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八下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下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下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线索一、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线索二、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线索三、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线索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同学们你们指导他是谁了吗?柳宗元。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经典篇目《小石潭记》。
    10 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河东先生集》传世。代表作有《渔翁》《捕蛇者说》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他常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借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有名,《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自主预习
    一读
    注意节奏和停顿。(先读后听再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译
    小石潭记
    译:从小山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
    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
    屿、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译: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印在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览的人逗乐。
    译: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译:(我)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待得太久,便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译: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三感知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梳理作者的游踪(文章线索)。
    四品析
    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游鱼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段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游鱼的灵动自由。
    动静结合的手法,把日光、鱼影的静态和鱼“远逝”“往来”的动态结合起来,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3、第三自然段写小潭源流,作者依次抓住了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小石潭的清幽,这一节我们继续跟着作者探寻《小石潭记》!
    教师精点一
    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描写小潭周围景色的,突出了小潭的什么特点?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照应开头的“隔篁竹”,进一步描绘周围环境的清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景交融,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情感。
    教师精点二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请分析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第一层:隔篁竹→听到水声→内心之“乐”
    第二层: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石、树→内心愉悦→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
    第三层:西南而望→水流曲折→或明或暗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孤寂、凄凉的心境
    合作探究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是否矛盾?该如何理解?
    不矛盾,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愤懑的心情;但游玩的快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又流露出来。
    主旨概括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对小石潭加以描绘,着意渲染了小石潭静穆、幽美的环境,抒发了自己谪居时的悲凉凄怆之情。
    学后感悟
    读完本文,小石潭的奇特优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举出其中一处,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未见小潭,先闻水声,生动的比喻,将水声的清脆悦耳写得传神形象,读来如闻其声,可感其心中之喜。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三个四字短句,简洁生动,动静结合,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竹树环抱,藤蔓缠绕,随风飘拂的情景,清静幽雅。
    ③第二段,字字句句写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情形,既有静时的安闲,又有游动时的迅捷活泼,竟若空游无依,历历在目,实写鱼,虚写水,从侧面生动有力地突出了水的清澈明亮。
    ④第四段,写溪流和岸势,从动静两个角度设喻,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流动着的溪流和静态的溪岸的特点,新颖奇特。
    写作特色
    ❶移步换景。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逐渐呈现出一幅美妙的图画。
    ❷多角度描绘景物。
    本文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个角度描绘小石潭。如“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是听觉。“水尤清冽”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写潭水的清、凉。
    ❸情景交融的写法。
    如:最初发现小石潭时,先说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再写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最后说“坐潭上……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给景物蒙上了个人的感情色彩。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山水游记的写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自己的清晰的写作顺序。比如,先写哪里后写哪里。
    抓住景物特点,巧妙地运用修辞、多种写景的角度去描写。
    写景不忘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延伸拓展
    同学们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永州八记》中的另一篇,考验一下自己的文言翻译能力吧。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译文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自主检测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快乐)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A 【解析】“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 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
    B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D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3.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
    了,幽深极了。
    B【解析】B项正确的翻译应为: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课后作业
    请大家我们的人民公园为地点,写一篇游记。
    课后积累
    古今异义
    闻水声
    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大约。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
    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不可久居
    古义:待,停留。 今义:住,居住。
    一词多义

    副词,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动词,可以,能够。
    动词,作为。
    动词,成为。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介词,自,由。
    动词,跟随。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形容词,清澈。
    形容词,凄清。

    如鸣珮环
    四面竹树环合
    名词,玉饰。
    动词,环绕。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介词,把。
    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
    介词,因为。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日光下澈
    潭西南而望
    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凄神寒骨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近岸
    似与游者相乐
    心乐之
    下见小潭
    形容词作动词,接近、靠近。
    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

    相关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成功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品味揣摩,领悟情感,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