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 八下期中试卷+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1、 请在格子里用正楷抄写下面的句子 (3 分)
用心感受美好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诗文原句填空(10 分)
诗文里有人生百态。有韩愈“策之不以其道,(1)__________________”的痛心疾首
的愤慨,有(2)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的求仕无门的
无奈,也有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勇往直前。和庄
子“水击三千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同是《诗经》,有“(5)
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的憧憬钦慕,有“蒹葭萋萋,(6)___________________”
的缠绵伤感,也有劳役者(7)“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的放声悲歌。同
样是别离,王勃说“海内存知己,(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别离的豁达乐
观;王维却说(9)“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流露出分别时的无限惆怅。
3、 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蓦( )然 晦( )暗 震 hàn( ) 人情 shì( )故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过劳动造成的。
B.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C.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
D.为了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
化遗产日”。
5、 给下列句子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活动首次于 2007 年 3 月 31 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
子吸引了超过 220 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
②“地球 1 小时”也称“关灯 1 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 2007 年向全球发出的一
项倡议。
③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
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④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
⑤它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20:30-21:30 期间熄灯
1 小时。
A.①④②③⑤ B.②⑤③①④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⑤④③
6、 阅读《傅雷家书》有人这样感慨,“世间最美味的鸡汤,是父亲为儿子熬制的”。请结
合其中一句分析体会悠悠父子情味和父亲形象。(3 分)
A. 人便是这样,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可是你我都不会接下去想:学不了,
不学了!相反,我们都是天生的求知欲强于一切。比如种月季,我也绝不会甘心以好玩为限,
而是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
B. 别老说时间不够,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上——特别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几
年来常嘱咐你的——节约时间,挤出时间来!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
猥琐之事上浪费光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44 分)
(一) 古诗文阅读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②,云③胡不夷④。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⑤。
风雨如晦⑥,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选自《诗经·国风·郑风》)
【注释】①喈喈(jīē):鸡鸣声,下文“胶胶”也为此意。②君子:这里指丈夫。③
云:语首助词。④夷:平。这里指心境安宁。⑤瘳(chōu):病愈。⑥晦:昏暗。
7、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诗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风雨全诗三章,每章的前两句均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
