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展开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废弃塑料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和海洋
B. 农业要禁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污染
C. 车辆尾气的氮氧化物会造成空气污染
D. 可用有些垃圾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
2.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中含有C元素
B. 双氧水(H2O2)、水中都含有1个氢分子
C.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Ca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O4Fe3
3. 学习化学要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纸张被浓硫酸炭化只包含物理变化
B. 硬水、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都是混合物
C. 石蜡熔化、钢铁锈蚀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D. 光合作用将O2转化为CO2、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4. 以二氧化碳和氮气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H3CO(NH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C.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D. 尿素属于无机化合物
5.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或现象记录中正确的是( )
A. 用一小片pH试纸直接蘸取土壤溶液,测定其pH
B. 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有大量白烟
C. 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水进行结晶时,待水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 在研钵中混合研磨少量硫酸铵、熟石灰,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6.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或化学与生活、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试管、集气瓶里都能进行一些化学实验
B. 关闭灶具阀门使天然气火焰熄灭,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C. 电解水或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都是耗能少、廉价获取氢能的理想途径
D. 如图所示的滴有红墨水的水与酒精混合的实验,不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醇(CH4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葡萄糖(C6H12O6)中C、H、O的质量比为1:2:1
C. 醋酸(C2H4O2)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组成
D. 某有机物在O2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8. 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B. t1℃时,用不断搅拌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将t2℃的甲溶液170g降温至t1℃,析出的甲一定是34g
D. t2℃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
B. 用分别取样灼烧,闻产生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
C. 用锌、铁分别与硝酸银溶液混合,验证锌、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 用量筒混合45mL蒸馏水和5g氯化钠,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
10. A、B、C三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是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可作干燥剂;C是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理石和物质C均可作建筑材料
B. 物质B有吸水性,易跟水起化合反应
C. 物质A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
D. C溶液较长时间放在空气中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
11.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玻璃钢②煤③乙炔④硝酸铵⑤赤铁矿⑥花生油⑦陶瓷
(1)用于制作船体的复合材料是______。
(2)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是______。
(3)能为人体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营养物质是______。
(4)既可用作炸药,又可用作化学肥料(氮肥)的是______。
(5)在纯氧中燃烧时,能产生焊接和切割金属所需高温的有机物是______。
12.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
(1)勤洗手是好的生活习惯。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______(填“溶解”或“乳化”)。
(2)戴口罩能防止空气中分散的一些飞沫、颗粒物等进入人体。已知某口罩的制作材料之一是聚丙烯塑料([CH2CH(CH3)]n,n为正整数),则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硬脂酸钠(C18H3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填“大”或“小”)。
(3)某同学做了在常温下将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的实验: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水,再加入1小粒碘,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
2.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约1mL汽油,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无固体,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______(填“强”或“弱”)。
13. 已知:NaOH溶液能与MgSO4溶液反应生成Na2SO4和难溶于水的Mg(OH)2.镁大多是从海水中提取。某小组从预先处理后的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1)沉淀时,NaOH应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2)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溶解时,稀盐酸与Mg(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
14. 请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试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的目的是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3)已知: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SO2。
①实验室制取SO2的发生装置可用______(填字母),收集SO2的装置可用______(填字母)。
②如图2所示,把充满SO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可看到的现象是试管内______且液体变为红色,其中液体变为红色的原因是液体中产生了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15. 某同学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组成及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认识组成】(1)由化学式Na2CO3、NaHCO3可知,两者含有的元素差别是______;从构成离子的层次看,酸根离子分别是CO32-、HCO3-,依据酸根离子它们都可统称为______(填“碳酸盐”或“钠盐”)。
【比较性质】(2)为比较室温是20℃时Na2CO3、NaHCO3与水混合的变化,按图1进行实验,先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各约1gNa2CO3、NaHCO3,再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后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发现盛有Na2CO3的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20℃,盛有NaHCO3的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低于20℃;再向两试管中各加入约5mL水和2滴酚酞试液,振荡后液体均呈红色。则NaHCO3与水混合时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NaHCO3溶液显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3)Na2CO3、NaHCO3还有什么不同性质?
