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第三部分 策略二 题型5 辩证评价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第三部分 策略二 题型5 辩证评价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限时训练] 单独成册1.(2017·山东临沂市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材料。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与不耐寒、需肥土等生长习性;栽植6~8年即可割取胶液,生长寿命约60年。我国在云南西双版纳州与海南岛建立了天然橡胶种植基地,但从2001年起,我国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0%。地处中老缅交界的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地区,即老挝北部和缅甸东北部的罂粟种植区已成为我国投资橡胶种植的优选区域,并成为当地主要的“替代种植”。图1为中老缅交界处橡胶种植分布示意图,图2为西双版纳1992年和2010年植被与橡胶种植区分布示意图。(1)与海南相比,说明西双版纳州种植天然橡胶的有利气候条件。(2)分析西双版纳州1992~2010年橡胶林种植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简析我国投资橡胶种植优选老挝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地区的原因。(4)针对老挝北部和缅甸东北部把橡胶种植作为“替代种植”,你是否赞同该做法并阐述理由。解析:第(1)题,解题注意两点:一是比较的“气候条件”,二是两地的纬度、地形差异导致气候差异。第(2)题,可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比较两幅图看出,西双版纳州橡胶种植面积扩大,橡胶林面积扩大会引起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要素的变化,从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第(3)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地域性。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与我国西双版纳气候相似,陆上接壤,历史上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第(4)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无论赞成还是反对,理由必须与观点保持一致。答案:(1)西双版纳州深居内陆,受台风灾害影响小;多高山、地势起伏大,利于阻挡冬季寒冷气流的入侵。(2)天然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原始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下降。(3)与西双版纳地理位置近,种植的自然条件相近;位于边境,便于人员与技术的交流往来;政策扶持,放宽边境贸易投资(中国与老挝、缅甸两国间的关系友好)。(4)赞同:摆脱罂粟种植的困境,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中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大,种植天然橡胶可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反对:前期投资大,(种植期长)经济收益回报期长,种植经验缺乏,橡胶配套产业基础薄弱。2.(2017·湖北省高三第四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国林木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全方位、多品种、高度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主要林产品包括纸浆、纸张、家具等。同时甲国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林木每年的采伐量不超过其自然生长量,使得甲国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稳定。甲国铁矿蕴藏量高达40亿吨,且多为富矿,铁矿石产量约占欧盟铁矿石总产量的89.2%。甲国工业发达,钢铁工业是该国的核心产业之一,钢铁产品以特种钢为主,其中80%以上的钢铁产品出口。下图为甲国位置示意图。(1)评价该国铁矿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2)说明该国林业发展模式的优势。(3)简析该国钢铁产品以出口为主的成因。(4)甲国欲扩大其钢铁工业的产能。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题目要求“评价”,就注意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来综合分析,但根据题干要求,只回答有利条件即可。一个地方的资源开发条件一般从资源本身、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图例信息看,有水电站(能源)、铁矿(资源)、河流(水源)和港口(交通)等信息,第二段材料中有“钢铁工业是该国的核心产业之一,钢铁产品以特种钢为主,其中80%以上的钢铁产品出口”,提供了市场的信息。第(2)题,从第一段材料中,读取出“产业体系”、“有效采伐”的合理信息,进行科学阐述即可。第(3)题,从质量、产量、交通和市场等角度来综合分析该国钢铁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原因。第(4)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赞成,从发展条件(资源、产品等)和综合效益等角度来综合分析。不赞成,从市场需求和环境等角度来分析。答案:(1)有利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多河湖,水资源丰富;水电站多,能源充足;多海港,便于产品外运;钢铁工业发达,市场广阔。(2)合理采伐,有利于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该国钢铁产品品质好,以特种钢为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强;多海港,海运便利;地处欧洲,邻近北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国内市场需求量小。(4)赞同。理由:铁矿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钢铁产品品质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强;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言之有理即可)不赞同。理由:随着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国际市场上钢铁产能过剩;欧美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不旺;不利于该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言之有理即可)3.(2017·山西省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一 红枣素有“木本粮食”之称,性温、味甘、维生素含量高,为果中之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枣树是温带核果类植物,适应性强,喜温暖,耐旱涝,在山地、平原、河滩、沙地均可种植,以土层深厚、沙质土壤最好。枣树的不同生长期发育期,对气候条件要求不同。见下表。 萌动期(春季)盛花期(6、7月)成果期(8、9月)成熟期平均气温(℃)13~1819~2525~3018~22(日较差大于2)降水(mm) 大于25大于20相对温度(℃) 75%~85%小于50%材料二 山西是中国红枣的主产地,是红枣的起源和栽培中心之一。山西枣树种类多、分布广,其中吕梁地区临县是著名红枣之乡。临县所产红枣以个大核小,香甜可口,掰开能拉丝而闻名,曾为清宫廷贡品,现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下图为山西省红枣主产区分布图。材料三 近年来,山西红枣受秋雨裂果、虫灾等影响而减产。西北地区以新疆红枣为主,因其个大核小,含糖量高,不裂果,迅速占领红枣市场。(1)分析山西种植红枣的自然优势。(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红枣品质优于山西的主要原因。(3)简述山西发展红枣种植对当地的积极影响。(4)请为山西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解析:第(1)题,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四个方面来回答。从图中可看出,山西红枣种植区地处黄河沿岸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层疏松深厚;临近黄河,灌溉便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红枣生长;秋季成熟期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第(2)题,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可从光照、昼夜温差、病虫害、绿色无污染等方面来回答。新疆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营养成分储存多;开发较晚,污染小;冬季寒冷,病虫害少,品质更优。第(3)题,农业对当地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来回答。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是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山西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种植红枣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第(4)题,农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加强红枣种植和红枣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红枣的品牌优势;发展红枣产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拓展第三产业。答案:(1)地处黄河沿岸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层疏松深厚(或沙质土,通气,排气条件好);临近黄河,灌溉便利;盛花期与成果期(或夏季)雨热同期,利于红枣生长;成熟期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新疆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营养成分储存多;且不裂果(秋雨少);多沙质土壤,污染小;有冰雪融水灌溉,矿物质含量更丰富;病虫害少,品质更优。(3)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型农业,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4)加强红枣种植和红枣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红枣的品牌优势(改善红枣栽培环境,生产绿色的有机红枣);发展红枣产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65 综合题之评价类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回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7 选择题之排序类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推测“水上雅丹”的演化顺序,不属于该段河道向南摆动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第三部分 策略一 选择题增分策略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属于洞里萨湖鱼种繁多原因的是,图示M地区山脉,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与拉让河相比,巴兰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