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统考2022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备考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全国统考2022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3讲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2备考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全国统考2022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1讲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表面积和体积2备考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全国统考2022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10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4讲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2备考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全国统考2022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11章概率第1讲随机事件的概率2备考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全国统考2022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4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备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四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1.[2020昆明市高考模拟]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则“α∥β”是“l⊥m”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数学文化题]《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如图8-4-1所示的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且PD=CD,点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则图中的鳖臑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图8-4-1
3.[2021江苏省部分学校学情调研]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面四个论断: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的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
4.[2021云南省部分学校统一检测]如图8-4-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平面BB1C1C,E是CC1的中点,BC=1,BB1=2,AB=,∠BCC1=60°.
(1)证明:B1E⊥AE.
(2)若A1B∩AB1=D,求三棱锥D-AA1E的体积.
图8-4-2
5.[2021安徽四校联考]如图8-4-3(1),ABCD是正方形,点P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弧上(P不与B,C重合),E为线段BC的中点.现将正方形ABCD沿BC折起,使得平面ABCD⊥平面BCP,如图8-4-3(2)所示.
(1) (2)
图8-4-3
(1)证明:BP⊥平面DCP.
(2)若BC=2,当三棱锥D-BPC的体积最大时,求E到平面BDP的距离.
6.[2020惠州市二调]如图8-4-4,AB为圆O的直径,点E,F在圆O上,AB∥EF,矩形ABCD所在平面和圆O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已知AB=3,EF=1.
(1)求证:平面DAF⊥平面CBF.
(2)设几何体F-ABCD,F-BCE的体积分别为V1,V2,求V1∶V2的值.
图8-4-4
7.[2021贵阳市四校第二次联考]如图8-4-5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2AD=4,PD=BD=AD,且PD⊥底面ABCD.
(1)证明:BC⊥平面PBD.
(2)若Q为PC的中点,求三棱锥A-PBQ的体积.
图8-4-5
8.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AD=2,∠BAD=45°,点E在线段CD上,DE=EC,把△BCE沿BE翻折,使点C到点P的位置,如图8-4-6.
(1)当平面PBE⊥平面ABCD时,求AP的长;
(2)若PD=2,求三棱锥B-ADP的体积.
图8-4-6
9.如图8-4-7,在四棱锥S-ABCD中,已知底面ABCD为矩形,△S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A=SD=2,AB=2,F是BC的中点.
(1)若在线段AD上存在点E,使得平面SEF⊥平面ABCD,指出点E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在(1)的条件下,若∠SFE=30°,求点F到平面SAD的距离.
图8-4-7
10.如图8-4-8,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BC,平面ACC1A1,平面BCC1B1两两垂直.
(1)求证:CA,CB,CC1两两垂直.
(2)若CA=CB=CC1=a,求三棱锥B1-A1BC的体积.
图8-4-8
11.[原创题]如图8-4-9,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D为线段PB的中点,E为线段PC上的动点,且PA=AB=4,BC=3.
(1)求证:平面ADE⊥平面PBC.
(2)当三棱锥P-ADE的体积为2时,求DE的长度.
图8-4-9
答 案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四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1.A 因为l⊥α,α∥β,所以l⊥β,又m⊂β,所以l⊥m;但由l⊥α,l⊥m,m⊂β不能得到α∥β.所以“α∥β”是“l⊥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解题关键】 本题以空间位置关系为载体考查充要条件,求解的关键是熟记空间中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梳理各种证明方法,结合题设条件准确运用.题目没有给出图形时,要画出图形,借助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判断.
2.C 因为PD⊥底面ABCD,所以PD⊥DC,PD⊥BC,PD⊥BD,
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C⊥CD,
所以BC⊥平面PCD,所以BC⊥PC,所以四面体PDBC是一个鳖臑.
因为DE⊂平面PCD,所以BC⊥DE.
因为PD=CD,点E是PC的中点,所以DE⊥PC,
又PC∩BC=C,所以DE⊥平面PBC,所以DE⊥BE,
可知四面体EBCD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四面体EBCD是一个鳖臑.
同理可得,四面体PABD和FABD都是鳖臑.
故选C.