【查阅资料】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Na2CO3受热不易分解。可用图2装置验证。
【进行实验】按图2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分别装入相关药品(试管甲、乙中的固体质量应相等)。后续实验均按规范要求进行,完成实验。
①若要使实验效果更理想,则甲中应装入______(填“Na2CO3”或“NaHCO3”)。
②完成实验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若甲、乙试管里剩余固体的质量分别用m(甲)、m(乙)表示,则m(甲)______(填“>”或“=”或“<”)m(乙)。
【拓展应用】(4)若把碳酸和NaHCO3比较,受热容易分解的是______(填“碳酸”或“NaHCO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______。
(5)研究表明,Na2CO3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且Na2CO3溶液中还含有很少的HCO3-,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离子有HCO3-、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6. 某同学用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处理某造纸厂含NaOH的碱性废水样品:
(1)用9.2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能配制上述稀硫酸______g(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若上述造纸厂废水75g能与9.8g 15%的稀硫酸恰好反应(设只发生NaOH与硫酸的反应),试计算该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废弃塑料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和海洋,造成白色污染,说法合理;
B、农业要合理化肥、农药以防止水污染,不能禁止,说法不合理;
C、车辆尾气的氮氧化物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法合理;
D、可用有些垃圾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防治环境污染,说法合理;
故选:B。
A、根据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B、根据合理化肥、农药进行分析;
C、根据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D、根据防治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答案】A
【解析】解:A、一氧化碳中含有C元素,说法正确;
B、双氧水和水中都含氢元素,不含氢分子,说法错误;
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不是Ca,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Fe3O4,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答案】B
【解析】解:A、纸张被浓硫酸炭化是化学变化,不只包含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B、硬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含有多种物质,因此都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C、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钢铁锈蚀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说法错误;
D、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中的能量转化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答案】C
【解析】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氮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所以每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H2O,选项说法错误;
C.NH3中氢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选项说法正确;
D.由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尿素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价的计算、有机物的判断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一小片pH试纸直接蘸取土壤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在研钵中混合研磨少量硫酸铵、熟石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试管可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集气瓶内也可以完成很多实验,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等,选项说法正确;
B.关闭灶具阀门使天然气火焰熄灭,灭火的原理是移走可燃物,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获得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活泼金属与酸,造价比较高,选项说法错误;
D.如图所示的15mL滴有红墨水的水与15mL酒精混合的实验,混合后静置,总体积小于30mL,这一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仪器的用途来分析;
B.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C.根据获取氢气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实验现象与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仪器的用途、灭火的原理、获取氢气的途径以及分子的性质等,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A、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最大的,说法正确;
B、葡萄糖(C6H12O6)中C、H、O的质量比为:(12×6):(1×12):(16×6)≠1:2:1,说法错误;
C、醋酸(C2H4O2)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元素不能提个数,说法错误;
D、某有机物在O2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元素质量比,比值越大,则质量分数越大;
B、根据元素之力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直接解答;
C、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元素不能提个数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式的意义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答案】D
【解析】解:A、t1℃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是因为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搅拌能够加快溶解速率,不能改变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t2℃的甲溶液170g降温至t1℃,析出的甲不一定是34g,是因为不知道甲溶液是否饱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t2℃时甲溶解度是70g,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能够溶解35g,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9.【答案】B
【解析】解:A、碘化钾不能使淀粉变色,因此不能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另一种是棉纱线,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锌、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银不如锌、铁活泼,但是不能验证锌、铁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碘化钾不能使淀粉变色;
B、羊毛富含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硝酸银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D、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C
【解析】解:A、B、C三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B是金属氧化物,可作干燥剂,碳酸钙高温会生成B,所以B是氧化钙,C是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C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A、大理石和氢氧化钙均可作建筑材料,故A正确;
B、物质B氧化钙有吸水性,易跟水起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正确;
