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9576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9576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9576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共22页。
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频率最好的是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和动力学的图像问题,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计算题往往结合运动图像生活中的运动实例,有时还与电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涉及多过程或多物体的综合,难度较大。考生应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尤其是物体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的方法。
【备考建议】
【经典例题】
与图像有关的加速度问题
【典例1】【2019·全国卷Ⅲ】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
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2~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
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 AB
【解析】 木板和实验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由题图b知,2 s后木板滑动,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摩=0.2 N。由题图c知,2~4 s内,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1=eq \f(0.4,2) m/s2=0.2 m/s2,撤去外力F后的加速度大小a2=eq \f(0.4-0.2,1) m/s2=0.2 m/s2,设木板质量为m,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木板有:2~4 s内:F-F摩=ma1,4 s以后:F摩=ma2,解得m=1 kg,F=0.4 N,A、B正确。0~2 s内,木板静止,F=f,由题图b知,F是均匀增加的,C错误。因物块质量不可求,故由F摩=μm物g可知动摩擦因数不可求,D错误。
二、滑块-传送带模型
【典例2】【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B、a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B。
【答案】 (1)eq \r(2μgL) (2)3μg μg (3)2eq \r(2μgL)
【解析】 A、B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1)A被敲击后,B静止,A向右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的加速度大小aA=μg
A在B上滑动时有2aAL=veq \\al(2,A)
解得:vA=eq \r(2μgL)。
(2)设A、B的质量均为m
对齐前,A相对B滑动,B所受合外力大小
F=μmg+2μmg=3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B,得aB=3μg
对齐后,A、B相对静止,整体所受合外力大小F′=2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aB′,得aB′=μg。
(3)设B被敲击后,经过时间t,A、B达到共同速度v,位移分别为xA、xB,A的加速度大小等于aA
则v=aAt,v=vB-aBt
xA=eq \f(1,2)aAt2,xB=vBt-eq \f(1,2)aBt2
且xB-xA=L
解得:vB=2eq \r(2μgL)。
三、超重和失重问题
【典例3】(2019·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如图所示,是某人站在压力板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N),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s)。由图线可知,该人的体重约为650 N,除此之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该人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该人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B
【解析】 人下蹲过程先是加速下降,为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为超重,对应先失重再超重,人起立过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由图象可知,该人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A、C、D错误,B正确。
四、与加速度相关的连接体问题
【典例4】(2019·贵州铜仁一中模拟)物体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做成的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
今对物体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大于F2,则弹簧秤的示数( )
A.一定等于F1-F2 B.一定大于F2小于F1
C.一定等于F1+F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两个物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个物体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F2=(M+m)a,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1-F=Ma,由以上两式解得F=eq \f(mF1+MF2,M+m),由于F1大于F2,故F一定大于F2小于F1,故B正确.
【典例5】(2020·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物块a、b通过水平轻绳相连后放在水平面上,物块c放在b上,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使三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轻绳的弹力大小为F
B. 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剪断轻绳后,在物块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D. 当该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倍时,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答案】D
【解析】
A.三物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
对a、b、c系统
F=3μmg
对b、c系统
T=2μmg
则
T<F
故A错误;
B.因为c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c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剪断轻绳后,b、c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b、c系统
2μmg=2ma′
对c
f′=ma′
解得
f′=μmg
故C错误;
D.当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倍,即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b、c系统
F′-3μmg=3ma
对C
f=ma
解得
f=μmg
故D正确。
故选D。
五、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问题
【典例6】(2019·成都龙泉二中月考)一平台的局部如图甲所示,水平面光滑,竖直面粗糙,物体B与竖直面动摩擦
因数μ=0.5,右角上固定一定滑轮,在水平面上放着一质量mA=1.0 kg、大小可忽略的物块A,一轻绳绕过
定滑轮,轻绳左端系在物块A上,右端系住物块B,物块B质量mB=1.0 kg,物块B刚好可与竖直面接触.起
始时令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设物体A距滑轮足够远,台面足够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忽略滑轮质量及其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 m/s2,求:
(1)同时由静止释放A、B,经t=1 s,则A的速度多大;
(2)同时由静止释放A、B,同时也对物块B施加力F,方向水平向左,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物块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物块B经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答案】:(1)5 m/s (2)2.5 m/s 1.7 s
【解析】:(1)对A、B系统:mBg=(mA+mB)a
a=eq \f(1,2)g=5 m/s2
v=at=5 m/s
(2)A、B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A、B加速度减为零之前,A、B一起运动,绳子拉紧.
