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选修2-12.1曲线与方程教案设计
展开学生已经掌握了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用它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问题,计算空间角、空间距离。但运用还不娴熟,计算易错的环节仍然出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空间向量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问题,及计算空间角的计算。同时也试用传统的方法来解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归纳,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3)情感与能力目标:通过总结归纳,综合运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空间向量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空间角
【课前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
1.下列各组向量中不平行的是( )
A. B.
C. D.
答:D。
2.若A,B,C,则△ABC的形状是( )
A.不等边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答:A。
3.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则直线与间的距离为 。
答: 。提示:
设
则,而另可设
,
4.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
(Ⅰ)证明:面面;
(Ⅱ)求与所成的角;
证明:以为坐标原点长为单位长度,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
.
(Ⅰ)证明:因
由题设知,且与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由此得面.又在面上,故面⊥面.
(Ⅱ)解:因
(中等题)
5.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正三角形,
平面底面.
(Ⅰ)证明:平面;
(Ⅱ)求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证明:
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图系.
(Ⅰ)证明:不防设作,
则, ,
由得,又,因而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平面.
(Ⅱ)解:设为中点,则,
由
因此,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得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6.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
侧棱底面,,,,
为的中点.
(Ⅰ)求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在侧面内找一点,使面,
并求出点到和的距离.
解:(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的坐标为、
、、、
、,
从而
设的夹角为,则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Ⅱ)由于点在侧面内,故可设点坐标为,则
,由面可得,
∴
即点的坐标为,从而点到和的距离分别为.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设空间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由如下结论
平 行
垂 直
与
与
与
左表给出了用向量研究空间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方法,判断的依据是相关的判定与性质,要理解掌握
二、应用实例
平行、垂直、角的计算
例1.如图,已知矩形ABCD和矩形ADEF交于AD,点M,N分别在对角线BD,AE上,且.
求证:MN//平面CDE
证明:
=
又与不共线
根据共面向量定理,可知共面。
由于MN不在平面CDE中,
所以MN//平面CDE.
证法二:思路:在上取一点P,
使再用传统的方法
证明平面MNP∥平面CDE即可。
例2、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在棱DD1上是否存在点P使B1D⊥面PAC?
解:以D为原点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设存在点P(0,0,z),
=(-a,0,z),
=(-a,a,0),=(a,a,a),
∵B1D⊥面PAC,∴,
∴-a2+az=0∴z=a,即点P与D1重合
∴点P与D1重合时,DB1⊥面PAC
方法二:引导学生用三垂线定理来解题。
例3 (2004年湖南高考理科试题)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P—ABCD中, ,点E在PD上,且PE:ED= 2: 1.
(Ⅲ)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BF∥平面AEC?证明你的结论.
根据题设条件,结合图形容易得到:
假设存在点F
。
又,
则必存在实数使得,把以上向量得坐标形式代入得
有
所以,在棱PC存在点F,即PC中点,能够使BF∥平面AEC。
本题证明过程中,借助空间坐标系,运用共面向量定理,应用待定系数法,使问题的解决变得更方便,这种方法也更容易被学生掌握。
例4、如图,在正三棱柱中,
、分别是棱、的中点,
。
(Ⅰ)证明:;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Ⅰ)证明:
因为,,
,,
所以,
,
故,
因此,有;
(Ⅱ)设是平面的法向量,
因为,,所以由
可取;
同理,是平面的法向量。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
本例中没有现成的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需动脑筋构造。二面角的大小与其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相等或互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取舍。
(传统解法)作DM⊥AB于M,
则DM⊥平面ABB’A’。
作MN⊥AB’于N,连DN,
则∠MND即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先建立图空间坐标系再用向量解题
三、堂上练习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且∠C1CB=∠C1CD=∠BCD=60º
(1)证明CC1⊥BD
(2)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
A1C⊥平面C1BD?并证明
分析:取为运算的基向量,则。
注意向量间的方向对夹角的影响
略证(2)设,菱形边长为a,则
,解得
当时,
四、小结
学生归纳,教师适当的补充、概括。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4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