的氛围,每章后两句均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抒发________________之情。(4
分)
阅读古文,完成 8-12 题。(13 分)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乙】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①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
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②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③祭服,为天
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④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
老耆⑤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
(选自《汉书·景帝纪》)
【注释】①女红:女工,指采桑、养蚕、织衣。②为非:做坏事。③粢盛(zī chéng):
古时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④繇(yáo)赋:徭役、税赋。⑤耆(qí):古称六十
岁。
8、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省 繇 赋 欲 天 下 务 农 蚕 素 有 畜 积
9、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2 分)
(1)男有分______________ (2)夫饥寒并至______________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大道之.行也 则饥之.本也
B.故人不独亲.其亲 朕 亲.耕
C.矜、寡.、孤、独、废疾者 众毋暴寡.
D.以.奉宗庙粢盛祭服 以.备灾害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乙文是汉景帝的诏书(皇帝的命令或言论),分析两文中理想社会的异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学作品阅读 (14 分)
乡村皮影戏
文/吉广勋
①在乡村,皮影戏是乡村的情人,无论梦里,无论梦外,时时在乡村的心上走着。
②那个年代,对于一锄风雨,一肩日月的村民来说,物质的贫乏没什么。一年里,再也
找不出几样东西可以解决乡村对文化的饥渴。电影稀缺,像大河的涛声,只能仰望。村民退
而求其次,渴望皮影戏。
③皮影团是左近屯子的。与我村庄的距离不远不近,只是都是七扭八拐的山路。拉影箱
的,是马车。马车最适合走山路。他们一般早上出发,拉车的马路熟,一路上也不着急,人
随马车晃晃悠悠,中午到达。不耽误晚上演出。即使风雪交加的天气也不耽误。他们的口碑
很好。我记得有个老艺人,姓庞,主唱,六十多岁。班主李海生,五十几岁。这个皮影团没
有年轻人在唱。
④苍茫、辽阔、静寂的黑里,鼓声、锣声突起,村庄一颤。鼓声是最好的号角。鼓声一
响,上下屯的人,禁不住老故事勾引,不顾腊月割脸的小风吹落帽子,掀起小棉袄,趁月色,
赶集一样纷纷赶来。
⑤雪白的幕布后,两盏气死风的大油灯吊在空中,灯芯很长,很粗,火焰在风中发出呼
啦呼啦的响声,很浓的煤油味儿,黑黑的灯烟很呛人。妇女们在这难得的灯下忙着手中的活,
似乎有做不完的针线。对于电灯,那时候,这个让人羡慕的贼亮贼亮的家伙,还真没有。
⑥皮影戏,开始了。
⑦管弦乐的打开一把把折椅,让锣鼓班子就座。鼓板笙箫,一阵紧似一阵,突然一停,
所有人踮起脚尖,翘首。先是一句道白,幕后沙哑的嗓音扯出薛仁贵征西。现在想来,戏的
前边后边的内容都忘了。只记住了说薛仁贵阵前杀敌的一句话:“那薛仁贵胯下白龙马,身
穿盘龙锁子甲,掌中一条亮银枪上下翻飞,只杀得敌将丢盔弃甲……”因为是第一次看皮影
戏,加上抑扬顿挫的唱腔,我记得非常清楚。
⑧三千红尘,皆是唱影人口里的尘世,白幕上,人物的悲喜,撒了一地,如戏起伏。
⑨出将入相,才子佳人,前世今生,在一张驴皮的转换中,在台上人的几句调侃中,粉
墨登场。
⑩静寂的夜,像花,一路撒播。每一句台词,沿一路花香,探访我的乡亲们坚强而柔弱
的内心。
⑪此刻的村庄:风停了,犬也不吠了,众多的生灵竖起耳朵,倾听,如醉如痴。那些歇
息的镰刀、锄头、扁担、石磨、大车,静静地承接着一次神圣的沐浴。锣鼓声里,唱、念、
做、打,抑扬顿挫沙哑的唱腔从泥土、树梢、天空深情地抚摸过,走进村庄深处。
⑫夜,深了。随着一声长调,鼓乐戛然而止。台下人,意犹未尽,不肯散去,渴望的眼
神,将冬天撞了一个趔趄。
⑬走在回家的路上,大人都在议论戏里的内容。这些苦难的代言人,撕下蒙在眼前的黑
罩,被文化艺术滋润的脚步格外轻盈。皮影戏,这种温暖贫瘠乡村的文化形式,让我的乡亲
甜于心,安于梦。随遇而安的他们,一个家安在哪里都是幸福,任日子风起雨落,宠辱不惊,
泰然而立,在河流、树林、鸡鸣、犬吠、田地里静默成伟大的思想者。
⑭只是,戏里戏外,谁更懂唱皮影之人?
⑮现在,皮影戏早已成为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了世界。写到此,忽然想起
有几十年没有看过农村的皮影戏了。只是在电视里看,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味道,那种
温暖,那种快乐。现在,我家乡的皮影戏再无传承,唯一的去处,或许,只有博物馆了。不