F=kt(k=20 N/s)
以A、B系统为研究对象:mBg-μF=(mA+mB)a
得:a=-5t+5
0~1 s的at图象如图所示,t=1 s,a=0,
t=1 s,速度最大且为三角形面积
vm=eq \f(1,2)×1×5 m/s=2.5 m/s
当B开始减速时,绳子松弛,A匀速,B减速
对B:mBg-μF=mBa得:a=-10t+10(t≥1 s)
1 s以后,at图象如图所示.
速度要为零,总面积为零,即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得:eq \f(1,2)Δt·10Δt=2.5
解得Δt=eq \f(\r(2),2) s
t总=(1+eq \f(\r(2),2))s≈1.7 s.
【典例7】(2020·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如图,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长木板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B上表面有长度分别为L1=6m、L2=3m的涂层,其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2,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1。现使A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8m/s,A从B表面飞出后不会再次相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A在涂层Ⅰ上滑动时,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fA、fB;
(2)A离开涂层Ⅰ时,A、B的速度大小vA、vB;
(3)B运动过程中克服地面摩擦力所做的功W。
【答案】(1)3N;2N;(2)5m/s;1m/s; (3)3.5J
【解析】
(1)物块A在涂层I上滑动时
N
木板B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N
因为木板B受到A给的摩擦力
N>fm=2N
所以木板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N
(2)物块A在涂层I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m/s2
物块A在涂层I上滑动时,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m/s2
假设A离开涂层I时走过的位移为xA,此时B的位移为xB,则有:
此时A相对于B的位移为L1,即
联立解得
则A的速度
m/s
m/s
(3)①物块A在涂层I上滑动时,木板B相对地面的位移,m
②物块A在涂层II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m/s2
木板B的受到A给的摩擦力N,所以B受到的合力
N
所以A在涂层II上滑动时,B做匀速运动
A在涂层II上滑动时
此时A相对于B的位移为L2,即
联立解得
t2=1s
则
m
③A离开涂层II后,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N
解得
m/s2
B最终匀减速至停下,即
解得
m
B运动过程中克服地面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得
W=3. 5J
【走进高考】
1.(2020·山东省高三下学期临沂二模枣庄三模)如图甲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物块,受到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所示;物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6s后速度图象没有画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的质量为5kg
B. 物块在前2s内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0N
C. 物块在4~6s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D. 物块在2~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
2.(2019·陕西宝鸡中学月考)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不计的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小猴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小猴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取10 m/s2)( )
A.5 m/s2 B.10 m/s2
C.15 m/s2 D.25 m/s2
3.高空云层中水气遇冷后凝聚成雨滴下落,设有大小不同的两个雨滴a、b,a 雨滴较大.它们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ksv2.其中s是雨滴的横截面积,v是雨滴下落的速度,k为一常数.取雨落下落时为t=0,设雨滴为球形,则a、b两雨滴下落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为
4.)(2019·杭州二中模拟)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 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 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 m时,以5 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 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浮力大小为4 830 N 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10 s后的速度大小为5 m/s D.以5 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 N
5.(2020·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6月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卡车上固定有倾角均为的两个斜面体,匀质圆筒状工件置于两个斜面间。卡车正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保证刹车时工件不与其中任何一个斜面脱离,则其刹车的最小距离更接近于(路面能提供足够大摩擦,sin=0.6)( )
A. 23mB. 33mC. 43mD. 53m
6.(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物体先静止后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
算出(g取10 m/s2) ( )
A.物体的质量为1 kg B.物体的质量为2 kg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7.(202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6月调研一)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一劲度系数k=100N/m的轻质弹簧,其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足够长且处于自然状态。质量为m=2.0kg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x0=0.35m处由静止释放。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系统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规定滑块释放处为坐标原点O、沿斜面向下为位移x正方向。则( )
