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2.“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贫血
B.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B.倾倒液体
C.检验气密性D.测定溶液pH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6.如图是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和Y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
B.在t1℃时配制等质量的X和Y的饱和溶液,需水较多的是X
C.t3℃时,将30gX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质量为70g
D.分别将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A.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C.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自来水厂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8.下列物质之间如图中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的是( )
A.B.C.D.
9.下列有关物质应用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常用于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将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可改良土壤、增加肥效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
D.广泛使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
10.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N、P点时,溶液的pH:N>P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11.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消毒酒精、波尔多液
B.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I
D.有机合成材料:棉花、塑料
12.下列区别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氯化钡溶液B.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直接闻气味
C.区别CO2和O2——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区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
13.实验室中有下列药品:①氢氧化钠固体;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盐酸;④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药品质量发生变化,其原因与空气中CO2有关的一组是
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
14.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符合的是
A.图A是加水稀释NaOH溶液
B.图B是加热分解KMnO4固体
C.图C是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D.图D是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OH溶液
二、填空题
1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16.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活性炭、铁粉、碳酸钠等)组成。发热包发热的主要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完后得到发热包会产生一种新的白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自热火锅”的内、外盒均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环境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__(填字母序号)。
A 金属材料 B 有机合成材料 C 无机非金属材料
17.氨的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由微观变化图,可总结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a点和c点溶液的质量相同,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
19.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2)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为__________。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常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制成乙醇汽油燃料,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
(4)有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化石燃料相比,用硅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有相似性,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后,测得实验产生的废液pH<6.5(已知:酸、碱废液pH在6.5-8.5之间达到排放标准)。为准确测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取了200g废液,当加入1.48g熟石灰时,测得溶液pH=7。请计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_____
三、实验题
20.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
(1)画出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2)这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氧、硫这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原子数目之比约为___________。
21.如图为CO还原CuO的微型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现象___________。
(2)B处V型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2.如图中A、B、C、D、E为初中五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色氧化物,C中含有两种元素,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一”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D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A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23.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在教材中被多次应用。
(1)图1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请分析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
(2)图2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写出你对教材编者设计该实验时选用红磷和白磷作为实验药品的理解。
24.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二氧化碳和水能分别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为了探究Na2O2在潜水艇中反应后的物质,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请回答:
(1)请补全收集装置C中的导管。_____
(2)取少量反应后干燥管中的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没有气体产生。取一定量溶液滴加过量的BaC12溶液,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六、流程题
25.已知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1)写出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_____ 。
(2)请设计实验证明溶液B中含有NaOH.(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_____
(3)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氯化钠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是由于柏油受热熔化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只是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是由于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是由于电流产生热量,温度过高,达到灯丝的熔点,使灯丝熔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详解】
A、虽然农药本身有毒,但有杀死害虫的作用,不应该禁止施用农药,应该合理施用农药,错误;B、空气污染包含害气体和烟尘,正确;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错误;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易造成水体污染,错误。故选B。
3.A
【详解】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选项A错误;
B、碳酸氢铵(NH4HCO3)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选项B正确;
C、灭火方法有: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可以隔绝氧气,锅内的火就会熄灭,选项C正确;
D、金属生锈是金属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表面刷漆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防止生锈,选项D正确。故选A。
4.D
【详解】
A、蒸发食盐水时,将食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再将蒸发皿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直接加热,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选项正确;
B、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持瓶,瓶口紧靠量筒口缓缓倒入液体,选项正确;
C、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手紧握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表明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
D、测溶液的pH时,应将待测溶液滴到pH上,不能将pH浸入待测溶液中,试纸上的药品会污染待测溶液,选项错误,故选D。
5.B
【详解】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
故选B。
6.D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X和Y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故选项正确;
B、在t1℃时,Y物质的溶解度大于X物质的溶解度,所以配制等质量的X和Y的饱和溶液,需水较多的是X,故选项错误;
C、t2℃时,X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X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故选项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Y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从t3℃降温至t2℃时,物质X有晶体析出,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而Y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但还是比X小,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Y,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A
【详解】
A、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分解得到两种产物,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一定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符合题意;
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海洋占总储水量的96.5%,含盐量很高的海水不可以饮用,而淡水只占2.53%,故人类缺少淡水,不符合题意;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要用肥皂水进行区分,用食盐不能区分,故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厂净化水,主要用到沉淀、过滤、吸附的方法,没有用到蒸馏,而蒸馏主要是实验室里来净化水的方法,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
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钙,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选项A正确;
