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习题
展开A.生命科学的发展必须接受生物伦理的规范和制约
B.实施生命科学研究必须遵循自主、不伤害、善行和公正的原则
C.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就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
D.对于生物技术应科学地控制,合理地使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
【解析】 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并不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于生物技术,人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科学地进行控制,并合理地使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
【答案】 C
2.下图为英国诞生的第一个体外受精试管婴儿路易斯和克隆绵羊“多利”,对其培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路易斯和“多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
B.试管婴儿的培育依赖体外受精技术、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相关技术
C.“多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恢复到类似于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D.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已经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会在伦理上冲击家庭
【解析】 试管婴儿诞生的基础是有性生殖,克隆羊诞生的原理是无性生殖,故路易斯和“多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尚未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将极大地冲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将直接在文明和道德规范上威胁人类社会。
【答案】 D
3.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哪项技术来讲的( )
A.克隆人 B.设计试管婴儿
C.转基因动物D.基因组计划
【解析】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对其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
【答案】 A
4.下列对“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培育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试管婴儿”的产生是有性生殖
②克隆动物的产生是无性生殖
③“试管婴儿”是辅助生殖的技术
④可以用雄性动物的体细胞核进行克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试管婴儿”是精卵结合的产物,属于有性生殖,是一项辅助生殖的技术;克隆动物可以用雄性动物的体细胞核(也可用雌性动物的体细胞核)进行克隆,是无性生殖的结果。
【答案】 D
5.下列关于生物技术与伦理问题的正确观点是( )
【导学号:72240041】
A.利用体外受精技术筛选早期胚胎性别,设计试管婴儿
B.基于科学和理性讨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C.通过基因筛查禁止重大疾病基因携带者就业
D.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
【解析】 我国不允许利用体外受精技术筛选早期胚胎性别,A错误;基于科学和理性讨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B正确;通过基因筛查禁止重大疾病基因携带者就业,不符合伦理道德,C错误;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和环境破坏,D错误。
【答案】 B
6.虽然人们知道基因和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有些人仍然反对进行基因检测。下列哪项不是这些人反对基因检测的原因
( )
A.基因检测可能破坏自身的基因结构
B.存在某种致病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患病
C.有些遗传病即使检测出,也不能得到有效治疗
D.检测结果可能会给受检测的人带来心理压力
【解析】 基因检测主要是对人类基因进行筛检,以确定是否含有致病基因,因此不会破坏自身的基因结构。
【答案】 A
7.生物武器的危害有传染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下列哪项是防护生物武器的无效措施 ( )
A.提前接种和个人防护
B.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
C.注意切断传播途径
D.只注意环境消毒,不注意动植物灭菌
【解析】 针对生物武器的强传染性,防护生物武器的有效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找,一是控制源头,即发现病人及早报告,及早隔离;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提前接种和个人防护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只注意环境消毒,不注意动植物灭菌,达不到控制病菌传染散播的目的。
【答案】 D
8.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范围的是( )
A.寄生虫B.致病菌
C.被改变的病毒D.神经毒剂
【解析】 生物武器是能致病的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答案】 A
9.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三个方面
B.对于克隆人和治疗性克隆,我国的态度是明令禁止
C.设计试管婴儿需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产前诊断
D.新型鼠疫病毒和重组流感病毒属于生化毒剂类生物武器,应当严令禁止生产
【解析】 对于克隆我国政府的态度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设计试管婴儿需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新型鼠疫病毒和重组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化毒剂类生物武器。
【答案】 A
10.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致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为______________细胞,过程A是目前实现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称为____________。
(2)经该技术培育的组织器官移植回患者体内与异体器官移植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可将健康人的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可以用取自通过B过程得到的结构中的④________,原因是这些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用PCR技术扩增胰岛素基因时,缓冲溶液中必须有的物质是:DNA模板(胰岛素基因)、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两种引物、耐热的DNA聚合酶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 (1)A是核移植过程,受体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2)通过该技术培育的组织器官自体移植与异体器官移植相比,优点就是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3)在基因治疗时可用患者细胞核移植细胞体外培养的内细胞团细胞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因为它们分化程度极低(全能性高)或具有全能性,可使外源基因在相应组织细胞表达。(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所需物质条件就是DNA复制的物质条件。
【答案】 (1)次级卵母 核移植
(2)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3)内细胞团 分化程度极低(全能性高)或具有全能性,可使外源基因在相应组织细胞表达
(4)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力提升]
11.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呈几何级数增殖。下列有关炭疽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炭疽杆菌能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是因为无环境阻力
B.炭疽杆菌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C.治疗炭疽病应将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D.用甲醛、碘熏蒸可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