由得想起当年的情景:在村口,在苍茫的暮色中,目送皮影团几位老人的背影,渐行,渐远,
直到消失不见。
(选自《开发区文学》杂志 2012 年第 3 期,有删改)
13、 【梳理概括】围绕乡村的皮影戏,梳理情节,理清村民们对这一乡村文化的心情或感
受。(3 分)
内容 心情、感受
物质贫乏的年代,乡村难以解决文化饥渴。 渴望
锣鼓声响起,村民赶集一样纷纷赶来。 (2)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回家的路上仍在议论戏里的内容。 回味
14、【品味语言】(3 分)
静寂的夜,像花,一路撒播。每一句台词,沿一路花香,探访我的乡亲们坚强而柔弱的
内心。(从修辞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表达技巧】从环境描写的角度看,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戏”】《社戏》最后一段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
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请分别分析两文最后一段中蕴含的情感态度。(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文学作品(13 分)
不靠谱的时间感
为什么当我们在厨房时,炉灶上的水怎么烧都不沸腾?这是因为我们感知到的时间流逝
快慢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的情绪或心智状态决定。
大脑在感知时间上经常出错。比如说,当你抬头看钟时,你偶尔会觉得秒针在某一格突
然停顿得异常得久,然后维续运行。尽管这一切有违常理,但亲眼所见让你不得不信。
停顿的秒针是一个很著名的认知错觉。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大脑对视觉信号进行了
“脑补”。当人的眼球快速移动时,视觉信号输入会出现一段空白。为了避免眼前一黑,大
脑会自动用眼球停止运动时捕捉的画面填补这段空白。这也是为了让人感知到一个连续运转
的世界。因此,如果转动眼球用了 0.5 秒,秒针走 1 格用了 1 秒,那么我们感知到的秒针走
一格就会长达 1.5 秒。因为眼球运动会给大脑带来巨大的信息处理任务,所以当人生病时,
大脑的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就会来不及处理眼球运动——发烧病人只要稍微转动眼球就会感
觉头晕。
一些棒球运动员也声称在击球的前一刻,球的移动速度会突然大大下降,就好像时间被
放慢了一样。这其实是被称为“时间稀释”的效应:人在紧迫关头会觉得时间放慢,甚至停
止。在时间稀释期间,大脑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给人造成一种时间流速变
慢的感觉。
同时你是否还有这样的感觉:童年时两个月的暑假似乎十分漫长;长大后,则眨眼间几
年时间就过去了,似乎儿童体验到的时间流速比成年人更慢。科学家猜测这是因为年轻的大
脑在一天中会接收到更多图像。举个例子,同样是一次逛商场的体验,孩子和大人的感觉是
不同的。当孩子们第一次走进商场时,他们的视线会被可爱的卡通雕塑吸引,被店铺颜色鲜
艳的 LED 灯招牌吸引,被促销人员手中的商品吸引……好奇心驱使孩子们东张西望,他们的
大脑接受着一波又一波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的时间感和对周围世界的熟悉感有关。周围世界越陌生,
能够引起大脑兴奋活动的体验越多,就会感觉时间越长;越年轻,大脑中的神经信号传递越
高效,输入大脑的信息量越多,则感觉到的时间也会相应变长。
科学家还测量了不同动物的“临界闪光融合频率”(以下简称融合频率),并发现不同
物种对时间流速的感知可能有很大不同。在大象看来,人的动作非常快;但在鸟的眼中,人
的动作并不快。这就是不同物种感知时间的差异。单位时间内大脑获得的视觉信息就越多,
大脑感知的时间流速越慢。经过测试,科学家发现人类的融合频率为 60-90 赫兹,而苍蝇为
250-400 赫兹。两者在融合频率上的悬殊差距解释了为什么苍蝇很难被拍死。因为在苍蝇看
来,你举起苍蝇拍到砸下的过程就像慢动作一样,它们当然很容易躲开。
2017 年,科學家对 34 种动物进行融合频率测试。研究结果证实了此前科学家的猜测:
体形越大、新陈代谢速度越慢的动物融合频率越低;而体形越小、新陈代谢速度越快的动物
融合频率越高。花栗鼠和鸟类这类体形小、新陈代谢速度快的动物的融合频率,比陆龟和鳗
鱼这类体形大、新陈代谢速度慢的动物高得多。
如果你只是吃饭睡觉,那么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但如果你一边单脚跳,一边学狗叫,同
时还在心里记录总共跳了多少次,那么这样忙碌的一分钟会让你觉得过了两分钟甚至更久。
科学家发现当人在专注处理复杂问题时,大脑感知到的时间流速会明显变慢,并且,来到陌
生环境和学习新技能时也有类似的效果。
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说过:人不是活一辈子,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这句话在现在
看来是站得住脚的。例如攀岩、冲浪和激烈竞赛这种极致体验会给大脑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
当我们老去后回忆过去,我们记住的往往只有这些瞬间。
(选自《大自然探索》2020.5,有删改)
17、杂志编辑时,往往会在文章后标注有整体提示作用的话。那么这篇文章最适合被选用一
个语句是( )(3 分)
A.时间稀释效应,改变时间流速。
B.谁的一天更长久?
