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试卷
展开
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东营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调查法
2. 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A. A B. B C. C D. D
3.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的部分图片,甲是显微镜构造图,乙、丙是观察到的视野。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转动甲中④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①
B. 要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C. 转动甲中②,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不变
D. 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
4. “健康是金,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那么他所拥有的和正在创造并即将拥有的统统为零!”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A. 酗酒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 吸烟可以提神,提高记忆力
C. 遇到挫折时,向知心朋友诉说 D. 轻微变质的食物加热后可以食用
5. 如图为幼小黑猩猩在钓取白蚁。下列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 菜青虫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B. 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乳头就吸吮乳汁
D. 宠物犬随着音乐踏起优美的舞步
6.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 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存活率和高度
B. 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有害
C. 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
D. 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7. 大豆是东营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下列关于大豆种子萌发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播种前翻耕土壤,能为大豆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B. 萌发过程中,胚芽最先突破种皮,发育为茎和叶
C. 适宜的条件下,肥硕的豆瓣萌发成的幼苗更健壮
D. 播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种子,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利于种子萌发
8. 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 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 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 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9. 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分属不同类群。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B. 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 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 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10. 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 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 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 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11. 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腔内有膈 B. 用肺呼吸 C. 体温不恒定 D. 胎生、哺乳
12. 如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自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发生在母体子宫中
B. 过程②③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过程④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脐带
D. 两个胚胎的性状极为相似,性别不同
13. 花馍是人工做成的各种式样的馒头面点,“河口花馍”被列入了东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下列有关花馍制作及食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花馍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
B. 发面时加入的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喧软多孔
C. 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有蛋白酶
D. 馒头放久了长出的绿“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14. “淀粉遇碘变蓝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原理。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原理的是( )
A.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 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5.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 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
D. 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16. 安全用药事关生命安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药越贵越新疗效越好,病人应首选贵药新药
B. 病情好转就可自行停止用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
C. 非处方药可以自我诊断、自行购买,过期不可服用
D. 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17. 生物体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操作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 乙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C. 丙图中,雌雄蛙抱对提高了蛙卵在体内的受精率
D. 丁中①发育成胚胎所需的营养由②④通过③提供
18. 如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 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C. 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
D. 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19. 下列关于遗传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B. DNA分子上的片段叫作基因,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C. 细胞中都有DNA,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细胞中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0.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如图)。下列关于构成皮肤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表皮位于皮肤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是保护组织
B. 骤遇寒冷,立毛肌收缩全身起“鸡皮疙瘩”,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C. “一针见血”说明皮肤内分布着血管,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D. 真皮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
21. 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 )
A. 物种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2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包含的食物链为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B. 树、虫、鸟、细菌和真菌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 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D. 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23.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
习惯。下列所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 )
A. 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
B. 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
C. 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放心饮用
D. 日常作息应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运动
24. 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中哪项与图相符合(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B
细菌
葡萄球菌
醋酸杆菌
酵母菌
C
内分泌腺
甲状腺
唾液腺
性腺
D
身体左右对称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A. A B. B C. C D. D
25.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命运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源于自然
B.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
C. 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
D. 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1.0分)