【解析】 9·11事件后美国出现了多例炭疽病患者。炭疽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染给人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治疗炭疽病的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盘尼西林G、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但条件是必须在接触炭疽病菌后的48小时内使用,故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机会,但炭疽病的症状难以鉴别,常被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而错过治疗时机。炭疽杆菌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胁。用甲醛、碘熏蒸可以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因为无环境阻力,而呈几何级数增殖(即“J”型增长);由于炭疽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答案】 B
12.下列关于基因身份证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由于基因身份证反映了个人全部的遗传信息,因此能够准确地预测、预防和治疗遗传病
B.基因身份证能够反映个人的一些重要遗传信息,人们可以根据基因身份证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职业等
C.基因身份证能够反映个人的某些遗传信息,但并不是基因身份证中所反映的遗传信息一定能够表现
D.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已经启动,由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将全部可以通过基因身份证推测
【解析】 基因身份证能够反映个人的某些遗传信息,由于基因的表达需要一定条件,同时又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是基因身份证中所反映的遗传信息一定能够表现。虽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但是基因不能完全反映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故不能通过基因身份证推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C
13.下列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产生胰岛细胞以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
B.将一个克隆的胚胎植入一个女性子宫发育出婴儿的过程属于生殖性克隆
C.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
D.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技术均需要应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
【解析】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技术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而且属于无性生殖,前者可以治疗疾病,后者可以得到新个体。
【答案】 C
14.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炭疽芽孢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迅速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一般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可采用预防接种的办法预防炭疽病,但需持续、频繁注射减毒菌苗,注射减毒菌苗后能在体内检测出抗体的存在。
(1)炭疽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_生物,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繁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
(2)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由________种________组成。
(3)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黏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等。若在培养炭疽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病菌将________。
(4)注射疫苗是预防炭疽病有效的方法,当已预防接种的机体再次受到毒性很强的炭疽病菌感染时,________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产生大量抗体及时清除病菌。
【解析】 炭疽杆菌是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细菌对抗生素(如青霉素)敏感。
【答案】 (1)原核 异养需氧型 分裂 (2)DNA 4 脱氧核苷酸 (3)死亡 (4)记忆B细胞 浆细胞
15.澳大利亚一对夫妇通过筛选基因的技术生下“设计婴儿”,满以为儿子“免疫”不会患上癌症,岂料在检查中竟发现儿子带有突变基因,日后有可能转化为癌症,于是向维多利亚省的法院提出诉讼,向当地著名的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索偿。法律界人士估计,若索偿成功,会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医疗赔偿。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名男婴属于澳大利亚首批“设计婴儿”之一,其母亲家族有遗传病记录,父母两人为保下一代远离癌魔,于是到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经过实施________,在体外培养得到早期胚胎,胚胎还未植入母体子宫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医疗中心对该名母亲的8个体外受精的胚胎进行测试后,精挑细选出两个“相信”没有受变异基因影响的健康胚胎,进行________。
(2)从上述例子看出“设计婴儿”所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多选)( )
A.体外受精B.动物细胞培养
C.胚胎移植D.基因检测
E.核移植
(3)“设计婴儿”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两者在目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技术过程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婴儿”所借助的“移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于1989年在英国成功开发,而全球首个“设计婴儿”亦于翌年在英国诞生。但这种技术也惹来不少道德争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经过实施体外受精,在体外培养得到早期胚胎,胚胎还未植入母体子宫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精挑细选出健康胚胎,进行胚胎移植。
(2)“设计婴儿”所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和基因检测,不包括核移植。
(3)“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产生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但目的不同,试管婴儿主要为了解决人类的不孕不育问题,而设计试管婴儿主要为了治疗疾病,因此设计试管婴儿的胚胎在移植前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4)“设计婴儿”惹来不少道德争议,原因是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或被杀死及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
【答案】 (1)体外受精 遗传学诊断 胚胎 移植
(2)A、B、C、D
(3)“设计婴儿”可以用于治疗需要组织、器官移植等的疾病,而试管婴儿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 “设计婴儿”的胚胎在移植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4)有些人认为那些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或被杀死及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 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 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时练习,共9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育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育同步测试题,共7页。
2021学年1.3 基因工程的应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2021学年1.3 基因工程的应用课时作业,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