C.人不是活一辈子,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D.在感知时间这个问题上,我们经常被大脑欺骗,却还被蒙在鼓里。
18.根据选文第②-④段内容,完成阅读任务单。(4 分)
生活体验 时间感原理 说明顺序和事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眼球快速移动时,视觉信号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会出现段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段按照(4)______
发烧病人只要稍微转动眼球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的顺序,说明了
会感到头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流逝快慢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度上由人的情绪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智状态决定”这一
棒球运动员在击球的前一刻,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
到球的移动速度会突然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隔壁张爷爷最近老是念叨着: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一年过去了。请结合选文内容,
给张爷爷解释原因,并提出改善小建议,不少于 70 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文(50 分)
21、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我们遇见人鱼鸟兽,遇见山
水城林,遇见历史,遇见风物,遇见文化,遇见……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可以让我
们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低于 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玄外&科利华语文】2021 八下期中答案
一
1. 【答案】用心感受美好生活
【解析】题干要求使用正楷抄写,注意不能写成行楷,不能有连笔,应做到
字形结构正确,书写工整美观。
2. 【答案】(1)食之不能尽其才;(2)孟浩然,欲济无舟楫;
(3)不教胡马度阴山;(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窈窕淑女;(6)白露未晞;
(7)微君之躬;(8)天涯若比邻;
(9)劝君更尽一杯酒
【解析】名篇名句默写题。注意通假字“食”“材”,不要写错别字。易错
字:楫、教、抟、窈窕、晞。
3. 【答案】mò;huì;撼;世
【解析】字音字形题。注意准确掌握课内生字词读音与字形。
4. 【答案】B
【解析】病句辨析题。A 项句式杂糅,同时使用了“……的根本原因是……”
和“……是……造成的”;C 项成分残缺,“由于……”与“使……”均构
成了两个介宾短语,导致整个句子缺少主语。D 项语序不当,“弘扬和继承”
属于逻辑顺序不当,应为“继承和弘扬”。
5. 【答案】B
【解析】句子排序题。考查语言的连贯,并结合了事理说明文逻辑顺序的考
点。五句话的重点分别是“地球一小时”的①起源、②概念解释、③目的意
义、④流行、⑤具体举措。根据句中关键词,代词:①句中的“这”,⑤句
中的“它”;连词:③句中的“以此”,④句中的“随后”,以及句意,可
以确定首句为②,④句跟在①句之后,③句跟在⑤句之后,据此可以确定答
案为 B。
6. 【示例】A 句:这是傅雷对儿子学习问题上的叮咛,他要求儿子活到老,学到
老,一直保持好学之心,并且在学习时要有研究钻研的心态,为了能够让儿
子听取自己的建议,还以自己种月季为例,体现了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从朴
素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苦心说教背后深沉而温暖的父爱,是一位
细致周到,要求严格,好学的父亲。
B 句:这是傅雷对儿子时间利用方面的劝诫,他要求儿子要利用碎片化时间,
学会充分利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从傅雷话平实质朴的话语中,可以看出
傅雷对儿子苦心说教背后深沉而温暖的父爱,这是一位呕心沥血,细致周到,
严格要求的父亲。
【解析】这是名著内容解读及人物形象分析题。题干中“世间最美味的鸡汤,
是父亲为儿子熬制的”体现的是父亲教养儿子的拳拳之心,既有营养有帮助,
而且还能体现出浓浓的感情。另外,还要题干中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要求。
二
(一)
7. 【答案】兴;风雨凄迷/阴冷沉郁;赋;等到丈夫后的喜悦
【解析】考查《诗经》中诗歌的手法及诗歌内容主旨解读。第一、三空考查
“赋、比、兴”三种手法的理解辨析,根据题干对三种手法的阐释,即可得
到答案。第二空考查对诗中环境特点的归纳,根据描写景物——风雨、鸡鸣,
以及注释可知,环境氛围是阴冷沉郁的。第四空考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根
据“既见君子”“胡不夷”“胡不瘳”“胡不喜”可以得出这首诗是通过前
面的哀景衬乐情,抒发了见到心上人之后的欣喜。
8. 【答案】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
【解析】文言断句题。可以通过理解句意,分析句子结构成分解决。句意为:
(我)减免徭役赋税,是想要天下人民努力种田养蚕,平时(一直)就有积
蓄。
9. 【答案】(1)职分,职守;(2)一起,同时
【解析】实词解释。分为课本课下注释重点实词,“并”字的解释可以根据
上下文语境推断,这句话的句意为:饥饿寒冷一起出现。
10. 【答案】D
【解析】A 项前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意思或有不同);
后一个为结构助词“的”。B 项前一个“亲”为意动用法,译成“以……为
亲”;后一个翻译为“亲自”。C 项前一个“寡”的含义是“老而无夫”;
