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国旗法、国徽法进行了修改,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修改的国旗法、国徽法,增加了国旗国徽适用场合,严禁损害国旗国徽,明确了监督管理部门等内容。对国旗法、国徽法进行修改,有利于( )
①尊重保护国旗国徽,维护国旗国徽尊严
②体现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最高的法律地位
③增强国家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共七编,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人格权编”,成为我民法典“亮点中的亮点”。其独立成编的价值在于更充分地保护我国民事主体的人格权,有利于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好地落到实处。材料表明( )
①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表现
②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④我国通过科学立法保护和促进人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19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表明( )
A.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人大代表直接管理国家重大事务
D.广大公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4.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这表明(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我国是由人民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国家机构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5.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B.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说明( )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我国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
7.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在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至上的原则
C.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D.我国宪法严格限制各国家机关职权的行使
8.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要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 )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包某在担任净月环保分局副局长兼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期间,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致使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存在违规建设养殖场、扩建塑料制品加工项目问题。2017年7月,包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这说明( )
①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行使权力可以不用承担责任
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在我国现行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序言宣布:“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这些都表明,我国宪法是( )
A.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D.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1.某校开展宪法教育宣传标语征集活动,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能够入选的是( )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规定国家一切问题
③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是因为( )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③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法律比作一支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支乐团的指挥。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 )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话动准则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14.有人用下图表示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正确,因为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
C.错误,因为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简单相加
D.错误,因为宪法比其他法律内容更加具体
15.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 )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宪法只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必须( )
①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要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②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③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④健全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7.在我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各级人民政府
B.人民政协
C.人民代表大会
D.居委会和村委会
18.关于我国宪法,如下图告诉我们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证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19.以下人员中,能够享有我国宪法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①在英国工作的中国公民老王
②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杰克
③在初中就读的未成年人小李
④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村务工人员小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有
①小斌向媒体反映学校附近网吧有未成年学生进入
②小丹给当地政府写信反映环境问题
③王某在单位门口张贴大字报
④市民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现在,广大网民通过政府网站互动平台,既可以向决策部门献计献策,也可以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针对群众反映问题也要限时回复解决。这一做法( )
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③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④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21年2月21日,茂名市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侮辱诋毁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将该嫌疑人田某查获并依法刑事拘留。这告诉我们( )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④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②自由和权利是有界限的
③享有自由就要摆脱枷锁的束缚
④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赵某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与覃某发生矛盾后,对覃某一直怀恨在心。为了报复覃某,他在单位大院内张贴大字报,诬陷覃某贪污公款.还将覃某身体有缺陷的秘密公之于众,并将覃某的照片经过丑化后贴在大字报上,单位同事对此议论纷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赵某的行为侵犯了覃某的( )
A.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 B.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
C.隐私权、肖像权、财产权 D.求偿权、隐私权、名誉权
25.面对赵某的侵权行为,覃某一筹莫展,几位朋友为他出了下列主意,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大家一起把赵某狠揍-顿,以示警告
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③当面指出赵某的侵权行为,要求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追究赵某的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6.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 )
①依法服兵役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依法纳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3月24日,瑞典知名服装企业“H&M”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声明,声明中对我国新疆劳动者权利状况进行了无端的指责,并且声称不再从新疆采购棉花等原材料。对于这样一个蓄意编造的假新闻,一些欧美大品牌盲目做出反应,他们纷纷效法“H&M”宣称抵制新疆棉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中,很多代言这些大品牌的明星纷纷站出来发布解约声明,以实际行动捍卫祖国的尊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要捍卫国家利益,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②明星们的解约行为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维护了国家利益
③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依法纳税,既为国家积累了资金,支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己也从中得到利益。这说明( )
①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矛盾的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③依法纳税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④依法纳税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和谐社会需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一观点体现了
A.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
B.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双重性
C.公民自由和权利的真实性
D.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30.王某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停车处有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随意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交通道路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王某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二、分析说明题
31. 材料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
(1)结合材料,回归教材,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2)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32. 小宋上学期间勤奋学习,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某护航编队中的一位特战队员,其足迹遍及中国南海诸岛。退役后,小宋自筹资金,经营了一家公司,同时悉心照顾父母,一家人生活温馨。由于他勤劳致富,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分子”,并被选举为县人大代表。
(1)请结合材料说明,小宋享有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请结合材料说明,小宋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
(3)结合小宋的事例,谈谈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3.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结合材料一中“民法典根据我国宪法制定。”,请你来谈一谈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何重要地位?