2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莲形象典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东营地方特色,能够反映东营的自然和人文特点。2019 年10月,荷花被确定为东营市“市花”。
(1)瑞典植物学家林奈采用双名法,使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都有了自己的名称。莲的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其中属名为______。
(2)我市的荷花品种繁多、颜色各异、美轮美奂,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______中。
(3)莲“中通外直”,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使叶片吸收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这体现了______。
(4)“出淤泥而不染”经检测发现,淤泥中某有毒物质浓度较高,但莲细胞内却没有发现该有毒物质,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莲细胞的结构是______。
(5)初夏,荷花竞相开放,娇艳欲滴。开花时,同一朵荷花中的雄蕊和雌蕊成熟时间不同。由此推测,荷花传粉方式为______(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6)藕是莲的根状茎,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莲通常用长而肥厚的根状茎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
(7)“藕断丝连”的“丝”属于植物的______组织。藕内含有的丰富淀粉是荷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经叶脉、叶柄中的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的。
27. 新冠肺炎阻挡了上学的脚步,空中课堂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东营学子借助网络平台,在“空中”与老师相见,老师们变身“主播”,让疫情变成人生大课。
(1)钉钉视频教学时,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在图1[_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同学们感受老师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图 2[______]______。
(2)空中课堂上,老师会随机点名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当听到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属于______反射。
(3)“云”课间,老师指导学生们做眼保健操、俯卧撑、跳绳等运动。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那么,各种动作是如何完成的呢?______。
(4)跳绳时,因需要更多的氧气而呼吸急促,大口喘气。外界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透过______进入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_随后,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下肢骨骼肌。下肢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至少流经心脏______次后,排出体外。
(5)利用手机进行网上学习,如果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______]______曲度变大,形成近视。生活中,你是如何预防近视的?请写出预防近视的几条措施(至少2条)______。
28. 地处黄河故道的河口区新户镇发挥花生种植的传统优势,近几年选用“小青花9号小花生”和“花育16号大花生”等耐盐碱、出米率高、出油率高的新品种,实行机械化耕作,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让“小花生”有了“大舞台”。
(1)花生的根瘤(图1)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与花生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
(2)光是影响花生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图2是在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花生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光照强度最适宜的范围是______。光照强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反而下降,是因为______。
(3)花生经传粉受精后,子房下部迅速伸长形成子房柄,子房柄连同其前端的子房合称果针(图3)。果针的形成需要大量含钙无机盐。无机盐只有______才能被花生的根吸收。
(4)果针顶端由木质化的表皮细胞组成一个“帽状物”保护子房进入土壤,子房慢慢变大发育成花生的果实。谜语称“麻屋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白胖子”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______
(5)花生种子出油率高,富含脂肪,你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检测?______。
(6)生物小组为探究两种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每个品种分别选取30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经测量和统计,“小青花 9号小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为13.6mm,“花育16号大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为17.6mm,这种差异是由______所引起的。
29. 生态养殖小蚯蚓,蠕动绿色大发展。东营市瑶光生态农业公司通过养殖蚯蚓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打造了生态农业的典范,如图为其农业生态系统简图。
(1)蚯蚓俗称“地龙”,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也由许多体节组成。蚯蚓和虾在体节上的区别是______。
(2)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它们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碳转换为二氧化碳返回空气中。
(4)有机肥在土壤中转化为含氮、含磷的多种无机盐,经农作物的根吸收后,由植物的______拉动,向上运输到茎和叶。若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______症状。
(5)该农业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来源是______。
(6)蚓体富含动物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______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7)生活中,有的人吃了虾后,会出现腹痛、呕吐或皮肤奇痒难耐等现象,这是由于______引起的过敏反应。
30. 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得斑马鱼之美称。由于易饲养、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透明,斑马鱼已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新宠”。
(1)斑马鱼是怎样呼吸的呢?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口前方,观察到绿色的菠菜汁从鱼的______处流出。
(2)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提示:BTB是溴麝香草酚蓝酸碱指示剂,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毒害。)______。
(3)鱼鳍在游泳中起什么作用?将斑马鱼按图1所示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斑马鱼放入水槽中,请推测它在水中的运动状态______。
(4)图2为“观察斑马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的视野,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此判断,视野内血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
(5)斑马鱼体表有条纹状和豹斑状两种斑纹。下表是科研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
组别
亲代
子代
Ⅰ
条纹×豹斑
有条纹,有豹斑
Ⅱ
豹斑×豹斑
全部为豹斑
Ⅲ
条纹×豹斑
全部为条纹
Ⅳ
条纹×条纹
186尾条纹,61尾豹斑
①根据表中的第______组实验结果,可推断斑马鱼花纹的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若用字母A和a表示控制斑马鱼体表花纹的基因,则组合I中亲代条纹斑马鱼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31. 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请分析回答: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粘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医学上常用“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菌。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图1),胸廓容积______。
(3)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______。
(4)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
(5)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粘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______(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______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粘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设计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______
(6)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请写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东营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分类、文献、实验等方法。
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2.【答案】A
【解析】解:A、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说明生物能够繁殖,A符合题意;
B、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鸟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阶段。“春燕啄春泥”描写了燕子繁殖行为中的筑巢行为,说明生物能繁殖,C不符合题意;
D、“新叶催陈叶”,树木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D