后一个翻译为“少”。D 项两个以均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11. 【答案】(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老人能长寿且能终其天年,小孩和孤儿能顺利成长。
【解析】文言句子翻译题。第一句中注意“与”通“举”,“贤”“能”均
为形容词作名词,“修”修翻译成培养。这个句子在课本课下注释中有给定
的译文,需注意背记课内重点课下注释。第二句中“以”“得”均译为能够,
“遂”译为顺利,“长”译为成长。
12. 【答案】同: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各司其职,人人都能够得到社会的
关爱。异:两篇文章的角度不同,大同社会所设想的情况在当时是不能够实
现的,这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乙文是汉景帝的诏书,是皇帝的诏
书,是皇帝的治理手段,想要治理出一个美好社会,是为了维护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写作目的的分析。两文均写出
了美好社会的形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这是可以从
两文的内容中归纳概括出来的相同点。关于两文的不同之处,可以从题干的
提示中进行分析,题干强调乙文是皇帝的诏书,属于皇帝治理国家的举措,
可以使社会稳定,来维持统治;而课内所学甲文来自儒家经典著作,属于古
人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设想。
13. 【答案】(1)皮影戏开始,唱腔走进村庄深处;(2)期待;(3)痴醉
【解析】本文考查行文思路题。根据已知项,知道仅有“心情、感受”有两
字的要求,且感受者为“村民们”。根据表格可将文章分为 1-2,3-5,6-11,
12-13 几个情节部分,根据段落进行概括。从表格的内容概括可以看出,叙
述为文中句子的修改,因此进行回答时也应尽量使用文中句子、词汇。
14. 【答案】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夜比作花,将台词人格化,表现入夜
皮影戏开演的情况,表现台词触动乡亲之深,缓解了村民的文化饥渴,表达
了乡亲享受皮影戏及皮影戏对村民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赏析。手法回答难度不高,同学应该注意手法表现对
象、特点及主旨情感。
15. 【答案】交代演皮影戏演出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热烈的氛围,烘托了村人
们期待演出的心情,为下文妇女在灯下做针线活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环境本身、情节、人物、主题四
方面思考作用。
16. 【答案】社戏:最后一段蕴含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对平桥村热诚
和谐人际关系和氛围的赞美,对社戏等乡村文化的怀念。
本文:表达了对童年的留恋,对于家乡皮影戏无传承的怅惘、感伤。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情感主旨。《社戏》与本文都是民俗主题的文章,再
结合文章所呈现的过去与现在环境有很大改变的情况下理解作者的情感。
1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概括。从题目所说“整体提示作用”得知选项应
该具有很高的文章概括性。A 项与第四段相关,此效应只说明了“时间变慢”
的情况;B 项不是文章重点,只是在说明融合频率的举例和比较;C 项是时
间记忆现象的一个反应,不足以概括全文。故选 D。
18. 【答案】(1)抬头看钟,觉得秒针在某一格停顿异常久;(2)大脑信息处
理速度下降,来不及处理眼球运动;(3)人在紧迫关头会觉得时间放慢,
甚至停止;(4)逻辑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能力及说明顺序。根据示例回到原文进行
概括:(1)对应第三段;(2)对应第三段最后;(3)对应第四段。(4)
填入说明顺序们根据行文逻辑,为逻辑顺序。
19. 【答案】使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体型小、新陈代谢快的动
物花栗鼠和鸟类及体型大、新陈代谢慢的动物陆龟、鳗鱼并借由比较说明前
者融合频率更高,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同时验证了上段提到的物种间对
时间感知不同的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根据文段判断方法,进一步说明作用。
20. 【答案】张爷爷,根据科学研究,我们感知时间流速快慢其实很大程度取决
于我们自己的情绪或心智状态。我们处在陌生环境,大脑兴奋体验越多,就
会觉得时间越长;或者我们专注地处理复杂问题,也会感觉时间很长。所以
您可以尝试走出舒适圈,多去接触新奇的事物,或者找一些有兴趣的问题进
行研究,就不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了。
21. 【解析】“遇见”是一个命题作文,同学从导语里也可以看到许多对象的举
例,比如“人与鸟兽”“山水城林”“历史”等,所以这里的“遇见”是一
个很广泛的概念:当我们“遇见”人鱼鸟兽,实际是我们看到人与鸟兽有所
感触;当我们“遇见”山水城林,实际是我们游山玩水,为景色所迷;当我
们“遇见”历史,可能使我们去参观博物馆、阅读史书,对不同时代产生兴
趣,会进一步了解感悟……所以同学避免被“遇见”这个词局限,去思考同
义的一些词帮助思考和选择素材。另外,提到题目是点题避免跑题的方式,
但过犹不及,提到过多次则会影响文采,显得刻意,我们应当在内容上点题
而非在形式上点题。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_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_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用正楷字临.写.下列标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