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六):化学选择(6)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79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六):化学选择(6)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79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六):化学选择(6)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79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六):化学选择(6)
展开1.关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要求,必须满足的是( )
A.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B. 用排水法收集
C. 用酒精灯加热 D. 用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2.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实验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正确的基本操作应如图甲所示,这样可保证将液体滴入试管
B. 按图乙所示进行过滤操作,玻璃棒的倾斜角度不合适,这样很可能使液体外漏
C. 如图丙所示,浓硫酸使白纸、木筷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纸和木筷中的水
D. 图丁所示的三次读数,a为俯视,b读数方法正确,c的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
3.右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物质的化学式意义的描述,该物质是( )
A. C B. O3 C. SO2 D. NH3
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 1个X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D. 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数大于分子种类数
5.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 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量的角度看: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28%
B. 从组成角度看: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从构成角度看:每个奥司他韦分子是由 50 个原子构成
D. 从结构角度看: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 8:14:1:2
6.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产物是氯化钠固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 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
C. 该反应的现象之一是产生大量白雾
D.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差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对此过程中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CCl4是一种化合物
C.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D. 制造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8.如图是课本中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物原子的种类一定等于生成物原子的种类
B. 这两个装置均构成独立的密闭系统,有利于验证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C. 如果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应该为1:2
D. 白磷燃烧前后固体质量不变,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不变
9.硝酸钾的溶解度如表,有20℃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硝酸钾溶液,一份溶液升温到40℃;另一份溶液恒温蒸发10克水后,温度仍恢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在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
B. 20℃时,31.6克硝酸钾和100克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1.6%的硝酸钾溶液
C. 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63.9克硝酸钾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
10.钛(Ti)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小李同学在实验室研究Ti、Mg、Cu的活动性顺序,他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Ti、Mg、Cu
B. 钛粉中混有Mg,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 将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
D. 将镁条放入可溶性钛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可能是镁条表面有氧化膜
11.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 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 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剂,易溶于水,易与水反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下列有关高铁酸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高铁酸钾是一种氧化物
B. 用高铁酸钾处理后的水中含大量高铁酸根离子(FeO42-)
C. 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是+3价
D. 用高铁酸钾净化过的水,pH升高
13.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⑤ D. ③④⑤
14.要使一定量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浓度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升高温度至30℃ ②降低温度至10℃ ③加2克硝酸钾 ④加入2克水 ⑤蒸发掉2克水,再恢复到20℃ ⑥加入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2克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④ D. 全部
15.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
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③该反应中的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7:10
④该反应中的乙、丙物质的质量比为3:17
⑤甲、乙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物质质量
A. ④⑤ B. ①③ C. ①⑤ D. ①④
17.物质发生“变色”是物质变化的重要证据,下列哪一种“变色”与其它三种有本质的区别( )
A. 秋天树叶变黄色 B. 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C. 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 D. 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
18.在Fe、Fe2+、Fe3+三种微粒中,一定相同的是( )
A. 化学性质 B. 核外电子数 C. 核电荷数 D. 所带电荷数
19.盛放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总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 用水洗 B. 用氢氧化钠洗 C. 用盐酸洗 D. 先用盐酸再用水
20.反推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相关反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B.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
C. 碱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21.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 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反应
B. 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滴入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22.中美贸易战加剧,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公司遭美国封杀。华为公司最新芯片麒麟 980 处理器的应用,摆脱了对美国产品的依赖。芯片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 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6HF=H2SiF6+2X。已知硅元素显+4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成物 X的化学式是H2O
B. H2SiF6中氟元素显−1价
C.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 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仅次于氧元素
23.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一氧化碳气体
B. 图示两个实验中,加热条件完全相同
C.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24.如下表是物质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现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中 A 的质量分数最大 B. ③⑤中 A 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25.关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
B. 燃烧铁丝前要将铁丝表面打磨、绕成螺旋状并插入一根火柴梗用于引燃铁丝
C. =食物腐败、燃放烟花、牛奶是变酸都物质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缓慢氧化应
D. 实验室用双氧水、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需要催化剂
26.一包混合均匀的不纯碳酸钠固体,杂质可能是CuSO4、KNO3、CaCl2、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 4.2g。(已知H2SO4+2NaHCO3=Na2SO4+2H20+2CO2↑),则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
A. 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CaCl2
B. 样品中一定含有KNO3,可能含有NaHCO3
C. 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可能含有KNO3
D. 所加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9.8%
27.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
B. 该实验中测量氧气的体积是运用了转换法
C.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小于 1/5,可能是装置漏气
D. 若将红磷改为硫粉,瓶底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也可完成本实验
28.向盛有 50 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 100 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时,烧杯中的溶液的总质量为 150 克
B.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小于 50 克
C. 若增加烧杯中的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 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9.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 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 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30.用三块相同的铁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1:取第一块铁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实验 2:取第二块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 3:取第三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
对三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 1 的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B. 实验 2 的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其质量比原铁片小
C. 实验 3 的铁片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实验 1 和 3,说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A 6.A 7.A 8.D 9.D 10.D
11.C 12.D 13.A 14.C 15.A 16.D 17.C 18.C 19.D 20.C
21.B 22.C 23.D 24.D 25.B 26.C 27.A 28.B 29.B 30.D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四十):化学选择(10):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四十):化学选择(10),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镍及其化合物存在下列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一):化学选择(1):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一):化学选择(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四):化学选择(4):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四):化学选择(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的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