3.若m⊥n,n⊥β,m⊥α,则α⊥β(或若α⊥β,n⊥β,m⊥α,则m⊥n) 若①m⊥n,②α⊥β,③n⊥β成立,则m与α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即④m⊥α不一定成立;若①m⊥n,②α⊥β,④m⊥α成立,则n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即③n⊥β不一定成立;若①m⊥n,③n⊥β,④m⊥α成立,因为m⊥n,n⊥β,所以m∥β,又m⊥α,所以α⊥β,即①③④⇒②;若②α⊥β,③n⊥β,④m⊥α成立,因为α⊥β,n⊥β,所以n∥α,又m⊥α,所以m⊥n,即②③④⇒①.
4.(1)如图D 8-4-4,连接BE.
因为在△BCE中,BC=1,CE=CC1=BB1=1,∠BCE=60°,
所以△BCE是等边三角形,BE=1.
因为在△B1C1E中,B1C1=EC1=1,∠B1C1E=120°,
所以B1E=.图D 8-4-4
在△BB1E中,BE=1,B1E=,BB1=2,
所以B1E⊥BE.
又AB⊥平面BB1C1C且B1E⊂平面BB1C1C,
所以B1E⊥AB.
又AB∩BE=B,所以B1E⊥平面ABE.
因为AE⊂平面ABE,所以B1E⊥AE.
(2)由A1B∩AB1=D知D为A1B,AB1的中点.
由AB⊥平面BB1C1C,可得AB⊥BB1,
所以△AA1D的面积AB·BB1=×2=.
在平面BB1C1C内过点E作EH⊥BB1于点H,
又AB⊥EH,AB∩BB1=B,
所以EH⊥平面ABB1A1.
在Rt△BB1E中,由EH·BB1=BE·B1E,可得EH=,
即点E到平面AA1D的距离为.
所以三棱锥D-AA1E的体积.
5.(1)因为平面ABCD⊥平面BCP,ABCD是正方形,
平面ABCD∩平面BCP=BC,所以DC⊥平面BCP.
因为BP⊂平面BCP,所以BP⊥DC.
因为点P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弧上,所以BP⊥PC.
又DC∩PC=C,所以BP⊥平面DCP.
(2)当点P位于的中点时,△BCP的面积最大,三棱锥D-BPC的体积也最大.
如图D 8-4-5,连接PE,DE,因为BC=2,所以PE=1,所以△BEP的面积为×1×1=,
所以三棱锥D-BEP的体积为×2=.
因为BP⊥平面DCP,所以BP⊥DP,
DP=,
△BDP的面积为.设E到平面BDP的距离为d,由×d=,得d=,
即E到平面BDP的距离为.
图D 8-4-5
6.(1)解法一 ∵平面ABCD⊥平面ABEF,在矩形ABCD中,CB⊥AB,
平面ABCD∩平面ABEF=AB,CB⊂平面ABCD,
∴CB⊥平面ABEF.∵AF⊂平面ABEF,∴AF⊥CB.
又AB为圆O的直径,∴AF⊥BF.
∵CB∩BF=B,∴AF⊥平面CBF.
∵AF⊂平面DAF,∴平面DAF⊥平面CBF.
解法二 ∵平面ABCD⊥平面ABEF,在矩形ABCD中,DA⊥AB,
平面ABCD∩平面ABEF=AB,DA⊂平面ABCD,
∴DA⊥平面ABEF.
∵BF⊂平面ABEF,∴DA⊥BF.
又AB为圆O的直径,∴AF⊥BF.
∵DA∩AF=A,∴BF⊥平面DAF.∵BF⊂平面CBF,∴平面DAF⊥平面CBF.
(2)如图D 8-4-6,过点F作FH⊥AB,交AB于H.
∵平面ABCD⊥平面ABEF,
平面ABCD∩平面ABEF=AB,
且FH⊂平面ABEF,
∴FH⊥平面ABCD.
则V1=×(AB×BC)×FH,图D 8-4-6
易知V2=×()×BC,
∴=6.
7.(1)由题意得,AB=4,AD=2,BD=AD=2,所以AD2+BD2=AB2,所以AD⊥BD,
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D∥BC,
所以BC⊥BD,
又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
因为PD∩BD=D,所以BC⊥平面PBD.
(2)如图D 8-4-7,连接AC,因为Q为PC的中点,所以S△PBQ=S△QBC,
所以V三棱锥A-PBQ=V三棱锥A-QBC,
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V三棱锥A-QBC=V三棱锥Q-ABC=V四棱锥Q-ABCD.
过点Q作QE⊥DC交DC于点E,
因为PD⊥平面ABCD,CD⊂平面ABCD,所以PD⊥DC,
所以PD∥QE,
所以QE⊥平面ABCD,
又Q为PC的中点,所以QE为△CDP的中位线,所以QE=PD,
所以V四棱锥Q-ABCD=V四棱锥P-ABCD.
