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重点中学初一分班语文试卷(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987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石家庄重点中学初一分班语文试卷(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987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石家庄重点中学初一分班语文试卷(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987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石家庄重点中学初一分班语文试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石家庄重点中学初一分班语文试卷(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看拼音写词语。(5分)
yùn cáng(________) chōng jǐng(__________)
chóu duàn(________) róu zhòu (__________)
fěi cuì (_________)
【答案】(1)蕴藏 (2)憧憬 (3)绸缎 (4)揉皱 (5)翡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应该注意的词语是:蕴藏。
2. 给加点字选择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4分)
戛然(jiá gá ) 烟囱(cōng chōng ) 教诲(huì huǐ) 宫廷(tín tíng)
流露(lù lù ) 悄然( qiā qiǎ ) 勉强(qiáng qiǎng ) 蒙骗(mēng méng )
【答案】jiá cōng huì tíng lù qiǎ qiǎng mē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应该这样的读音是:“悄然”的“悄”应读qiǎ。
3. 选择书写错误的一组。( A )(2分)
A. 风调雨顺 漫不惊心 大雨倾盆 山穷水尽
B. 崇山峻岭 竭尽全力 兴国安邦 前俯后仰
C. 盛气凌人 欣欣向荣 喜出望外 千姿百态
D. 舍己为人 精兵简政 水落石出 举世闻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为漫不经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 在技术力量特别缺乏下,这个工程也没有停下来。
B. 我们就互相关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 纵然功课很忙,我们也要坚持体育锻炼。
D. 他从没缺过课,今天下午,大约肯定是生病了。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词序颠倒,“交换了”和“广泛的” 对调。 C 关联词语用错,把“纵然“ 改为“即使” D前后矛盾,去掉“大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2分)
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解析】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A前后矛盾“终于”和“基本”去掉其一。B否定失当,去掉“切记”或“不要”C.两面对一面,应该改为一个班级有好的班风。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 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解析】“妇孺皆知”的意思是“妇幼都知道”,与语境不符,应改为“鲜为人知”。
7. 按课文填空。(5分)
(1)《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告诉我们,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无法阻拦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3)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
(5) 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在其中矣。”
(1)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潮平两岸阔(4)浅草才能没马蹄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煎,没,笃。
二、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8分)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①王徽之,字子猷(yóu),王羲之的儿子。②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
1.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王子猷居山阴/居数月,其马将胡马而归
B.造门不前而反/其反激之力
C.因起彷徨/未若柳絮因风起
D.或问:“暂住何烦尔?”/或以钱币乞之
【解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判断正误。A.居:居住\过了B.通“返”返回\反过来;C.于是\凭借;D有的人。固选D。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
(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王子猷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我本来就是趁着有兴致而来的,兴致消退了就回去,何必要见戴安道呢?
【解析】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3.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子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王子猷是一个放荡不羁、自然率真的人。
【解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结合语段做分析。王子猷雪夜想起访戴安道因为兴趣使然,兴之所至。他不以世俗只见而规制自己的行为,而是秉持着一种人本主义的精神.一切由“我”
【翻译】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他环顾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洁白,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去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住在别人家中,就下令仆人种一些竹子。有人问:“只是暂时住在这,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王子猷思考许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天没有它呢?”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蔓延的花香
有一天,对面邻居在楼道里放了很大的一盆花。看样子好像是要扔掉。我是个爱花之人,况且新搬来这个楼没多久,家里还没有置办一盆花,便想把它要来。我试着去敲那家的门,门开了,一个穿着睡衣的男人好像没睡醒的样子,一张脸仍然被好梦和恶梦纠结着。
“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是对面新来的邻居,来和您打个招呼。”
“哦,你好你好。”他使劲甩了甩脑袋,试图把瞌睡虫赶跑。
“我想问问您,门口的这盆花,是否可以送给我呢?”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当然当然,如果喜欢你就搬回去好了。”
我乐不可支。他主动帮我把那盆花抬了进来。
我围着那盆花,搓着手,呲着牙,左看看,右瞧瞧,哪点也不像有病的样子啊,疑惑着那家人为什么要把它扔掉呢。
不一会儿,我听到有人敲门,我开门看到是对面的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喷壶,对我说:“我家里有好几个浇花的小喷壶,我刚才看你家里没有花,知道肯定没有这个,省得你买了,送你一个。”我连声道谢,这邻居,真是热心肠的人。
又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又敲门了。我开门,看见还是他。
“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休息了。”他说,“那盆花吧,这两天有点生小虫子了,明天你去花店买点驱虫药啥的,免得你家里到处都是那种小飞虫。”
我不禁感慨,这年头,有这样热心的邻居还真是太少了。我是多么幸运,能与之为邻。
妻子回来,看到这盆花儿,喜欢得不得了,问我花多少钱买的,我说是对面邻居家要扔掉,我要回来的。
“真是个不爱花的人,这么好的花,怎么说扔就要扔掉呢?”妻子一边用纸巾轻轻擦拭花的叶子,一边小声嘟囔着。
“就是啊,谁像你,简直就是个花痴。”我取笑她。
就在这时,我听到对面有人敲门,继而听到了一段令我脸红的对话。
“老公,给我开门,我忘记带钥匙了。”
门开了。
“老公,你把花搬回去了?”
