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1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个人不同的音色
B.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 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音调发生了改变
D. “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2.在抗击疫情期间,进出公共场所都要用测温枪测温,测出来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
A. 30℃ B. 36℃ C. 38℃ D. 40℃
3.电影?流浪地球?中,在为地球探路的空间站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空间站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时进展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举哑铃 B. 做俯卧撑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4.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与摩擦力有关的是〔 〕
A. 人走在路上被石头绊倒身体前倾 B. 自行车的把套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人用力蹬地,使人竖直跳起 D. 提起重物时,使用细绳比粗绳更勒手
5.如以下图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瓶盖起子
C. 天平 D. 核桃夹
6.实心物体在水中(假设水足够深)处于自由状态时,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下沉到水底
B.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可能漂浮在水面上,只要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够大
C. 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处于漂浮状态
D. 密度等于水的物体不可以漂浮在水上
7.如以下图,一辆上外表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顿,那么对两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选项是(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 假设m1
C. 不管m1、m2的大小关系如何,两小球一定不相碰
D. 不管m1、m 2的大小关系如何,两小球一定相碰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8.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因为光在空气中沿________传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__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9.小敏去登山,在山下买了一瓶体积是330mL的纯洁水,纯洁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小敏把这瓶纯洁水带到山顶,这瓶纯洁水的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购置的是一瓶冰冻过的纯洁水,发现瓶子底部有明显凸出的现象,是因为水结成冰后________变小,造成体积变大引起的现象。
10.在南方,每当“回南天〞气候到来时,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回南天一般发生在春季,这时南风吹来温度较高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和地板上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通风后水珠明显变少,这是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1.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__球的运动。
12.国庆阅兵时,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它受到的牵引力________它受到的阻力,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________零〔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士兵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3.关心保护残疾人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美德,为了方便盲人行走,现在许多城市公路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盲道。相对于普通的人行道,人走在盲道上,在压力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时,脚底的受力面积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脚底受到的压强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从而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因此他们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像正常人那样行走。
14.如以下图,两个底面积不同〔SA
15.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探究纸锥在空气中下落的规律。他们取三个完全一样的质量为m的纸锥,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中固定质量为3m小球,在丙纸锥中固定质量为8m小球,再让纸锥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答复以下问题:
〔1〕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
〔2〕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向________运动,以丙为参照物,甲、乙向________运动。
〔3〕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________倍。
三、作图题〔共3题;共12分〕
16.如图请画出重为5N的苹果的重力的示意图。
17.假设有一天阿基米德用一根杠杆能够撬动整个地球,请你在模型中画出撬动地球最省力的示意图。
18.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题〔共3题;共14分〕
19.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以下图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假设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能否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说明理由。________。
20.小明同学用如以下图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外表的停顿位置。
〔1〕小车在一样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一样;
〔2〕标记a是小车在__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木板〞)外表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外表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慢〞);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的运动状态是什么?________;
〔4〕在此实验根底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1.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以下图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答复以下问题:
〔1〕根据A与E两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2〕假设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________。
〔3〕在小明实验的根底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A的体积为________cm3 , 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五、计算题〔共2题;共25分〕
22.住在禅城的小明一家在国庆假期自驾车外出旅游,返程时发现了如以下图交通指示牌。请答复以下问题:
〔1〕在遵守交通规那么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禅城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2〕假设小明爸爸驾车从交通指示牌处以规定的最大车速匀速行驶了0.5 h,在余下路程中遇到了堵车,花费了1 h才到达禅城,那么在余下路程中汽车平均速度为多少?
23.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200cm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质量为400g,其底面积为S2=100cm,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外表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外表与液面的距离为h1 , 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 图像,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求物体A的密度;
〔2〕求容器内液体的密度;
〔3〕假设此时液面距离容器底部0.16m,求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六、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24.阅读以下材料,答复题后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了确保平安,可用水循环进展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参加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参加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说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如图翻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什么现象________?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那么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假设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以下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 ?
25.请阅读?按压式瓶盖?答复以下问题。
按压式瓶盖
日常生活中,装有洗手液或洗发液的瓶子,其瓶盖都是按压式的,如图甲所示。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液体是怎么“吸〞上来的?
