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达标检测卷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365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达标检测卷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365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达标检测卷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365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1.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 )
A.l1 B.l2 C.l3 D.l4
2.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3.小明用独轮车搬运砖头,车箱和砖头的总质量是120 kg,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推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独轮车是费力杠杆
B.动力臂是0.7 m
C.阻力臂是0.3 m
D.人手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1 500 N
4.《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5.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40 cm,底部直径为30 cm,装满油后总重2 000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底部C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600 N的力
B.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
C.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6.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0.5 N B.1 N C.1.5 N D.2 N
7.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2 s内将重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 m,所用拉力F为150 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 m/s
B.动滑轮的总重为100 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D.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
8.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个重60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50 J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150 N
B.拉力F的大小为50 N
C.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50 N
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0 N
9.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 N,斜面长2 m、高1 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为有用功,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B.做的有用功是80 J
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
10.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某次台风把市民公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来,工人们想到了下列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1.端午节赛龙舟时,运动员一手撑住桨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如图所示。此时桨属于__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当运动员向后划桨时,龙舟就向前行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2.如图为小柯在科技节中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自身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O为支点,OA=OD=3OB=0.6 m,CD=0.2 m。在做背景的白纸上作以O为圆心,半径为0.2 m的圆。在A点挂5 N的重物G,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则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力FB应为________N,撤去FB后,按图示方向分别施加FC、FD两个力,且每次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C、FD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1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140 N的水桶,动滑轮重2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________N;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 N的水,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 N的物体。图__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成省力杠杆;图甲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______N,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为______N。
15.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如图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式图: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由图可知,该杠杆属于________杠杆。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________。
16.工人利用斜面和滑轮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高1 m,长2 m,物体重500 N,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为200 N,所用时间为10 s。在此过程中,物体动能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力势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把物体直接提高到斜面顶端做的功为有用功,则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17.工人沿台阶向上滚动圆柱形塑料桶如图所示,他在A点施加力F使塑料桶绕O点向上滚动,请画出F的力臂。
18.在实际生活中,常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出)物体。图甲中正在拧螺丝钉的螺丝刀,可视为图乙所示的杠杆AOB,其中O为支点,B为阻力作用点,F2为阻力,动力作用在手柄上。
(1)图甲中的螺丝刀属于________杠杆。
(2)请在图乙中画出对应F2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19.某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人向下拉绳)。
四、实验与探究题(20题10分,21题12分,共22分)
20.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A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O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对应的动力F1,并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l1与F1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中实验数据可知,当l1为
0.5 m时,F1为________N。
(3)实验中小明发现,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红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物体。
(2)第①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3)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猜想________,对比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运用题(22题9分,23题12分,共21分)
22.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塔式起重机。在一次操作过程中起重机将质量为500 kg的建筑材料竖直提升了12 m,用时15 s,g取10 N/kg。求:
(1)所提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
(2)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所做的功。
(3)提升过程中该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8 kW,那么提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3.把一棱长为10 cm,质量为8 kg的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入水平放置装水的平底圆柱形容器中。如图甲所示,金属块下沉后静止在容器底部(金属块与容器底部并未紧密接触),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金属块的密度。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3)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4)若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把金属块在水中匀速提升30 cm(金属块未露出水面,忽略水对金属块的阻力),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那么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是多少?