【解析】解:A、转动甲中④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③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A错误;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B错误;
C、转动甲中②转换器,视野由乙变成丙后,即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的亮度变暗,C错误;
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D正确。
故选:D。
观图可知: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粗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A错误。
B、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是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因此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烟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B错误。
C、遇到挫折时,向知心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C正确。
D、轻微变质的食物加热后也不可以食用,D错误。
故选:C。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不良健康生活方式及危害,即可解答本题。
5.【答案】D
【解析】解:幼小的黑猩猩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与宠物犬随着音乐踏起优美的舞步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菜青虫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刚出生的小羊碰到乳头就吸吮乳汁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D。
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6.【答案】C
【解析】解:A、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实验的变量是蚂蚁的有无。A错误;
B、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B错误;
C、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因此实验表明:蚂蚁能促进合欢幼苗的生长,C正确;
D、通过表格分析,有蚂蚁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金合欢存活率高,并且通过两个时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有蚂蚁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的金合欢生长速度快,因此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不是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D错误。
故选:C。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7.【答案】A
【解析】解:A、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A正确;
B、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为根,B错误;
C、大豆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肥硕的豆瓣就是子叶,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不能萌发成的幼苗,C错误;
D、种子的萌发与土壤中的水分有关,而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D错误。
故选:A。
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答案】B
【解析】解: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输送血液路线长,压力大。A错误;
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④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③主动脉、⑤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错误;
D、D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③主动脉。D错误。
故选:B。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C左心房、D左心室、A右心房、B右心室。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⑤肺静脉。
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侧柏是裸子植物,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错误;
B、海带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错误;
C、雪松、油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球果”其实是它们的种子,错误;
D、银杏、杏都属于种子植物,都靠种子繁殖后代,正确。
故选:D。
(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其受精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3)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
(4)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掌握各种植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血液经过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①出球小动脉、②入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流动的液体含有相同的二氧化碳,B错误。
C、③是肾小囊腔,④是肾小管,③内含有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C正确。
D、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B。
肾脏是血液体循环流经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①出球小动脉、②入球小动脉、③肾小囊腔、④肾小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11.【答案】C
【解析】解: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据分析可知体温不恒定不是大熊猫的特征。
故选:C。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哺乳动物的特征。
12.【答案】B
【解析】解:A、过程①表示受精,发生在输卵管中,错误;
B、过程②③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正确;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错误;
D、两个胚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因此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错误。
故选:B。
①受精、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④胎儿的发育。
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形成的两个胚胎,因此遗传物质相同。正确理解人的胚胎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关键:胎盘是胎儿在子宫中发育时获取营养的通道。营养物质是来自于母体。
13.【答案】B
【解析】解:A、制作花馍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种子加工而成,小麦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错误。
B、做馒头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空,正确。
C、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而麦芽糖具有甜味;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错误。
D、馒头放久了长出的绿“毛”是真菌形成的菌落,不是细菌形成的,错误。
故选:B。
小麦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
14.【答案】C
【解析】解:A、根据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滴加碘液,检验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A正确;
B、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B正确;
C、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利于碘液,C错误;
D、玉米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胚乳,D正确。
故选:C。
淀粉为植物中糖类的主要贮存形式,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
某一物质的特有特性常作为鉴定该物质的依据,在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要熟记。
15.【答案】D
【解析】解: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
B、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②胆管堵塞,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影响脂肪的消化。B错误;
C、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C错误;
D、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④小肠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D正确。
故选:D。
1、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2、图中,①肝脏、②胆管、③胰腺、④十二指肠。
理解掌握胆汁的作用及小肠作为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错误;
B、病情稍有好转不能自行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出现反复,B错误;
C、非处方药可以自我诊断、自行购买,过期不可服用,非处方药的标志是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C正确;
D、“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乱吃、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
故选:C。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17.【答案】A
【解析】解:A、甲表示嫁接,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正确;
B、乙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在繁殖季节,雌雄蛙进行抱对完成体外受精,C错误;