B、铜不能一步转化为铁,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不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选项B不正确;
C、水通电分解能生成氧气,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氧气和水,而氧气与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选项C正确;
D、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转化关系,熟悉物质之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B
【详解】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常用于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正确;
B、不能将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二者混合会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选项错误;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选项正确;
D、广泛使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因塑料有耐腐蚀性强,可塑性好,密度小等优良特性,选项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详解】
A、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M点时,氧化铜未反应完全,则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故A正确;
B、M、N点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则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故B正确;
C、N点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大于7,P点时,稀盐酸过量,溶液的pH小于7,则N、P点时,溶液的pH:N>P,故C正确;
D、N点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完全,则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故D不正确。故选D。
11.D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材料的类别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中至少两种营养元素。
【详解】
A、消毒酒精和波尔多液都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B、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中都含有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说法正确;
C、Se和I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说法正确;
D、棉花属于天然纤维,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12.B
【详解】
A、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盐酸不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可以鉴别;
B、直接闻气味,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气味可能相同,不能鉴别;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是放热、吸热,温度分别升高、降低,可以鉴别;
答案:B。
13.B
【详解】
①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药品质量发生改变与二氧化碳有关;
②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药品质量发生改变与二氧化碳有关;
③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逸出到空气中,药品质量发生改变与二氧化碳无关;
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药品质量发生改变与二氧化碳无关;
答案:B。
14.D
【详解】
A、pH大于7的碱性溶液加水稀释不会变成pH=7的中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氧气,锰元素始终存在固体中,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锰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氧气逸出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到反应结束,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水的质量减少,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OH溶液时,KOH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将硫酸反应完后,KOH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符合题意。故选D。
15.N2 Al2O3
【详解】
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填:N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氧化物为氧化铝,故填:Al2O3。
16. B
【详解】
发热包发热的主要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完后得到发热包会产生一种新的白色固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自热火锅”的内、外盒均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环境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B。
17. 10: 9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详解】
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NH3、O2、NO、H2O,故反应方程式为。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30):(6×18)=10:9。由微观变化图可以看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了新的分子,新的分子构成了新物质,故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8. 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溶液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大,ab段减小的质量和be段增大的质量相同,故a点和c点溶液质量相同
【详解】
(1)金属活动性为镁>锌>铜>银,因此加入锌粉后,锌与硝酸银先发生反应,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硝酸锌相对分子质量,所以造成生成溶液减小,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锌与硝酸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小,而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硝酸铜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硝酸锌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又使溶液质量增加,因此ab段减小的质量与bc段增加的质量相等,使得a点与c点的形成溶液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溶液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大,ab段减小的质量和be段增大的质量相同,故a点和c点溶液质量相同。
19.酸雨 CH4 节省石油资源并减少污染 硅在地壳中含量较高(或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或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合理即可) 0.73%
【详解】
(1)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后会生成酸,就会形成酸雨,故填:酸雨。
(2) 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3H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H4。
(4)甲烷燃烧消耗氧气,充分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
(5)汽油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的,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燃烧后不生成空气污染物,故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节省石油资源并减少污染。
(6)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而且燃烧生成物是固体二氧化硅,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故用硅作燃料的优点是硅在地壳中含量较高(或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或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合理即可)。
(7)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的该性质相似,故其反应方程式为:。
(8)设200g废液中含氯化氢溶质的质量为x
x=1.46g
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20.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1
【详解】
(1)由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硫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16,核外电子排布为2、8、6,所以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这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由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氧、硫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和32,设两种单质的质量为m,则等质量的氧、硫这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原子数目之比为:=2:1。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详解】
(1)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2)B处V型管内的溶液变浑浊,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Ca(OH)2 金属表面除锈
【详解】
A、B、C、D、E为初中五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色氧化物,初中学习的红色氧化物只有氧化铁,则A是氧化铁,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是碳酸钙,C既能与氧化铁反应,也能与碳酸钙反应,应该为酸,C中含有两种元素,则C为盐酸,结合B由A转化生成,D可以转化成E,则B可能是单质铁,D是氢氧化钙,把各物质带入框图进行验证,推断合理;
(1)D物质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2)A与C溶液反应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在生活中的用途是金属表面除锈,因为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水。
23.(1)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固体,对试剂瓶内压强几乎无影响。(2)红磷与白磷都是可燃物、红磷与白磷的着火点不同。(合理即可)
【详解】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图1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固体,对试剂瓶内压强几乎无影响;
(2)图2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教材编者设计该实验时选用红磷和白磷作为实验药品是因为红磷与白磷都是可燃物、红磷与白磷的着火点不同(合理即可),可以通过对照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4.
【详解】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收集装置为 ;
(2)取一定量溶液滴加过量的BaC12溶液,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Ba(OH)2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Na2CO3+2HCl=2NaCl+H2O+CO2↑
【详解】
(1)X溶液是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硫酸钡,可以除去硫酸镁,氢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OH)2;
(2)证明溶液B中含有NaOH的方案: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以除去碳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3)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模拟二(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模拟二(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模拟二二模化学试题pdf、9化学二--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