A. 当滑块下滑位移x≤x0时,其加速度大小为a=5m/s2
B. 滑块下滑过程做匀加速运动
C. 当滑块下滑位移x>x0时,其加速度大小为a=(22.5–50x)m/s2
D. 滑块下滑速度的最大值vm=2m/s
8.(2019·河南安阳模拟)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猫的质量是木板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3gsin αB.gsin α
C.eq \f(3gsin α,2)D.2gsin α
9.(2020·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下学期押题卷)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实验舱已于2020年5月8日顺利返回地面,返回舱质量约为5.4×103kg。某一次进行返回地面的测试时,返回舱在某处弹射出三朵主伞构成伞群,通过伞群减速,安全返回地面,可将这一运动视为竖直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三根主伞的伞绳a、b、c均与竖直方向成角,已知sin=0.44,cs=0.90,g取10m/s2,则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主伞伞绳a上的拉力大小约为( )
A. 2.80×103NB. 1.72×104N
C. 2.20×104ND. 6.84×104N
10.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与墙相连,另一端与小球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为零,取,则在烧断轻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零
B.小球加速度大小为,方向向左
C.小球加速度大小为,方向向左
D.小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左下方与竖直方向成角
11.物块、、和的质量均为m,A1、A2用刚性轻杆连接,、用轻质弹簧连结,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今突然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和,、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则 ( )
A.Ff1= 0,Ff2= 2mg,F1= 0,F2= 2mg
B.Ff1= mg, Ff2= mg,F1= 0,F2= 2mg
C.Ff1= mg, Ff2=2mg,F1= mg,F2= mg
D.Ff1= mg, Ff2= mg,F1= mg,F2 = mg
12.(2019·安徽芜湖、马鞍山质检)两物体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体接触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
推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a)所示,在A、B的速度达到6
m/s时,撤去推力F.已知A、B质量分别为mA=1 kg、mB=3 kg,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B与地
面间没有摩擦,B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g取10 m/s2,求:
(1)推力F的大小.
(2)A物体刚停止运动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
13.如图11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长为L=1m、质量为的木板A,一质量为的小物体B以初速度滑上A的上表面,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s2;
(1)当B刚从A上滑落时,A、B的速度分别是多大?
(2)为使B不从木板A的右端滑落,当B滑上A时,在A的右端始终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求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14.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2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分别以初速度v1=2m/s向左和v2=4m/s向右运动,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已知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g=10m/s2。求:
(1)小车的长度L;
(2)A在小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3)从A、B开始运动计时,经5s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
1.【答案】A
【解析】
A.设斜面倾角为,由图乙可知,在4~6s内物体匀速运动
在2~4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两式联立解得
A正确;
BC.物块在前2s内处于静止状态
在4~6s内物体匀速运动
由于不知道斜面倾角,无法求得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因此无法求得物块在前2s内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和在4~6s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BC错误;
D.在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在2~6s内的位移
因此在2~6s内的平均速度
D错误。
故选A。
2、【答案】:A
【解析】:小猴以最大加速度向上爬行时,重物对地压力为零,故小猴对细绳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即F=Mg;小猴对细绳的拉力等于细绳对小猴的拉力,即F′=F;对小猴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解得a=eq \f((M-m)g,m)=5 m/s2,A正确.
3、【答案】 C
【解析】一开始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雨滴向下加速,随着速度的逐渐增大,阻力增大,加速度减小,速度时间图像斜率大小为加速度大小,最后阻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等于零,雨滴匀速下落,C对;
4、
【答案】AD.
【解析】刚开始上升时,空气阻力为零,F浮-mg=ma,解得F浮=m(g+a)=4 830 N,A正确;加速上升过程,若保持加速度不变,则热气球上升到180 m时,速度v=eq \r(2ah)=6eq \r(5) m/s>5 m/s,所以热气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上升10 s后的速度v′<at=5 m/s,C错误;再由F浮-F阻-mg=ma可知空气阻力F阻增大,B错误;匀速上升时,F浮=F阻+mg,所以F阻=F浮-mg=230 N,D正确.
