托,情融于景。 例: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雨后的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雨中品读》
六、美好文 有文采对表达效果相当重要。作文一定要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会“包装”一些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的语句,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高分。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要求语言流畅,用词生动。内容上有创见的或能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
支招出文采: 文采妙招一:增强语言的画面感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原文: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卫的那只大白兔卧在草丛里,望着那片天空。(《拥抱现在》) 修改: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2.加入描写性的语言。 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轻轻地)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妮子,明天就要中考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吧!”(妈妈微笑着)关切地说。 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泄的对象。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奶吗?”我头也不抬,心里像长满草一样毛躁。 “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否则明天会没精神的。”妈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你别烦我了!害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朝妈妈大吼)
文采妙招二:打造语言的修辞美 1.运用比喻 例句:我们初三五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修改:我们初三五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就像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
2.运用排比 例句: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像大树、雄鹰和江河的美丽就展现在它们的进取中。(《生命的美丽》) 修改: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3.运用对比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片)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银色世界。
文采妙招三:展示知识储备的丰富 例句:当悲伤的暴雨袭来时,我会和书本相约在一屋中,默默倾诉内心的苦楚。(提示:打开你的知识宝库,文学、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例子均可) 修改:当悲伤的暴雨袭来时,我会和书本相约在一屋中,默默倾诉内心的苦楚。保尔那充满希望的话语,让我心头的坚冰渐渐消融;而鲁滨孙的经历则让坚韧的火焰照亮了我迷茫的前方;对比阿廖沙饱经人间冷暖的童年,我猛然发现自己与幸福如此贴近;而顾城那闪亮的黑眼睛,更教会了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七、紧扣题、常点题 1.标题直接点题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 记叙文的标题一般要求形象生动,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议论文的标题要概括表达观点,如“因材施教,发展自我”;散文的标题则比较含蓄,如“有梦不觉人生寒”。
2.篇首马上点题 如果开篇就能扣标题入题,就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果形成与文章结尾相照应的形式,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如《见证》,小作者第一段这样写道:“一生中我们要见证很多事情,欢乐、悲伤、人世变迁,历史变革……因此我们要懂得见证,感悟见证!在一次次的见证中积累经验,升华心灵。”最后一段写道:“懂得见证,学会见证,感悟见证!” 这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小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我们要懂得见证,感悟见证”,最后再次点题“懂得见证,学会见证,感悟见证”,使文章一气呵成,观点鲜明。
3.标志性语言反复点题 在文章中多处使用一个词语或几句类似的语句反复的点明话题,这些词或句子就是点题的语言标志,特别是记叙类、散文类等体裁的作文,更需要处处点题。用来点题的或一个词语,或几句话语,或一句议论,或一句抒情,或做点评,或做红线贯穿。处处点题会增加文章的凝聚力,但不要过多,多则乱,应恰到好处,当点处则点。 满分作文《感受乡村》中间有这样一段语言: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4.结构上排比点题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强大冲击。
优秀作文《错过》的小作者安排了这样四个排比段: 错过有时也能成就另一种价值。 翻开古书,有太多的文人墨客郁郁不得志,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他们错过了高官侯爵,却赢得了“生前身后名”,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书卷增添了亮丽的一笔,给世界文化留下宝贵的遗产,难道不可以这样说:错过,有时也能成就另一种价值?
错过有时也是一种永恒。 错过一段感情,往往使人悲痛欲绝、含恨终生,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双殉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双飞……真是举不胜举,然而《红楼梦》的空前绝后,《密欧与朱丽叶》的震撼人心,《梁祝》的经久不衰的魅力,难道这不能说明:错过,有时也是一种永恒吗?
错过有时也是一种拥有。 史铁生错过了如花的青春,却拥有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对生命的感悟;徐本禹错过了大都市的繁华与热闹,却拥有了大山般的执着和浑厚……难道这不能说明:错过,有时也是一种拥有吗? 全文的每一段都紧扣文题,使思维衔接,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结构完整;使文章既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节奏感。
5.结尾照应全文点题 结尾点题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步》中小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人生需要决不让步的精神,它是不断进步的前提,它是取得成功的条件。人们太依赖于让步,总是一味的调停,但正义与邪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味的让步,最终只能导致一败涂地。” 这样一点题,此文的主旨就一目了然,自然会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6.“拉一拉、扭一扭、靠一靠”万不得已而点题 以上五种点题方法是在行文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的,进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但是,有时写文章写到中间或结尾时,忽然发现“离题万里”了,应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可以在文章结尾处补加一些与话题或主题有关系的句段来挽救败局,也就是“拉一拉、扭一扭、靠一靠”,什么意思呢?
“拉一拉”就是意识到“跑题”之后,马上“悬崖勒马”,调转方向;“扭一扭”就是把“文脉”扭转回到“正题”上来;“靠一靠”就是努力用一些结论性的文字对上文进行总结,即使是画蛇添足也要往正题上“凑一凑”,说不定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呢! 注意:考场作文之大忌:一忌书面不洁;二忌篇幅不够;三忌字小浅淡;四忌辱骂抨击;五忌自我揭露;六忌内容低俗;七忌首尾平庸;八忌没有题目。
成长则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因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坚持“真理”的勇气,失去了一份“崇拜”的心灵依托;但随即你就会发现这茶的醇美、芳香、回味悠长——你的确得到了很多:民族的自尊心,恬静而悠长自得的处事态度,决不盲目的理性(也许有点偏执),一颗日臻成熟的“仁爱之心”……当一个人“冥然兀坐”时,不妨品品成长这杯茶,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得到了很多。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片段作文作业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片段作文作业课件,共27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片段作文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片段作文教学课件,共47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作文专题第三课特训抢高分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作文专题第三课特训抢高分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类型1材料作文,类型3半命题作文,类型2话题作文,类型4命题作文,类型1,材料作文,类型2,话题作文,类型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