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95243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习题课件ppt
展开◆典例精讲例1:被称为“江河之源”的省级行政区是( )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四川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答案:B
例2:青海省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近年来湿地减少、溪流消失的原因是( )A.由于人口增多,在此大面积地开荒种田,用水量过大造成B.我国在此调水过大造成C.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暖,降水稀少,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D.主要是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的原因解析:青海省的许多河流的发源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乱砍滥垦、过度放牧,再加上近年来的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使草地、湿地退化,沙漠化严重。答案:C
一、江河的源地1.概况: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_”。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3.重要性: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__________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4.现状: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5.措施: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1.三江源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线,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是指( )A.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 B.长江、黄河和澜沧江C.长江、怒江和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2.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谷深,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B.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充足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能资源丰富
3.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问题是( )①草地严重退化,鼠虫害肆虐 ②土地沙漠化严重 ③水土流失加剧 ④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减少 ⑤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 ⑥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逐渐枯竭,雪线下降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6.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开发活动,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C.增加草场载畜量,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D.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7.下列关于地处青藏地区的“三江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B.“三江源”地区已被联合国列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C.“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D.“三江源”的源头均位于我国的青海省境内8.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B.冰川众多,湿地广大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回答9~10题。9.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的减少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10.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恢复和扩大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量迁移当地居民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1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年8月19日,由国家前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碑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通天河畔正式揭碑,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主要在于为高原特有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青藏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极”自然景观,同时也使三江源地区及其流域内各省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区内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有关专家指出,如果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改善,三江源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位于我国的( )A.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2)“三江源”指的是(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C.长江、珠江、闽江 D.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3)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砍伐、放牧和耕作,这里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_______、草地严重________、土地________发展迅速。(4)你认为如何改善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还草,防止过度放牧,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性是( )A.大量开发当地的资源,提高财政收入B.可以增加牲畜的放养量,提高牧民的收入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D.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珍稀濒危动物得到保护,使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6)请你谈谈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区内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有关专家指出,如果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改善,三江源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2000年8月设立、位于西北青海玉树地区的“三江源”保护区,面积达31.8万平方公里。“三江源”顾名思义就是三条江河的源头。这三条江河可谓举世闻名,分别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在境外称湄公河)。“三江源”原先也叫“江河源”,这里地处青藏高原,是著名的世界屋脊。周围有巍峨的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和巴颜喀拉山等著名的山脉,平均海拔4000多米。这里雨雪相对丰沛,众多的冰川、湖泊和沼泽提供了长江15%、澜沧江25%和黄河49%的水量。滔滔江水急剧东流,宛似自天而下。因此长江在这里有“通天河”之称;诗仙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之“断言”在此也得到印证。在这里设立保护中华民族水源的保护区,意义显而易见。
因为地理上的差异,“三江源”的景观和东南武夷山清新秀丽绝然不同,这里气候严酷,草木难长,不论是昆虫和爬虫都极稀少。呈现给人们的是高山莽原中大川倾泻的壮阔恢弘,一派充斥远古气息的蛮荒之美。尽管这里“高处不胜寒”,但决非了无生机。一些生命力极强的野生动物非常喜欢在此徜徉。兽类中有号称“高原之舟”的野牦牛、有“一角兽”之称的藏羚羊(有人认为是麒麟的原型),憨态可掬的棕熊,还有善于驰骋荒原的藏野驴、白唇鹿、鹅喉羚,以及高山居民雪豹、北山羊、盘羊等。鸟类除很有地域特色的黑颈鹤外,还有藏雀、棕草鹛和藏鵐,等非常罕见的种类。另外,还产著名中药冬虫夏草。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ppt课件,共1页。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件pptx、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纪录片《大河源》节选,讲授新课,江河的源地,雪山和冰川融水,湿地的调蓄作用,形成江河之源,中华水塔,黄河的源头在哪里,确定河流源头的依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