D、①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④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②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A。
甲图是嫁接的生殖方式,图乙是昆虫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丙是青蛙的发育过程,丁图中①胚盘,②卵黄,③系带,④卵白。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种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18.【答案】D
【解析】解:A、①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②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
B、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如叶肉细胞在有光的条件下回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B错误;
C、光合作用所需的a二氧化碳是由②呼吸作用提供的,水是由根吸收的水分提供的,C错误;
D、②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把b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D正确。
故选:D。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图示①表示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②表示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9.【答案】D
【解析】解:A、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A错误。
B、基因是DNA分子上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
C、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DNA,如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DNA,C错误;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正确。
故选:D。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0.【答案】A
【解析】解:A、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属于上皮组织,错误。
B、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时,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肌肉组织构成,正确。
C、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具有营养、保护等作用,属于结缔组织,正确。
D、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正确。
故选:A。
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答。
动物的组织和植物的组织很容易发生混淆,一定要仔细区分。
21.【答案】B
【解析】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因此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可见B正确。
故选:B。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2.【答案】D
【解析】解: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树→虫→鸟。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树、虫、鸟、细菌和真菌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B错误;
C、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C错误;
D、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D正确。
故选:D。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3、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C
【解析】解:A、合理营养要求全面而平衡营养,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防止营养过剩或不足,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利于身体生长发育,B正确;
C、饮料添加有一些色素和化学物质,大量饮用不利于人体的健康,C错误;
D、日常作息有规律,早睡早起,常锻炼身体,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D正确。
故选:C。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理解掌握合理营养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A
【解析】解:A、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A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菌,甲不包含丁。B错误;
C、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甲不包含丙。C错误;
D、腔肠动物辐射对称。甲不包含乙。D错误。
故选:A。
1、根据寄主的不同,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细胞核。
3、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进入血液;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
4、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呈两侧对称。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的分类特点。
25.【答案】C
【解析】解:A、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源于自然,A正确;
B、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使外来物种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C错误;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D正确。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6.【答案】Nelumbo 液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细胞膜 异花传粉 器官 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输导 筛管
【解析】解:(1)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莲的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其中属名为Nelumbo。
(2)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色素等,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3)莲“中通外直”,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使叶片吸收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出淤泥而不染”经检测发现,淤泥中某有毒物质浓度较高,但莲细胞内却没有发现该有毒物质,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莲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
(5)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等不同途径传播到另一朵花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荷花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
(6)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藕是莲的根状茎,属于器官。莲通常用长而肥厚的根状茎进行繁殖,属于营养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7)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藕断丝连”的“丝”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藕内含有的丰富淀粉是荷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经叶脉、叶柄中的筛管运输而来的。
故答案为:(1)Nelumbo
(2)液泡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细胞膜
(5)异花传粉
(6)器官;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7)输导;筛管
(1)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2)传粉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此题的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27.【答案】⑥ 视网膜 ② 耳蜗 条件 骨在骨骼肌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左心房 一 ③ 晶状体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解析】解:(1)图1中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经过②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图2中,老师的声音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导鼓膜,引起③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②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相关神经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反射是出生后形成的,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3)人体动作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着骨绕着关节活动。
(4)跳绳时,因需要更多的氧气而呼吸急促,大口喘气。外界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经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随后,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下肢骨骼肌。下肢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至少流经心脏一次。
(5)如果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中③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物象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球中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故答案为:(1)⑥视网膜;②耳蜗;
(2)条件;
(3)骨在骨骼肌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