原来在洗手液瓶中有个按压式吸液构造。它由导液管、进液阀门、弹簧、活塞、出液阀门、出液管、储液筒等组成,其中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是塑料小球,进液阀门位于弹簧下端,出液阀门位于活塞上端。
使用的时候,通过手向下按压,活塞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使得进液阀门关闭,出液阀门翻开,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出瓶外;当手松开时,弹簧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向上移动,出液阀门关闭,进液阀门翻开,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液体“吸〞出瓶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1〕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和______的工作原理一样。
A.活塞式抽水机
B.马桶
C.微小压强计
D.汽油机
〔2〕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________储液筒中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果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舱中按压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他是否能挤出洗手液,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解答】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个人不同的音色,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音调发生了改变,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响度,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大小是响度;声音的上下是音调。
2.【解析】【解答】测温枪测出的人的正常体温在37℃以下,大局部人波动在36℃到37℃之间,高于37℃即为发热。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的正常体温在37℃以下,大局部人的体温在36℃到37℃之间。
3.【解析】【解答】A.当人处于失重状态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起不到锻炼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当人处于失重状态时,身体不受重力的作用,做俯卧撑起不到锻炼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当人处于失重状态时,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展锻炼,C符合题意;
D.当人处于失重状态时,身体不受重力的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引体向上,达不到锻炼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弹力和物体的重力无关。
4.【解析】【解答】A.人走在路上被石头绊倒,由于人具有惯性,身体会前倾,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的把套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人用力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人一个力,使人竖直跳起,不符合题意;
D.提起重物时,使用细绳比粗绳更勒手,是由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压力或使接触面变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
5.【解析】【解答】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不符合题意;
C.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
6.【解析】【解答】AB.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一定下沉,不会漂浮在水中,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如果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漂浮在水面上,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密度等于水的物体悬浮在水中,不可以漂浮在水上,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漂浮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材料密度可能大于液体密度。
7.【解析】【解答】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停顿运动后,两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并且由于光滑,两小球水平方向均不受外力,即会以一样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大小与质量无关,所以,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继续运动,不受外力时,运动状态不改变。
二、填空题
8.【解析】【解答】地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形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像。
【分析】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一样。
9.【解析】【解答】纯洁水的质量 小敏把这瓶纯洁水带到山顶,位置发生变化,纯洁水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这瓶纯洁水的质量不变。水的密度是1g/cm3 , 冰的密度是0.9g/cm3 , 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 可知体积变大,造成瓶子底部有明显凸出的现象。
【分析】根据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质量和物体的位置无关;水结冰后密度减小。
10.【解析】【解答】“回南天〞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墙壁和地板上。通风后水珠明显变少,这是因为通风后加快水珠的蒸发,蒸发属于汽化现象。
【分析】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
11.【解析】【解答】根据图(a)可知,甲在一样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一样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b)图中,s与t成正比,因此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
【分析】物体在一样时间通过一样的路程,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12.【解析】【解答】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因此检阅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0。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士兵与检阅车有位置的变化,因此是运动的。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13.【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人走在凹凸刻纹的盲道上,压力一定,凹凸刻纹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地面对脚的压强。
【分析】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14.【解析】【解答】因为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由图可知A液体的深度小于B液体的深度,所以根据公式p=ρgh可知:ρA>ρ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A=pB;
容器底面积的关系SA < SB , 所以由F=pS可得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A
根据p=ρgh可知,A中增加的压强大于B增加的压强,故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A>pB。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相等,结合深度判断液体密度;利用压强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力,分析液体重力,体积一样时,液体高度变化越大,压强变化越大。
15.【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在下落过程中,甲、乙、丙三个物体各自每相邻记录位置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所以三个物体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2)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向下运动。以丙为参照物,甲、乙向上运动。(3)由图可知,在一样时间内,乙移动的距离是甲移动距离的两倍,所以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两倍。
【分析】〔1〕一样时间通过的路程一样是匀速直线运动;〔2〕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3〕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大小。
三、作图题
16.【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苹果的重力大小G=5N,作用点在苹果的重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以下图: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
17.【解析】【解答】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由图可知,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垂直与杠杆的力时,力臂最长,动力最小,那么在杠杆最右端向下作杠杆的垂线,即为最小力的示意图,如以下图
。
【分析】杠杆上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18.【解析】【解答】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以下图:
【分析】要求最省力,那么使动滑轮两端的绳子段数最多即可.
四、实验题
19.【解析】【解答】(1)在光的反射中,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用量角器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2)在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能够让入射光线能够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应该使入射光线贴着光屏射到O点,故应该选C。(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到结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时,反射光线与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但是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需要量角器测量角度;〔2〕利用光屏,可以承接光路;〔3〕根据实验,可以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0.【解析】【解答】(1)小车在一样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一样。(2)标记a的距离最远,说明其外表最光滑,是毛巾、棉布、木 板中木板的外表最光滑,所以标记a是小车在木板外表停下来的位置。说明水平外表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3)由实验推理可知,如果外表绝对光滑,小车所受合力为0,可以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4)由实验推理可知,如果外表绝对光滑,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分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物体下落高度一样,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一样;〔2〕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行越远;〔3〕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会做匀速直线运动;〔4〕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1.【解析】【解答】〔1〕物体重力为8N,浸入盐水中测力计示数为5.6N,浮力为8N-5.6N=2.4N;〔2〕假设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要使液体密度一样,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图为ABC图;〔3〕物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为, 盐水的密度为。
【分析】〔1〕根据物体重力和受到浮力后测力计的示数差计算浮力的大小;
〔2〕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要保持液体密度一样,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
〔3〕利用浮力可以计算物体的体积,结合浮力可以计算液体的密度。
五、计算题
22.【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2〕利用速度恶化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23.【解析】【分析】(1)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外表与液面的距离为h1 , 此时F=0,从图像中可读取h1大小;当A被压入液体中刚好浸没时,读取h2大小,即可算出木块A的体积,且F不再增大;由F=0时,A处于漂浮状态, ,当A浸没时 ,联立方程求出A的重力,再根据 求出物体A的密度。(2)A的重力,根据A漂浮时 ,求出液体密度。(3)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根据 求出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六、综合题
24.【解析】【解答】(1)翻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是由水箱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答案为:D;(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那么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适宜,故答案为:B;(4)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分析】观察表中数据得出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结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判断出混合液凝固点的大致范围,再由表中数据找出适宜的防冻液.
25.【解析】【解答】(1)按压式瓶盖利用的是大气压原理,活塞式抽水机也是利用大气压原理;马桶利用水的重力;微小压强计是用来测量较小的压强的。在U形管内装有色液体,两侧液面都受大气压强的作用,两侧液面在同一高度。用橡皮管把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连到U形管一侧,用手指按橡皮膜,手指加在橡皮膜上的压强就由封闭在管内的气体根据帕斯卡定律来传递这个压强,而使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与大气压无关;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中被吸入气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燃而产生内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与大气压无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2)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说明瓶中气压大于储液筒中气压。(3)因为太空舱内也有空气,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所以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舱中按压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能挤出洗手液。
【分析】〔1〕)按压式瓶盖利用的是大气压工作;〔2〕瓶内外存在气压差,液体在气压作用下喷出;〔3〕有气压的环境,可以利用气压差使液体喷出。
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4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尾市202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