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ppt课件
展开①什么是动能?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什么是势能?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③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
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情景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1的A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1,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2。情景二: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经过高度为h1的A点时速度为v1,经过高度为h2的B点时速度为v2。情景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光滑的斜面下滑,经过高度为h1的A点时速度为v1,经过高度为h2的B点时速度为v2。
思考:上述式子等号两端各物理量的含义?
该式说明在上述三种情景中,初态的机械能等于末态的机械能,即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该式等号左边是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号右边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该式说明在上述物理情景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初态的机械能等于末态的机械能,即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分别用Ek1和Ek2分别表示物体的初动能和末动能,用Ep1和Ep2分别表示物体在初位置与末位置的重力势能,则上边式子可变为:Ek2+Ep2=Ek1+Ep1也就是末位置的机械能等于初位置的机械能,即机械能是守恒的。
思考:1、刚才三个情景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各个力的做功情况。2、分析上述情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猜想机械能在什么情况下守恒?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2、数学表达式:E1=E2 或 EK1+EP1=EK2+EP23、条件:只有重力做功.讨论:物体只受重力与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有什么区别?
总结:只有重力做功包括以下两种情况:A、物体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B、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的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而物体只受重力仅包括一种情形。
思考:介绍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用一段细线拴一个小球,细线的一端固定。做法一:把球拉到A点然后放开,观察小球在摆动到右侧时所到达的位置C和位置A之间的关系。做法二:把球同样拉到A点,在O点用尺子挡一下,观察小球摆动到右侧时的位置,并比较该位置和释放点A之间的关系。
说法一:在做法一中,小球摆到跟释放点A高度相同的C点;在做法二中,小球仍可以到达跟释放点A高度相同的C′点。说法二:在做法一中,小球可以摆到跟释放点A高度相同的C点;在做法二中,小球可到达跟释放点A高度几乎相同的C′点。讨论:以上两种说法哪个正确?如果不考虑阻力作用,即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时,说法一结论正确;如果考虑空气阻力作用,说法二结论正确。
1.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当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到其他的力,但其他的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也一定守恒D.当物体除受重力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3.起重机将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重物吊起H高度,重物获得速度v,则A.起重机对重物做功 mv2
B.起重机对重物做功 mv2+mgH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mv2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mgH
2.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打点计时器,铁架台,注意事项,问题1,无需测量物体的质量,巩固运用,问题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2.平抛运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2.平抛运动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抛体运动,讲授新知识,抛体运动的特点,竖直抛运动,竖直下抛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6.向心力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6.向心力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旧课,向心加速度,激发学习动机,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讲授新知识,符号Fn,向心力,=Fn,F合=T,F合=F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