5、
【答案】C
【解析】卡车刹车时,当后斜面的支持力为零时,加速度最大,设卡车安全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时工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则有
解得
其刹车的最小距离更接近于43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BC
【解析】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
在力F从0增大到7 N之前物体静止,在7 N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代入图乙中F1=7 N和F2=14 N及对应的加速度a1=0.5 m/s2和a2=4 m/s2,解得m=2 kg,Ff=6 N,A错误,B正确;Ff=μFN=μmg,则μ=0.3,C正确,D错误.
7、【答案】ACD
【解析】
A.当滑块下滑位移x≤x0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即为物体的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
解得其加速度大小为
故A正确;
B.滑块下滑过程中接触弹簧以后合外力发生变化,加速度就会改变,故B错误;
C.当滑块下滑位移x>x0时,沿斜面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带入数据解得加速度
故C正确;
D. 当滑块接触弹簧后,弹簧被压缩,滑块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为0时,设弹簧形变为x,弹簧弹力和重力分力平衡,得
代入数据得
x=0.1m
即
处加速度为0,根据机械能守恒
滑块下滑速度的最大值为2m/s,故D正确。
故选ACD。
8、
【答案】A.
【解析】:猫与木板加速度不同,分别对其受力分析是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法.猫受力平衡,设猫的质量为2m,其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Ff=2mgsin α,则木板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木板的加速度为a=eq \f(2mgsin α+mgsin α,m)=3gsin α,正确选项为A.
9、【答案】C
【解析】
返回舱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T=2.20×104N
故选C。
10、【答案】 B
【解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在烧断轻绳前,绳上的弹力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在烧断轻绳的瞬间,绳上的弹力突然变为零,弹簧弹力不变,物体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该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平衡,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10 N,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故选项B正确.
11、【答案】 B
【解析】
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一起下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研究A1、A2所受的合力.采用隔离法B1、B2受到的合力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由于用刚性轻杆连接,A1、A2与刚性轻杆一起下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研究得到,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则A1、A2受到的合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即FA1=mg,FA2=mg.
在除去支托物前,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支托物对B2的支持力大小等于2mg.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B1的受力情况没有变化,则B1所受合力为零,即FB1=0.B2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支托物的支持力大小2mg,即FB2=2mg.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是瞬时问题,要抓住刚性物体的弹力可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12、【答案】:(1)15 N (2)6 m
【解析】:(1)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设物体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B物体的vt图象得a=3 m/s2.对于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Ag=(mA+mB)a,代入数据解得F=15 N.
(2)设物体A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撤去推力F后,A、B两物体分离,A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运动,对于A物体有μmAg=mAaA,aA=μg=3 m/s2,
vt=v0-aAt=0,解得t=2 s,
物体A的位移为xA=v t=eq \f(1,2)v0t=6 m,
物体B的位移为xB=v0t=12 m,所以,A物体刚停止运动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
Δx=xB-xA=6 m.
13、【答案】 (1)A、B的速度分别是m/s和m/s
(2)
【解析】(1)假设B刚从A上滑落时,A、B的速度分别为v1、v2,
A的加速度
B的加速度
由位移关系有代入数值解得:或
当时
不合题意舍去
∴
(2)当B经过时间t运动至A的最右端时,若A、B具有共同速度v,则此时所施加的恒力F有最小值. 此过程中A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①
B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② ( )
A、B的加速度分别为③
④
又⑤
联立①~⑤,代入数据解得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
14、【答案】 (1) (2) (3)
【解析】
(1)由于开始时物块A、B给小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小车不动,物块A、B做减速运动,加速度a大小一样,但是A的初速度小,所以A的速度先减为零。
设A在小车上滑行的时间为t1,位移为s1,由牛顿定律
A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由以上三式可得 ,
A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B也做匀减速运动,B的位移为s2,由运动学公式
可得
A在小车上停止滑动时,B的速度设为 v3,有
可得
B继续在小车上减速滑动,而小车与A一起向右方向加速。因地面光滑,两个物块A、B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三者共同的速度为v,达到共速时B相对小车滑动的距离为
可得
在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可得
故小车的车长
(2)由于A从开始滑动到相对小车静止以后,它随小车一起运动。故C点距小车左端的距离为
摩擦生热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3)小车和A在摩擦力作用下一起做加速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
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小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小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可得
所以
经5s小车离原位置有
可得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功能关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名校试题汇编,共51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动力学基本问题,动力学图像问题,动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2020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解密(解析版),共9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