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用打击乐器配奏主题音乐。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三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1、能了解三个主题的情绪、节拍、速度、力度等方面的不同;
2、能了解电子合成器模拟了哪些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
能全情投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曲是什么类型的歌曲?演唱《花儿与少年》
生:情歌
师:《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2、介绍乐曲:
(1)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
(2)师:(出示课件)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3)师:让我们再来了解“花儿家乡”吧。指名一学生读:青海素有“花儿家乡”的美称。在每年农历五、六月他们会自发组织“花儿会”。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花儿会,在花儿会上人山人海,人们对歌赛歌,唱花儿,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昼夜不息。
3.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另一个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二、新课
(一)感受全曲
1、初听全曲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如果将它分段的话,可以分成几段?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段落的?由什么乐器来演奏?
生:分成三段,按照速度来划分的,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
师:除了速度我们还能根据什么来划分段落呢?(情绪、力度、节拍、音区、节奏疏密…)刚刚这位同学说了是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电子合成器吧。(齐读电子合成器)
(二)分段聆听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段欣赏然后完成表格
引子部分
模拟了什么乐器的音色?(竹笛)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完善下表格
(2)第一部分
这欣赏这部分前我们先来唱一唱主题旋律,听一听这一段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欢快活泼)电子合成器模拟了什么乐器在演奏?(二胡、竹笛)然后请一位同学完成表格。
(3)第二部分
师:第一部分我们熟悉了下面进入第二部分,听一听第二部分的情绪有变化吗?(有变化,舒缓,悠扬)这一部分电子合成器又模拟了哪种乐器的音色了?选择A.竹笛 B.双簧管(B.双簧管)请同学完成表格
(4)第三部分
师:听一听,这一段跟第一段有什么联系吗?(两段的旋律是基本一样的,A1段是A段的再现)再请一位同学完成表格
(5)尾声
师:为什么快结束时突然慢了下来?
学生大胆叙述。(旋律有种结束感;有那种意犹未尽之感等等)请同学完成表格。
师:这是我们大家总结的表格,那么现在大家看一看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应该是什么?
生:ABA1三段体。
欣赏全曲
再次聆听全曲,这次聆听有一点不一样的,首先,引子部分,电子合成器模拟了竹笛,那我们听到这部分就一起模仿竹笛演奏;A部分模拟了二胡和竹笛,看一看二胡和竹笛是怎么演奏的,听到这部分就模仿相对的乐器;B段的节拍是唯一的一个3/4拍,3/4拍强弱规律是什么呢?强弱弱,那我们强拍拍手弱拍拍腿,感受这一个部分;A1段和尾声模拟了竹笛,我们模仿竹笛。
三、活动
1.集体活动
青海是非常喜爱歌唱舞蹈的地区,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青海的舞蹈,把男生女生分成花儿与少年,跟老师学两个动作舞动起来。(A段音乐)
2.小组活动
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小乐器为A部分旋律配上伴奏并演奏。
四、小结
我们的民歌是我们的音乐宝库,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有不一样的听觉享受,希望同学们能喜爱我们的民歌。段落
节拍
出现次数
速度
力度
段落
节拍
出现次数
速度
力度
引子
2/4
1
慢
弱
A
2/4
2
快
强
B
3/4
2
慢
弱
A1
2/4
1
快
强
尾声
2/4
1
慢
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