答案
一、1.B 点拨:由图可知,动力为拉动杠杆的力,动力作用在杠杆的B点,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为l2。
2.C 点拨:刀刃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错误;铡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甘蔗放在a点比b点时的阻力臂更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越小,更易被切断,故C正确;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用力的动力臂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更大,故D错误。
3.C 点拨:由图知,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支点在车轮的轴上,力F为动力,动力臂长为1 m,阻力等于G,阻力臂长为0.3 m,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B错误,C正确。砖头及车箱的总重G=mg=120 kg×10 N/kg=1 200 N,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人手竖直向上的力F=eq \f(Gl2,l1)=eq \f(1 200 N×0.3 m,1 m)=360 N,故D错误。
4.C
5.A 点拨:要使底部C稍稍离开地面,应该以D为支点,要对油桶施加的力最小,应以AD为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2=eq \f(F1l1,l2)=eq \f(2 000 N×\f(0.3 m,2),\r(0.32+0.42) m)=600 N,故A正确;用水平力推油桶没推动,油桶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没有做功,故B错误;用水平力推油桶,油桶没动,油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故C错误;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6.A
7.A 点拨:由图知n=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4h=4×1 m=4 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eq \f(s,t)=eq \f(4 m,2 s)=2 m/s,故A正确。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eq \f(1,4)(G+G动),可得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4F-G=4×150 N-400 N=200 N,故B错误。拉力做的功W总=Fs=150 N×4 m=600 J,有用功W有=Gh=400 N×1 m=4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eq \f(W有,W总)=eq \f(400 J,600 J)≈66.7%,故C错误。若用该滑轮组提升所受重力更重的物体,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增加,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机械效率会变大,故D错误。
8.B 点拨:由图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s物=3v物t=3×0.1 m/s×
10 s=3 m,拉力F=eq \f(W总,s)=eq \f(150 J,3 m)=50 N,故A错误,B正确。由η=eq \f(W有,W总)=eq \f(fs物,Fs)=eq \f(fs物,F3s物)=eq \f(f,3F)得,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3ηF=3×80%×50 N=120 N,故C、D错。
9.C 点拨:沿斜面向上拉物体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所做的有用功W有=Gh=mgh=5 kg×10 N/kg×1 m=50 J,故B错误;拉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W总=Fs=40 N×2 m=80 J,斜面的机械效率η=eq \f(W有,W总)=eq \f(50 J,80 J)=62.5%,故C正确;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W额=W总-W有=80 J-50 J=30 J,摩擦力f=eq \f(W额,s)=eq \f(30 J,2 m)=15 N,故D错误。
10.B 点拨:被扶起的大树相当于一个杠杆,而绕过树干的绳子与树干构成滑轮。
二、11.费力;相互的 点拨:划桨时,以桨的末端为支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划桨时,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同时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推动龙舟向前运动。
12.15;FC=FD
13.80;变大 点拨: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拉绳子的动力F=eq \f(1,n)(G+G动)=eq \f(1,2)×(140 N+20 N)=80 N;使用同一动滑轮,在提升高度相同时,所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水的重力,增大了有用功,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机械效率会变大。
14.乙;10;0
15.省力;变小 点拨:据图可知,动力臂OB大于阻力臂OA,可见此时引擎盖是省力杠杆。在逐渐抬高引擎盖的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变小。
16.不变;增大;80;62.5% 点拨: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物体的动能不变;物体沿斜面升高,质量不变,高度变大,则其重力势能增大;图中滑轮是动滑轮,则绳端通过的距离s=2L=2×2 m=4 m;拉力做功W总=Fs=200 N×4 m=800 J;拉力的功率P=eq \f(W总,t)=eq \f(800 J,10 s)=80 W;此过程的有用功W有=Gh=500 N×1 m=500 J,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eq \f(W有,W总)=eq \f(500 J,800 J)=62.5%。
三、17.解:如图所示。
18.(1)省力 (2)如图所示。
点拨:(1)螺丝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手柄上即A处,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F2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动力F1应使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故F1的方向应该垂直于OA向下,则可过A点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19.解:如图所示。
四、20.解:(1)力臂 (2)如图所示;0.6
(3)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拉力的力臂变小
点拨:(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作图;由表中数据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l1=F2l2=3 N×0.1 m,当l1=0.5 m时,F1=eq \f(3 N×0.1 m,0.5 m)=0.6 N。(3)当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拉力的力臂变小,而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所以拉力要变大。
21.(1)匀速 (2)60
(3)A;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点拨:(3)①②次实验改变的是物体的重力;②③次实验改变的是斜面的倾角。
五、22.解:(1)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G=mg=500 kg×10 N/kg=5 000 N。
(2)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所做的功W有=Fs=Gh=5 000 N×12 m=6×104 J。
(3)总功W总=Pt=8×103 W×15 s=1.2×105 J,
机械效率η=eq \f(W有,W总)=eq \f(6×104 J,1.2×105 J)=50%。
23.解:(1)金属块的体积V金=(10 cm)3=1 000 cm3=1×10-3m3。
则金属块的密度ρ金=eq \f(m金,V金)=eq \f(8 kg,1×10-3 m3)=8×103 kg/m3。
(2)由于金属块下沉后静止在容器底部,则V排=V金=1×10-3 m3,
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 kg/m3×1×10-3 m3×10 N/kg=10 N。
(3)金属块的重力G=mg=8 kg×10 N/kg=80 N,
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F浮=80 N-10 N=70 N,
正方体金属块的底面积(受力面积)S=(10 cm)2=100 cm2=0.01 m2,
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eq \f(F,S)=eq \f(70 N,0.01 m2)=7×103 Pa。
(4)若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把金属块在水中匀速提升,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段数n=2,机械效率η=eq \f(W有,W总)=eq \f((G-F浮)h,Fnh)=eq \f(G-F浮,nF),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eq \f(G-F浮,nη)=eq \f(80 N-10 N,2×70%)=50 N。
实验
次数
斜面
倾角
物重
G/N
拉力
F/N
斜面高
度h/m
斜面长
度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斜面机械
效率η
①
30°
5
4.2
0.6
1.2
3
5.04
②
30°
3
2.5
0.6
1.2
1.8
3
60%
③
42°
3
2.8
0.8
1.2
2.4
3.36
7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运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期中达标检测卷1: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运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期末达标检测卷1: 这是一份初中本册综合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运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