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本节综合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异同。
能力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重点、难点】 1. 酶的作用和本质。 2.控制自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3.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4.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知识链接】本节课不仅有助于学生延伸对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理解,对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
过程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基础知识
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统称为细胞代谢。
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 ,随着自变量的
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 ,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
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叫做 ,它一般设置 组和 组。
3.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原理:过氧化氢在 或 或 的作用下都可分解成水和氧气。
H2O2酶分子数:Fe3+数=1:25万
(2)实验过程和现象:
(3)分析:1号和2号对照说明:_________ __能促进H2O2 的分解速率。
1号和3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2O2 的分解速率。
1号和4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2O2 的分解速率。
3号和4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
和实验组,上述实验中 试管就是对照组, 试管是实验组。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 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
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 ,因而 更高,这样细胞代谢就能在
条件下快速进行。
●典型例题
5. 【A级】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 【A级】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的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
A.有利于酶与底物充分接触 B.保护过氧化氢酶
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 【B级】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
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
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二、酶的本质
●基础知识
8.①巴斯德以前,许多化学家认为发酵是纯 ,与 无关。
②1857年巴斯德提出发酵是由于 的存在,即有 的参与才能引起发酵;
③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 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
酵母细胞 后才能发挥作用。两种观点争执不下。
④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不含酵母细胞的 与活酵母是一样的,都能引起发酵,
他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
⑤最早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是美国科学家 ,他用多种方法证明了酶是 。
⑥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9.酶是 产生的,具有 作用的一类 ,其中绝大多数酶
是 ,少数是 。
●典型例题
10. 【A级】20世纪80年代初,切赫和奥特曼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
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 )
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
11. 【B级】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问题收集:通过学习你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请写在这里吧!
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请赶快动手写下来吧!
●当堂检测
12.【A级】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 D.A或C
13.【B级】大多数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 )
A.大多数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大多数酶是生物催化剂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大多数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课后作业
14.【C级】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
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资料
人体内存在大量酶,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到目前为止,已发现3000种以上(即多样性).如米饭在口腔内咀嚼时,咀嚼时间越长,甜味越明显,是由于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分泌出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的缘故.因此,吃饭时多咀嚼可以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此外人体内还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种水解酶.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必须在胃蛋白酶等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然后再在其它酶的作用下,选择人体所需的20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这其中发生了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可以这样说,没有酶就没有生物的新陈代谢,也就没有自然界中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生物界.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
现象
1
2ml H2O2 溶液
不做处理
无气泡
2
2ml H2O2 溶液
3
2ml H2O2 溶液
4
2ml H2O2 溶液
说明变量
无关变量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研学,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研学,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学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