C、物质C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故C错误;
D、C溶液较长时间放在空气中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A、B、C三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B是金属氧化物,可作干燥剂,碳酸钙高温会生成B,所以B是氧化钙,C是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C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1.【答案】① ⑤ ⑥ ④ ③
【解析】解:(1)玻璃钢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可用于制船体;故填:①;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故填:⑤;
(3)花生油富含油脂,是能为人体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营养物质;故填:⑥;
(4)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可以在农业上用作氮肥,也可用于制炸药;故填:④;
(5)乙炔是一种有机物,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纯氧中燃烧时,能产生焊接和切割金属所需高温的有机物是乙炔;故填:③。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乳化 大 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弱
【解析】解:(1)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乳化;故填:乳化;
(2)由化学式可知,聚丙烯塑料([CH2CH(CH3)]n,n为正整数)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硬脂酸钠(C18H35COO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8+1×35+16×2+23=306,可见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硬脂酸钠(C18H3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填:大;
(3)①根据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是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填: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②由实验现象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弱;故填:弱。
(1)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3)根据实验设计、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溶解性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解答即可。
13.【答案】使MgSO4完全沉淀 引流 2HCl+Mg(OH)2=MgCl2+2H2O 复分解反应
【解析】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所以沉淀时,NaOH应过量的目的是:使MgSO4完全沉淀;
(2)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Mg(OH)2=MgCl2+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使MgSO4完全沉淀;
(2)引流;
(3)2HCl+Mg(OH)2=MgCl2+2H2O;复分解反应。
(1)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答案】B CaCO3+2HCl=CaCl2+H2O+CO2↑ 2KMnO4K2MnO4+MnO2+O2↑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B C 液面上升 H2SO3
【解析】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B;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在试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3)①实验室制取SO2的发生装置可用B,是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收集SO2的装置可用C,是因为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
故填:B;C。
②如图2所示,把充满SO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可看到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且液体变为红色,其中液体变为红色的原因是液体中产生了亚硫酸。
故填:液面上升;H2SO3。
(1)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5.【答案】氢元素 碳酸盐 吸收 碱性 Na2CO3 > NaHCO3 加热 CO32- OH-
【解析】解:(1)依据化学式Na2CO3、NaHCO3可知Na2CO3是由Na、C、O三种元素组成,NaHCO3可是由Na、C、O、H四种元素组成,两者含有的元素差别是氢元素,从离子构成来看Na2CO3是由 Na+、CO32-构成,NaHCO3是由 Na+、HCO3-构成,依据酸根离子它们都可统称为碳酸盐,故填:氢元素;碳酸盐;
(2)依据题意“按图1进行实验,先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各约1gNa2CO3、NaHCO3,再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后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发现盛有Na2CO3的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20℃,盛有NaHCO3的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低于20℃”可知、NaHCO3溶于水吸热,因为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依据题意“再向两试管中各加入约5mL水和2滴酚酞试液,振荡后液体均呈红色”说明NaHCO3溶液显碱性;故填:吸热;碱性;
(3)①依据题意中【查阅资料】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Na2CO3受热不易分解。用图2装置验证可知甲试管受热温度高,乙试管受热温度低。若要使实验效果更理想,则甲中应装入Na2CO3,故填:Na2CO3,
②依据题意可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各约1gNa2CO3、NaHCO3,加热后Na2CO3因为不分解m(甲)=1g而,NaHCO3受热生成的H2O和CO2逸散到空气中,m(乙)<1g,故填:>;
(4)根据题中【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可知受热容易分解的是NaHCO3,又因为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Na2CO3受热不易分解可知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加热,故填:NaHCO3;加热;
(5)因为Na2CO3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Na+、CO32-,又因为Na2CO3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还含有OH-,因此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离子有HCO3-、CO32-、OH-,故填:CO32-、OH-。
(1)分析Na2CO3、NaHCO3的组成元素可知两者含有的元素差别,从它们的离子构成分析所属盐的类别;
(2)依据图1实验信息判断NaHCO3溶于水的热量变化,和溶液的酸碱性;
(3)①分析图2实验装置和实验目的推断甲中应加入的物质;
②依据【查阅资料】的信息判断甲、乙试管里剩余固体的质量分别用m(甲)、m(乙)的大小;
(4)依据【查阅资料】的信息判断Na2CO3、NaHCO3受热容易分解的物质以及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
(5)依据Na2CO3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离子的种类和它的水溶液显碱性写出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离子。
本题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离子构成以及盐的分类,依据信息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
16.【答案】60
【解析】解:(1)用9.2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能配制上述稀硫酸质量:9.2g×98%÷15%=60g。
故填:60。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9.8g×15% x
=,
x=1.2g,
该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6%,
答:该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6%。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化学填空题,化学实验与探究题,化学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