(4)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一;
(5)③晶状体;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图1中的①虹膜,②角膜,③晶状体,④巩膜,⑤脉络膜,⑥视网膜。图2中的①半规管,②耳蜗,③鼓膜。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的类型、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视觉和听觉有关知识点。
28.【答案】共生 100-150 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溶解在水中 受精卵 将花生种子的种皮去掉后,放在白纸上挤压,可观察到挤压处有油渍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加说服力 遗传物质
【解析】解:(1)花生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因此,根瘤菌与花生是共生关系。
(2)观察图2 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图可知,光照强度最适宜的范围是100-150.光照强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反而下降,是因为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3)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要的无机盐的是不同的,无机盐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花生经传粉受精后,子房下部迅速伸长形成子房柄,子房柄连同其前端的子房合称果针。果针的形成需要大量含钙无机盐。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花生的根吸收。
(4)花生属于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麻屋子”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白胖子”是胚中的两片子叶,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5)花生中富含植物脂肪,检验花生中含有脂肪的简单方法:将花生种子的种皮去掉后,放在白纸上挤压,可观察到挤压处有油渍。
(6)生物小组为探究两种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每个品种分别选取30粒,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加说服力。经测量和统计,“小青花9号小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为13.6mm,“花育16号大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为17.6mm,这种差异是由遗传物质所引起的。
故答案为:(1)共生
(2)100-150;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3)溶解在水中
(4)受精卵
(5)将花生种子的种皮去掉后,放在白纸上挤压,可观察到挤压处有油渍
(6)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加说服力
(7)遗传物质。
(1)共生:两种不同物种之间,彼此需要对方来给自己提供自己不能吸取外界食物制造的养料。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根瘤菌能从大气固定氮气供豆科植物需要,而并且吸取豆科物的有机物使自己生存等。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二氧化碳浓度。
此题围绕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探究实验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综合解答。
29.【答案】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同的体节,虾的体节不是相同的 有机物 分解者 蒸腾作用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太阳能 氨基酸 免疫功能过强
【解析】解:(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也由许多体节组成。但蚯蚓和虾在体节上的区别是:蚯蚓的体节相似,虾的体节不同。
(2)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
(3)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碳转换为二氧化碳返回空气中,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4)植物蒸腾作用向上的拉力能够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肥在土壤中转化为含氮、含磷的多种无机盐,经农作物的根吸收后,由植物的蒸腾作用拉动,向上运输到茎和叶。若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的现象。
(5)该农业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6)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蚓体富含动物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7)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是会出现过敏反应。如有的人吃了虾后,会出现腹痛、呕吐或皮肤奇痒难耐等现象,这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过敏反应。
故答案为:(1)蚯蚓的体节相似,虾的体节不同
(2)有机物
(3)分解者
(4)蒸腾作用;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5)太阳能
(6)氨基酸
(7)免疫功能过强。
(1)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
(2)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3)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是会出现过敏反应。据此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蚯蚓的结构特点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
30.【答案】鳃盖后缘 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把鱼放在BTB液中,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 鱼体会失去平衡,身体左右摇摆 ① 动脉 Ⅲ 条纹 Aa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头的前方,观察菠菜汁流动的方向是水从口流入鳃,再由鳃盖后缘流出。
(2)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验证的方法:把鱼放在BTB液中,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
(3)将斑马鱼按图1所示进行处理,即把胸鳍和腹鳍捆扎后,把处理后的斑马鱼放入水槽中,在水中的运动状态是鱼体会失去平衡,身体左右摇摆。
(4)血液有主干流向分支,则主干是动脉,分支为毛细血管,所以在图2为“观察斑马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的视野,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为动脉、②为毛细血管、③为静脉,因此视野内血流速度较快的是①动脉。
(5)①表格中III组亲代杂交组合条纹×豹斑,杂交子代中全部为条纹,则子代中消失了的性状豹斑为隐性性状,条纹为显性性状,且亲代的基因型为纯合体。
②若用字母A和a表示控制斑马鱼体表花纹的基因,组合I中子代既有条纹,又有豹斑,表明有条纹的亲代基因一定是Aa,有豹斑的基因一定是aa,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鳃盖后缘;
(2)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把鱼放在BTB液中,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
(3)鱼体会失去平衡,身体左右摇摆;
(4)①动脉;
(5)①Ⅲ;条纹;②Aa。
(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各种鳍对作用和对照实验的特点和要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且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1.【答案】异养 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 缩小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1组和2组 抑制 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粘膜炎症因子。 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
【解析】解:(1)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粘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是异养中的寄生生活。
(2)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内压增高,气体出肺。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病原体。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①通过1组和2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②通过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③要探究“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粘膜炎症因子产生”可以这样设置实验: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粘膜炎症因子。
(6)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根据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此奶牛产出的牛奶中含有人乳铁蛋白。
故答案为:(1)异养;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
(2)缩小
(3)病原体
(4)切断传播途径
(5)①1组和2组
②抑制
③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粘膜炎症因子。
(6)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到奶牛基因组中,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奶牛。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2)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据此解答。
此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探究实验的设置、转基因技术等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图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原卷+解析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图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生物中考真题: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生物中考真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