(2)结合材料二回答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并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①宪法确认_________,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_________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_________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_________,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_________。
⑥_________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3)结合材料三回答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修改国旗法的作用。
①③④:国徽法进行修改,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尊重保护国旗国徽,维护国旗国徽尊严增强国家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C
【详解】
该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③④:题文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编” 独立成编的价值在于更充分地保护我国民事主体的人格权,有利于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好地落到实处。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表现;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通过科学立法保护和促进人权;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与题意无关,题文材料没有涉及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故本题选C。
3.B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题文中全国各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是,表明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AD观点错误,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所以正确答案选B。
4.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相关知识。题文中强调我国的国家机关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这体现了我国国家权力的归属,这些机关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它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错误,我国是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不是人民直接参与,所以排除B;我国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C错误;D错误,人民把权力授予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不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所以排除D。答案选A。
5.D
【详解】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都不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ABC应排除。故选D。
【点睛】
正确解答此题要明确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排除错误项与干扰项。
6.B
【详解】
本题考查对我国的人权的正确认识。
B: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体现的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B说法正确;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A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C: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仅是国家领导人的事,C说法错误;
D:我国人权保障工作在不断的完善,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7.C
【详解】
本题考查权力机关的地位。
C:依据所学知识,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C符合题意;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说法错误;
B:我国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B错误;
D:我国宪法严格监督国家机关职权的行使,D错误;
故本题选C。
8.C
【详解】
本题考查组织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所以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故选C。
9.D
【详解】
包某在担任净月环保分局副局长兼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期间,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环境问题被行政警告处分。这说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定职责必须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③绝对,错在“不用”表述。故选D。
10.C
【详解】
本题考查对宪法的正确认识。
A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B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C: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C说法正确;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C
【详解】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故选C。
12.D
【详解】
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
①②③:维护宪法权威是由宪法的重要性决定的。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D。
13.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宪法的地位。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A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B:宪法是所有法律的统帅,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说法正确;
C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话动准则。C、D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B。
14.C
【详解】
本题考查对宪法和普通法律关系的认识。
ABCD:依据教材知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宪法不等于普通法律之和,故ABD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15.A
【详解】
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A: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所以A说法正确;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说法错误;
C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A
【详解】
加本题考查加强宪法监督的要求。
③④:强宪法监督工作,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③④说法正确;
A:错误,全国人大监督其它国家机关;
②: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故本题选A。
17.C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C符合题意。各级人民政府行使行政权,A不符合题意。人民政协是组织,不是机关,B不符合题意。居委会和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8.C
【详解】
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
ABCD:依据漫画描述,漫画中宪法保障人民权利,表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故ABD不符合题意;C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19.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知识。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都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①在英国工作,但是是中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虽在中国工作,但是是美国公民,没有在我国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是未成年人,未年满十八周岁,没有选举权;④常年在外打工,但是是我国公民,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排除②③;答案选B。
20.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行使监督权的知识。公民行使监督权要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不能恶意炒作。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要合法合理地行使网络监督权利,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①②④积极反映问题,是积极行使监督权;③的做法容易侵犯他人权利,是错误的,因此排除③,答案选B。
21.D
【详解】
本题考查对监督权的正确认识。
①: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提高工作效率,预防腐败,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22.A
【详解】
本题考查对依法行使权利的认识。
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田某因诋毁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表明田某的行为侵犯了英雄官兵的人格尊严权,启示我们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只有触犯刑法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3.C
【详解】
分析材料:“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说明自由都是相对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和权力都是有界限的,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②④是正确的;①表述错误,真正的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③是错误的,法治限定了自由的边界,法治保障了自由的实现,无法治不自由。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明确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自由的实现不能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十涉和损害。法治既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在此基础上利用排除法做出选择。
24.B
25.A
【详解】
1、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
ABCD:题文中赵某为了报复覃某,在单位大院内张贴大字报,诬陷覃某贪污公款侵犯了覃某的荣誉权,将覃某身体有缺陷的秘密公之于众侵犯了覃某的隐私权,将覃某的照片经过丑化后贴在大字报上侵犯了覃某的肖像权,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①②③④: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打击报复,应该依法维权。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当面指出赵某的侵权行为,要求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究赵某的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A。
26.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①②③④: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就是宪法规定公民应该做的事。我国宪法规定公民要旅行依法服兵役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的义务。①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27.B
【详解】
本题考查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和利益。
①②③④:瑞典知名服装企业“H&M”发表的声明侵犯了我国的荣誉、安全和利益。很多代言这些大品牌的明星纷纷站出来发布解约声明,以实际行动捍卫祖国的尊严,维护了国家利益。告诉我们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捍卫国家利益,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①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28.C
【详解】
本题考查对公民的权利的义务的关系的正确认识。
①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有时会出现矛盾,①说法错误;
②③:从题文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依法纳税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②③说法正确;
④:依法纳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9.D
【详解】
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一观点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D说法正确;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0.B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ABCD:题文中王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该承担行政责任,ACD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31.(1)社会主义制度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详解】
(1)本问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根本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本问考查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等角度作答。
32.(1)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劳动权、荣誉权、被选举权、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
(2)基本义务:受教育义务、劳动义务、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详解】
(1)本问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所学知识,结合题文中的内容,小宋上学期间勤奋学习行使了受教育的权利;勤劳致富行使了劳动的权利;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分子”是在享有荣誉权;被选举为县人大代表是在行使选举的权利;小宋自筹资金,经营了一家公司是在行使财产权。
(2)本问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基本义务,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所学知识,结合题文中的内容,小宋上学期间勤奋学习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参军入伍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悉心照顾父母履行了赡养父母的义务;勤劳致富履行了劳动的义务;按规定纳税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
(3)本问考查正确认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考查。联系所学知识,围绕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等角度组织答案。
33.(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③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④公民基本权利⑤人民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①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详解】
(1)本问考查对宪法的地位的正确认识,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围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等角度作答。
(2)本问考查宪法的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3)本问从公民角度考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联系所学知识,学生可围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等角度作答。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秋学期锡东片八年级期中数学试卷docx、2023-2024秋学期锡东片八年级期中数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