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线索一、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线索二、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线索三、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线索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同学们你们指导他是谁了吗?柳宗元。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经典篇目《小石潭记》。
10 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河东先生集》传世。代表作有《渔翁》《捕蛇者说》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他常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借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有名,《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自主预习
一读
注意节奏和停顿。(先读后听再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译
小石潭记
译:从小山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
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
屿、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译: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印在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览的人逗乐。
译: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译:(我)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待得太久,便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译: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三感知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梳理作者的游踪(文章线索)。
四品析
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游鱼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段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游鱼的灵动自由。
动静结合的手法,把日光、鱼影的静态和鱼“远逝”“往来”的动态结合起来,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3、第三自然段写小潭源流,作者依次抓住了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小石潭的清幽,这一节我们继续跟着作者探寻《小石潭记》!
教师精点一
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描写小潭周围景色的,突出了小潭的什么特点?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照应开头的“隔篁竹”,进一步描绘周围环境的清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景交融,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情感。
教师精点二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请分析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第一层:隔篁竹→听到水声→内心之“乐”
第二层: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石、树→内心愉悦→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
第三层:西南而望→水流曲折→或明或暗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孤寂、凄凉的心境
合作探究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是否矛盾?该如何理解?
不矛盾,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愤懑的心情;但游玩的快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又流露出来。
主旨概括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对小石潭加以描绘,着意渲染了小石潭静穆、幽美的环境,抒发了自己谪居时的悲凉凄怆之情。
学后感悟
读完本文,小石潭的奇特优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举出其中一处,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未见小潭,先闻水声,生动的比喻,将水声的清脆悦耳写得传神形象,读来如闻其声,可感其心中之喜。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三个四字短句,简洁生动,动静结合,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竹树环抱,藤蔓缠绕,随风飘拂的情景,清静幽雅。
③第二段,字字句句写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情形,既有静时的安闲,又有游动时的迅捷活泼,竟若空游无依,历历在目,实写鱼,虚写水,从侧面生动有力地突出了水的清澈明亮。
④第四段,写溪流和岸势,从动静两个角度设喻,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流动着的溪流和静态的溪岸的特点,新颖奇特。
写作特色
❶移步换景。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逐渐呈现出一幅美妙的图画。
❷多角度描绘景物。
本文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个角度描绘小石潭。如“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是听觉。“水尤清冽”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写潭水的清、凉。
❸情景交融的写法。
如:最初发现小石潭时,先说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再写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最后说“坐潭上……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给景物蒙上了个人的感情色彩。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山水游记的写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自己的清晰的写作顺序。比如,先写哪里后写哪里。
抓住景物特点,巧妙地运用修辞、多种写景的角度去描写。
写景不忘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延伸拓展
同学们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永州八记》中的另一篇,考验一下自己的文言翻译能力吧。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译文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自主检测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快乐)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A 【解析】“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 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
B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D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3.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
了,幽深极了。
B【解析】B项正确的翻译应为: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课后作业
请大家我们的人民公园为地点,写一篇游记。
课后积累
古今异义
闻水声
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大约。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
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不可久居
古义:待,停留。 今义:住,居住。
一词多义
可
副词,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为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动词,可以,能够。
动词,作为。
动词,成为。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介词,自,由。
动词,跟随。
清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形容词,清澈。
形容词,凄清。
环
如鸣珮环
四面竹树环合
名词,玉饰。
动词,环绕。
以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介词,把。
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
介词,因为。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日光下澈
潭西南而望
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凄神寒骨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近岸
似与游者相乐
心乐之
下见小潭
形容词作动词,接近、靠近。
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成功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品味揣摩,领悟情感,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