由已知可得PD=2,所以V三棱锥A-PBQ=V三棱锥A-QBC=V三棱锥Q-ABC=V四棱锥Q-ABCD=V四棱锥P-ABCD=×2×2×2=2,
故三棱锥A-PBQ的体积为2.
图D 8-4-7
8.(1)翻折前,根据CD=AB=4,DE=EC,得CE=2,
在△BCE中,BC=2,∠BCE=∠BAD=45°,
由余弦定理,得BE=2,所以BC2=BE2+CE2,于是BE⊥CE.
翻折后,有PE⊥BE.
因为平面PBE⊥平面ABCD,且平面PBE∩平面ABCD=BE,PE⊂平面PBE,所以PE⊥平面ABCD.
连接AE,因为AE⊂平面ABCD,所以PE⊥AE,
而AE2=AB2+BE2=16+4=20,PE=2,
所以PA==2.
(2)如图D 8-4-8,因为BE⊥PE,BE⊥DE,PE∩DE=E,
所以BE⊥平面PDE,
又BE⊂平面ABED,所以平面PDE⊥平面ABED.
图D 8-4-8
由于PD=2,DE=PE=2,所以△PDE为正三角形,
取DE的中点O,连接PO,则PO⊥DE,
所以PO⊥平面ABED,且PO=,
所以三棱锥B-ADP的体积VB-ADP=VP-ADB=S△ADB·PO=×4×2×.
9.(1)点E为AD的中点.
理由如下: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AB⊥AD.
又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所以EF∥AB,
所以AD⊥EF.
又△S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A=SD,
所以SE⊥AD.
因为SE∩EF=E,所以AD⊥平面SEF.
又AD⊂平面ABCD,所以平面SEF⊥平面ABCD.
图D 8-4-9
(2)如图D 8-4-9,过点S作SO⊥FE,交FE的延长线于点O.
由(1)知平面SEF⊥平面ABCD,平面SEF∩平面ABCD=EF,所以SO⊥平面ABCD.
因为△S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A=SD=2,
所以AD=4,SE=2,
又EF=AB=2,所以△SEF为等腰三角形.
因为∠SFE=30°,故∠SEF=120°,∠SEO=60°,
故OE=1,SO=.
连接AF,DF,设F到平面SAD的距离为d,
由VF-SAD=VS-FAD可得×S△SAD×d=×SO×S△FAD.
易知S△SAD=×2×2=4,S△FAD=×2×4=4,
所以d=SO=.
10.(1)在△ABC内取一点P,作PD⊥AC,PE⊥BC,
因为平面ABC⊥平面ACC1A1,平面ABC∩平面ACC1A1=AC,所以PD⊥平面ACC1A1,所以PD⊥CC1.
同理PE⊥CC1,又PD∩PE=P,所以CC1⊥平面ABC,所以CC1⊥AC,CC1⊥BC,
用证CC1⊥AC的方法,可证AC⊥BC,故CA,CB,CC1两两垂直.
(2),由(1)可知,三棱锥A1-BCB1的高为A1C1=a,
又BC·BB1=a2,所以三棱锥B1-A1BC的体积为a3.
11.(1)∵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
又AB⊥BC,PA∩AB=A,∴BC⊥平面PAB.
∵AD⊂平面PAB,∴AD⊥BC.
∵PA=AB,D为线段PB的中点,∴AD⊥PB.
又BC∩PB=B,∴AD⊥平面PBC.
∵AD⊂平面ADE,∴平面ADE⊥平面PBC.
(2)易知S△PAD=S△PAB=×4×4=4.
记点E到平面PAB的距离为h,则V三棱锥P-ADE=V三棱锥E-PAD=×S△PAD×h=h,由h=2,得h=.
由(1)可知BC⊥平面PAB.∵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AB.
过点E向PB作垂线,垂足为F,则EF⊥平面PAB,且EF∥BC.
∵EF=h=,BC=3,∴EF为△PBC的中位线,即点F与点D重合.故DE=.
【素养落地】 本题以三棱锥为载体,让考生在运用与线面、面面垂直有关的定理的过程中,提升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素养练习 第8章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素养练习 第8章 第4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教材衍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讲与练 第8章 第4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讲与练 第8章 第4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含解析),共12页。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3讲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2试题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3讲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2试题文含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