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含答案详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含答案详解)01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含答案详解)02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含答案详解)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含答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含答案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________①________,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 )。不仅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拓宽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 )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____②____。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 )引人注目,还因为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型同步。瓷器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变迁有着( )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机 就是 发展 盘根错节
    B.契机 就是 发展 千丝万缕
    C.时机 只是 演变 盘根错节
    D.契机 只是 演变 千丝万缕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不仅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B.不仅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C.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不仅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拓宽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D.不仅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拓宽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3)请在文中带有序号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乐陵市第一中学月考]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2020·遵义航天中学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影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__①__,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早春二月》《英雄儿女》《红高粱》等。事实上,__②__。如果说,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曾成为影视的楷模,那么20世纪中期崛起的艺术电影和电视剧,也启迪养育了新一代的文学家。然而,文学与影视毕竟是两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段、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__③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4)《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__ _ __,___ __。
    5.[2020·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这种反思和疑问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不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换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重阳日荆州作[注]
    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注]吴融,晚唐诗人。此诗作于诗人被贬荆州的第二年。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万里投荒”从空间的角度,写出了贬谪之地的遥远;“哀”字直抒胸臆,奠定了 全诗沉郁哀伤的感情基调。
    B.第二句“徘徊”为动作描写,透露了诗人沉重愁苦的情绪;“更”与首句的“已”呼应,将这种情绪表达得更为浓重。
    C.颈联妙用意象,“戎马”写出了国家战乱不息的时局,“塞鸿”则寄托了身处异乡的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D.尾句中的“下楚台”,与杜甫《登高》中的“独登台”,都呈现了饶有意味的场景,蕴含着相同的情感。
    7.诗歌颔联“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 分)
    限时训练二答案
    1.(1)D (2)A
    (3)①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 ②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解析:(1)第一处,契机:事物转化(多指向积极的方向)的关键。时机: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多指有利的)。文中强调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转折变化的机缘,应用“契机”,并且“历史”和“契机”搭配也更恰当。第二处,只是:仅仅是,不过是;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就是:表示假设的让步,下半句常用“也”呼应。结合语境,应用“只是”。第三处,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演变”强调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与前文中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相呼应,用于此处更恰当。第四处,千丝万缕:形容关系非常密切。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形容事情或关系等相互交织,纷繁复杂。文中强调“瓷器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变迁”联系密切,应用“千丝万缕”。(2)画线句共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不仅”应该放在“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之后;二是搭配不当,“拓宽”与“走向”不搭配,可改为“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只有A项完全修改正确。(3)第①处,根据前面的“青花瓷……重合”和横线后面的“历史的偶然”可得出答案。第②处,根据横线前面的“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可知应填写关键词“技术”“文化”,根据“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可知应填写关键词“也”“推动”;然后把这些信息组合成句即可。
    2.(1)“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参与者”
    (2)“打探者”改为“知情者”
    (3)“关爱者”改为“关注者”
    (4)“征询”改为“征集”
    (5)“等着”改为“期待”或“等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1)重大事件需要共同见证,“参加者”多为参加活动,用在此处不妥。(2)业界内幕需要知情,“打探”的是小道消息,不能体现业界内幕的公正、公开性,用在此处不妥。(3)社会热点需要关注,“关爱”的应该是社会的群体,用在此处不妥。(4)“征询”是征求询问的意思,此处是对新闻线索的征集,不是对问题的意见询问,不妥。(5)“等着”过于口语化,应该使用“期待”。
    3.①与文学有着亲密的关系 ②文学和影视始终是彼此互动的 ③它们互相辉映而不是彼此替代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洁、连贯、准确的能力。作答时,首先把握语段的整体意思,然后结合横线前后的内容、句式进行填写。这段文字是讲述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第①处是总说句,根据后面“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可知,前面应是说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很密切。第②处,后面说“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曾成为影视的楷模,那么20世纪中期崛起的艺术电影和电视剧,也启迪养育了新一代的文学家”,前面应是说“文学和影视”是彼此牵连的。第③处,前面说“文学与影视毕竟是两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段、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后面应是说这二者不能彼此替代。
    4.(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5.(1)B (2)C (3)D
    解析:(1)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而非“真实性值得怀疑”。C项,曲解文意。“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错误,原文是“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D项,无中生有。“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错误,根据原文“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可知,“更有价值”于文无据。(2)表述片面。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不仅仅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还为了证明“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3)无中生有。“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错误,根据原文“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可知,只是要研究“这些转化”,并没有要还原它们。
    6.D “蕴含着相同的情感”分析有误。“下楚台”蕴含着诗人落寞失意的情感,“独登台”蕴含的情感除了落寞失意,还有老弱多病的愁苦、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7.①诗歌颔联写诗人欲饮酒以自宽,但冷酒入愁肠难辞一醉;想佳节登高赏菊,但天气温暖菊花未开不得观赏。②表现诗人遭逢人生失意,漂泊异乡,遇佳节难以接遣的凄凉悲哀之情。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先准确地答出该联的含意,再分析是否使用了特殊的手法,最后分析出诗人的感情。
    相关试卷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7(含答案详解):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7(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1(含答案详解):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1(含答案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古代文化知识,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3(含答案详解):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3(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含答案详解)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