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21年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生物圈》和《细菌、真菌和病毒》专项训练题(无答案)
展开
《生物与生物圈》和《细菌、真菌和病毒》专项训练题
- 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滨州市博兴县境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3%,有乔木林3万多亩、经济林4.5万亩、绿地20余万平方米。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打渔张森林公园研学旅行,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图一表示打渔张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用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三中的______(填字母)相对应。
(2)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该生物在食物网中属于第_________级消费者。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三中______(填数字)过程开始的。在绿色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获得1千焦的能量,最多需要绿色植物提供______千焦能量。
(4)打渔张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打渔张森林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打渔张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和分解者。
(3)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处于第_________营养级。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_ (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石油燃料的大量的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土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来,塞罕坝人变茫茫荒原为郁郁林海,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总面积四十余万亩,物种丰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一展北国风光,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有人说:塞罕坝林海属于中国,面中国的环保行动则属于世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塞罕坝森林公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
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 。
(2)塞罕坝森林公园中丰富的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上图为塞罕坝林公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
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法分子大量猎捕山雀,短期内____________数量会大量增加。
(4)塞罕坝森林公园呈现一派北国风光,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该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称。
(5)试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环保行动属于世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美丽富饶的烟台养马岛是黄海之中的一颗明珠,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吸引着很多学生前来实践和调查.
(1)养马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的藻类植物,浅水处有浒苔和石莼等绿藻,稍深处有海带等褐藻,
再深处有紫菜和石花菜等红藻,这种分布主要受 ______ 的影响。
(2)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疣荔枝螺,锈凹螺、丽核螺等海螺,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
不易被发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是岛域部分生物食物网简图,该食物网中,中国毛虾幼体发育成中国毛虾,那么"藻
类植物→中国毛虾幼体→中国毛虾→带鱼"能否算作一条食物链,若不能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 ______的数量减少最多。
(4)养马岛海域的生物种类繁多,体现了___________ 的多样性。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每年产氧量最多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6)从6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中学生实践基地利用基地屋顶建设“空中菜园”,并形成生态循环模式(如图),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学校农耕社团利用该基地开展研究,在空中菜园采用腐熟厨余垃圾作为主要肥料,与施用化肥的普通菜地比较同种蔬菜铅含量,结果如表。
蔬菜铅含量比较表
种类 | 采样地 | 鲜重铅含量/(mg•kg-1) |
叶菜类 | 空中菜园 | 0.028 |
普通菜地 | 0.137 | |
茄果类 | 空中菜园 | 未检出 |
普通菜地 | 0.021 |
(1)请写出食物链的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解,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作为食堂的燃料,其能量直接来源是______中的有机物;与产生沼气有关
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_。蔬菜生活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含___________的无机盐,可从沼液、沼渣中获得。
(3)从蔬菜铅含量比较表可以看出,此生态循环模式生产的蔬菜与施用化肥的普通菜地比较同种蔬菜铅含量明显___________。如果蔬菜中被含铅物质污染了,这些铅会通过____________不断积累,最后这些铅会到达人的体内。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阅读: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②将糯米倒入锅中蒸熟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⑤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⑥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根据材料回答:
(1)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
(4)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有制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7.根据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C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5种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ABCD,一类包括E,则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微镜下观察A,发现____________结构可以被染色。用放大镜观察B时发现的白色绒毛实际是其结构[ ]______________。图一中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E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如何繁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是巴斯德巧妙设计的曲颈瓶实验。B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A组对照试验中煮沸的肉汤不容易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一中的④中有 ________________ ,图一中的A、B、C和D都通过它来繁殖后代。
(6)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或者字母)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 ___________ 。
(7)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C作为 ___________ 参与物质循环。
(8)图中的B能产生 ___________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8.使用“公筷公勺”用餐,成为今年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细菌的传播风险,专家小组为此专门开展了探究,设计实验如下:
步骤1:选择3道菜,各选取25克作为餐前样本备用。
步骤2:将剩余的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食用,一份不使用公筷食用。
步骤3:就餐时,参与实验的四名志愿者按要求交替吃两组菜,最后每道菜各取25克进行采样。
步骤4:采集的样本送往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恒温培养,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样本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
序号 | 菜名 | 结果(CFU/g) | ||
餐前 | 餐后 | |||
公筷 | 非公筷 | |||
1 | 凉拌黄瓜 | 630000 | 710000 | 930000 |
2 | 干锅茶树菇 | 10 | 110 | 100000 |
3 | 香辣牛蛙 | 30 | 520 | 23000 |
注: CFU/g是指待检样品培养的菌落形成单位。
(1)餐前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超于其他菜,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步骤3中实验人员交替吃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明认为可以不用设置“餐前组”也可以得出科学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第_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 培养皿号 | 操作 |
A组 | 1号 |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2号 | 置于教室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 |
B组 | 3号 |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4号 |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B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______菌。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精炼课件 专题17 细菌、真菌和病毒(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精炼课件 专题17 细菌、真菌和病毒(含答案),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菌落,配制培养基,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高温灭菌,考点突破,考点二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螺旋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8.2细菌、真菌和病毒(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8.2细菌、真菌和病毒(含答案),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聚焦,电镜或高倍显微镜,细胞质,DNA,细胞膜,细胞壁,独立生活,分裂生殖,名师点拨,归纳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专题17 细菌、真菌和病毒(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专题17 细菌、真菌和病毒(含答案),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螺旋菌,细菌的生殖,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酵母菌,单细胞,多细胞,真核生物,病毒繁殖,与动植物共生,馒头面包制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