“没有,那盆花让我送给对面的邻居了,他刚搬来,家里一盆花都没有,人挺好的。”
“那可是我最喜欢的一盆啊,你怎么能送人了呢?我让你把它放到楼道里,是为了让它散散身上的霉气。没想让你送人啊。”
“没事,只要都是爱花的人,花放在哪里不是都一样呢?”
“唉,你呀,就知道自作主张。算了,送了就送了吧,总不能再去要回来。”
……
我愣住了,原来人家并没有准备扔掉啊,这事弄的。我的脸红得像灿烂的晚霞,妻子却乐得前仰后合。
“把花还给人家吧,如果人家为这个事吵起来就不好了。”妻子说。
可是我真的挺舍不得的,如果当做没听见,不就完了吗。得,不管了,要送也明天再说吧。
“咚咚咚”,又有人敲门,唉,这一天啊,这门还没消停过。
我通过门眼看过去,看到是对面的两口子。我想完了,这女的一定是要她的花来了。
我开门,那女的一脸笑容说道:
“这盆花啊,挺不好养的,我这个本上记录了一些它的习性,你们看看吧,希望能有点用。”
“谢谢,谢谢……”我和妻子着实有点慌了,竟然忘了请他们进屋来坐。
“对了,忘了告诉您。”在她关门的刹那,又一次探出红扑扑的脸来,“那盆花啊,估计要开花了,这几天不能浇太多的水……”
转身回来,看着那盆花,我和妻子无形中竟感到了一种责任和压力。这不仅仅是一盆花,更是一颗有些偏执的爱花的心啊。
仔细看看那花,确实全身都胀满了花蕾,虽然还没有开花,而我们似乎已闻到了浓浓的花香,在满世界蔓延开来。
1.文章中多次写到“敲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巧妙串连全文。请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几次“敲门”后发生的情节。(4分)
(“我”敲邻居家门)邻居送花→(邻居一敲“我”家门)① →(邻居二敲“我”家门)② →(女邻居敲自家门)③ →(邻居三敲“我”家门)④ 。
①送“我”小喷壶;②嘱“我”买药驱虫;③“我”了解“送花”真相;④送养花记录,提醒不能多浇水。(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概括,概括事件或部分:谁+做了什么/谁+怎么样,概括全文:谁+做了什么+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和时间线索可以找到答案。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8分)
(1)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这不仅仅是一盆花,更是一颗有些偏执的爱花的心啊。
这里的“偏执”不是指对事物认识片面而固执,而是指对花爱得深挚而执著,(1分)写出了邻居把花送给“我”家后,心里还是牵挂着这盆花,(1分)希望它健康生长、尽情绽放。(1分)正是这种“偏执”激发了“我”和妻子养花护花的责任感。(1分)
【解析】本题考察词语的含义,先看是否有手法,表义+深义。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表面意思,本义+文中语境义,具体理解出它包含的情感(深义)“偏执”的原意是指对事物认识片面而固执,在文中是指对花爱得深挚而执著,写出了邻居把花送给“我”家后,心里还是牵挂着这盆花,希望它健康生长、尽情绽放。正是这种“偏执”激发了“我”和妻子养花护花的责任感。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邻居内心对这盆花的牵挂,写出了她为“我”能够养好花、享受花开的美丽考虑得细心周到。(1分)“红扑扑”一词既是写女邻居健康美丽,(1分)又是表现她友善、真诚、热心的美好品质让“我”有了温馨怡人的感觉。(1分)
【解析】本题考察人物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确认描写+作用(专业术语+主体+方面+特点)+情。人物描写主要是为了写出人物某种性格特征或心理。“对了,忘了告诉您。”“那盆花啊,估计要开花了,这几天不能浇太多的水……”运用了语言描写,在她关门的刹那,又一次探出,运用了动作描写,红扑扑的脸是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邻居对花的牵挂。
3.说说文章结尾“我们似乎已闻到了浓浓的花香,在满世界蔓延开来”这句话的含义。(4分)
这句话一是指邻居送给“我”家的这盆花散发出的浓浓香味弥漫在“我”家,(1分)也会弥漫到邻居家;(1分)二是指邻居两口子所具有的友善、真诚、热心的美好品质像花香一样蔓延开来,(1分)感动了“我”并影响了“我”。(1分)
【解析】考察句子含义。表义+深义,先判断是否有手法或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指代的具体内容。
4.品味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起到了点题、照应上文(“估计要开花了”)(1分)、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的作用;(1分)从内容上,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含蓄委婉地揭示了文章主旨,(1分)
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像空间。(1分)
【解析】考察段落作用,先判断是否为特殊句段,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内容,引出下文……内容,为……作铺垫;结尾: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画龙点睛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小升初初一入学分班考测试卷(五)(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拼读写字我最棒,比一比,再组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请用“√”选出正确答案,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按要求写句子,日积月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小升初初一入学分班考测试卷(四)(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正确读音我会选,对号入座我来选,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它的说明方法,按要求写句子,古诗词积累,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小升初初一入学分班考测试卷(一)(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出词语,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写出下列汉字的偏旁,选字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古诗词积累,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