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
展开A. 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B. 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 图丙: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故A正确;
B.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改变琴声的音调,故B错误;
C.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故D错误。
故选A。
2.(2020年德州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B.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 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所以响度大的声音和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等,故A错误;
B.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
C.不同的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3.(2020年德州市)在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研究方法的是(1)研究光现象时,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情况(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3)将发声的音叉紧靠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4)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
A (1)与(3)B. (1)与(4)C. (2)与(4)D. (2)与(3)
【答案】C
【解析】
【详解】(1)研究光现象时,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情况,采用的是模型法;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系。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3)发声体在振动,有时候不容易观察。将发声的音叉紧靠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4)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所以,研究方法相同的是(2)和(4)。
故选C。
4.(2020年东营市)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青山为参照物的
B.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调来判别的
C.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楼台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青山相对出”是以青山为研究对象,以船为参照物,故A错误;
B.“钟声”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故B错误;
C.“花气袭人”是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楼台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2020年东营市)跳广场舞时,优美的舞曲声是靠扬声器中“纸盆”的____产生的,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1). 振动 (2). 声源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舞曲声是靠扬声器中“纸盆”的振动产生的。
[2]音箱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2020年济宁市)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里面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0年聊城)“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A. 传播B. 音调C. 响度D. 音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高声喧哗指的是声音大,即指声音的响度大,“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
故选C。
8.(2020年临沂市)在线学习期间,小明使用手机收看老师的教学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听到的讲课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 老师戴口罩讲课时响度变小,音调变低
C. 用耳机听课能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
D. 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小于摄像头的焦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明听到的讲课声是手机的扬声器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当老师戴上口罩之后讲课时,学生听到老师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音调不变,故B错误;
C.用耳机听课时,可以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故C正确;
D.摄像头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C。
9.(2020年青岛市)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 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 “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 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A正确;
B.高声唱国歌,意思就是大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B错误;
C.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音色不同,因此“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C错误;
D.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错误。
故选A。
10.(2020年泰安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小一些,故C错误;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11.(2020年威海市)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 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増大了声音的响度
C. 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 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每个人的声带结构有差别,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谁在回答问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调节旋钮增大音量,是増大了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的发声频率高于20Hz,不能发出次声波;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原因是声音的响度比较小或者离发声体比较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所以老师讲课时,学生能够从老师那里接收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0年潍坊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 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 两者音色相同D. 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人耳能够听到军鼓声音,而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所以军鼓的声音不属于超声波,故B错误;
C.礼号和军鼓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物体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C错误;
D.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两者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13.(2020年枣庄市)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现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_____。
【答案】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减弱 (3). 真空 (4). 传声
【解析】
【详解】(1)[1]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2][3]空气逐渐被抽出,声音逐渐减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4]放入水中能听到铃声,说明水也可以传声。
初中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声现象(讲义)(原卷版+解析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这是一份专题01 声现象(讲义)(原卷版+解析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文件包含专题01声现象讲义原卷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pdf、专题01声现象讲义解析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考点专题01声现象(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考点专题01声现象(解析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